武宁县船滩中学,坐落在九宫山下的修河岸畔,间隔武宁县城80千米,与澧溪、三都、上汤、东林和南岳等州里交界,安好斑斓,地理地位得天独厚。黉舍百亩宽广的校园面积,此中有两幢四层讲授大楼、两栋三层门生公寓和一座会堂和食堂。别的,船滩还具有了优胜的办学前提:周长500米足球场、新装50多台计算机构成的微机室、先进的多媒体课堂,配套齐备的物理尝试室和化学尝试室,以及存书千册的借阅体系,都表现出船滩中学讲授没施的一流程度。宽广豪华的黉舍大门、弘扬文明的雕塑、姹紫嫣红的花圃,充分揭示着船滩中学的英姿和蔼派。这些都是乡村中学少见的,表白船滩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当代化的重点中学。 武宁县船滩中学新校区始建于1997年,现有讲授班12个,退职教职工40多人,在校门生近千人。黉舍以“三创、四个—、五好、六不准”为准绳的教诲体例,以“净、静、敬、竞、进’’为内容的教诲手腕,以洁净、规律、体育“三面红旗”为纽带的教诲办法,构成船滩中学独具一格的育人特性。武宁县船滩中学以浅显中学“两重担务”为绳尺,面向全部,因材施教,既为处所经济培养了数以万汁的扶植人才, 又为高校运送了成百上千的合格重生。 船滩中学对峙“敢为人先,寻求出色”的办学理念,环绕“镇级树模浅显初中,武宁着名乡村中学”的办学目标,发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奋力抢先,志在必得”的开辟精力,尽力改良办学前提,尽力打造着名品牌,黉舍已成为全县州里上寥寥可数的几所树模黉舍之一。
彭泽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80年,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龙泉路。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校园设施均按重点中学标准确性配套。现有教学大楼三栋,实验楼一栋;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和两间微机室,去年全部进行更新换代与改造,按高标准建设了三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已开通使用。校园内建有6栋男女生公寓和可容纳全校学生用餐的食堂,为实行封闭式管理提供了较完善的条件。新开辟的标准体育场正在建设中,年内可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教职工220人,在校学生3300人,教师中有全国劳模、省市先进工作者、市“教学明星”、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近几年,教师共撰写并发表论文几十篇,其中国家级一、二等奖有2人6次,省级奖5人次,市级奖8人次,另外出版专著和复习资料共13本,学校现有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93人,在省市务科优质课大奖赛中该校有9人获奖。二十多年来,该校先后向高一级学府输送了7000余名合格新生,其中有的跨进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名校,还有两位被中国科大少年班录取,在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的26人次,省级奖的63人次,市级奖的115人次,其中朱洪海同学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创该校历年来该项奖最高记录。另外该校也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被公安部授予“守边英雄”的梅开春烈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学校盛衰,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二中历届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忘我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近几年在加大对校园建设投入的同时,加强教学改革力度,注重素质教育,狠抓常规教学,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被省教育厅列为“十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的普通中学,荣获“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德育示范学校”。省人大副主任张逢雨、省政协副主席刘运来、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市委副书记张华东等先后来该校视察工作时,对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清的鼓励。当前,全校师生正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发扬务实、奉献的精神,实现新跨越,再创新的辉煌,为振兴彭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是江西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学校曾两次荣获"红旗学校"称号、两次获省长亲署嘉奖令,是省市文明单位。近年来又评为南昌市名校、南昌市绿色学校、南昌市花园式学校、南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昌市师德先进集体、南昌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南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西省科研示范校、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等。 学校座落在南昌市秀丽的北湖旁,环境优美洁净,建有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及高标准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进教室,先进的语音设施和互联网设备直接服务于教学,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发展。校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室、体操房、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备一应俱全。学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310人,教职员工170人,高级教师89人,占教师数52%,中级教师65人,占教师数38%。在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许建成校长、省市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郑晓小书记领导下,学校已经拥有一支以全国首届"十杰"中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特级教师王运遂、江西省特级教师王跃、南昌市名师李艳菁及一批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 四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英才,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重点大学深造。历年来夺得过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外语类第一名、文科第二名、中国科大少年班全国第三名。据不完全统计,本校出身的博士后有10多人、博士达200余人,教授、专家学者、社会名流达1000余人。 近年来学校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熊元威同学夺得南昌市中考状元,张佳莹同学获东湖区理科第一,是北京大学当年在江西录取的最高分,章?同学夺得东湖区文科第二名,位列全省文科第20名。2007年高考、中考成绩稳步提高,学校再次获得高考质量奖,高分段人数增加,优秀指标完成率达300%;共有293人被各级各类大学录取,录取率达70%;中考"三率"指标达到市教育局要求,位列市属学校先进行列,再次进入热点学校排名。 忆往昔,数今朝。"崇尚务实,追求一流"的十九中人,秉承"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凝心聚力创一流,携手并进铸辉煌,力求发挥重点中学的品牌优势,做强、做大、做实、做特、做活、做全十九中,努力把十九中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团结型、和谐型的市内领先、省内先进、国内外知名的示范性学校。
南昌市第二十四中学是南昌市区第一所市属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江西省首批建设中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抚河中路,西邻抚河南浦公园,北眺江南名楼滕王阁,占地面积8亩。学校现有教师87人(本科学历60人、大专学历27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35人,在校学生1200余人。 学校教学设施一流,拥有的多媒体教室、微机教室、语音室、阅览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健身、体操房等。校园局域网、广播电视网络铺设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江西省和谐校园、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南昌文明单位、南昌市卫生先进单位、南昌市创建花园式学校先进单位、南昌市平安校园、南昌市“五四”红旗团委、南昌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南昌市普法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依法治校达标校、优秀驻地单位、南昌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南昌市教育系统“金点子”大赛先进单位、南昌市校园网管理应用先进单位、南昌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西湖区国策杯竞赛先进单位、西湖区综治先进单位、西湖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素有“洪公气节,马氏文章”之美称的乐平市,面积1973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20个(乡镇)、高社园区。乐平三中就是绽放在这块热土上的一朵教育奇葩,1981年创建于远离城区六十余公里的历居山垦殖场,其前身为江西共大乐平分校。1984年搬迁至乐平城北新址。昔日黄土高坡,经过历届领导和师生的不懈努力,而今的乐平三中,成为了一所花园式的学校,成为全市中小的亮点和看点。1998年晋升为“景德镇市重点中学”,2002年10月,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十五”期间“省重点建设普通中学”,2003年又被列为“省优质高中重点建设学校”,今年又被省教育厅定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 1、办学规模乐平三中原为完中,为做强做大高中,更好地迎接省重点中学和省优质高中评估,满足人们日益强烈的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在乐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乐平三中已于2003年实行了初、高中分离。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00余人。 2、基础设施校园占地面积137.79亩,按照科学规划,先后建成了办公大楼、科技馆、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实验大楼、艺术馆、体艺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食堂等20余幢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9478.23平方米,并建有大型足球场、400米标准环形跑道以及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等多个体育训练和竞赛场地,还建造了读书长廊、花坛、喷泉、雕塑、磨菇亭等人文景观,校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绿树成行,芳草如茵,花香四溢,绿化面积4万多平方米,实现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和亮化的校园“六化”。 3、教学设施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乐平三中严格按照省教育厅颁布的《配备目录》一类要求和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演艺大厅、多功能演播大厅、教师备课中心等教育教学设施,装配了语音系统,安装了大屏幕彩电和投影仪器,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师资队伍乐平三中现有在职教师238人,其中专任教师224人,95%以上已达本科学历,12人已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其余未达本科学历的大多正通过“三沟通”、函授、自学等多种学习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学历基本达标,队伍结构合理,90%以上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富于进取心,敬业精神强。
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成立于1973年,1987年8月迁至现址,经过几任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目前已发展成为红谷滩新区集初中、普高、职业中专为一体的市属完全中学。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学生 1600余名。目前在编教职工115人,教师平均年龄40岁,其中高级教师30人,中级教师45人。 学校教学设施日趋齐全,教育管理日趋科学。校园占地面积47.3亩,建有一幢雄伟教学实验楼、一幢轩昂综合楼,教学建筑面积10516平方米。有现代化的塑胶篮球场,田径运动场,校园网,数字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微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各教学班都安装了多媒体投影设备。目前,在新增教学用地上已在规划立项兴建一座教学功能齐全、教学设施完善、现代气息浓郁的新教学实验楼。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随着红谷滩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厚德、博爱、励志、笃行”作为指导学生人生的座右铭,以高起点、前瞻性、创特色来构建学校未来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以德树校、强师兴教、科学管理、创新育人”的办学思路,瞄准“设施高标准、教育高质量、文化高品位”的办学目标,突出教学中心,升华教育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探索管理新思路。学校注重“以人为本,素质为重,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办学理念和“感情留人、制度管人、环境育人”的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形成了“文明、守纪、严谨、求实”的校风,“创新、务实、和谐、奋进”的政风,“敬业、精业、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学、善学、学而不厌”的学风。“走进学校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无私奉献”是学校育人的宗旨,“为人诚信有礼,学习勤奋有法,知识能力并进,人格健全上进”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对每位学生负责”是全体教师的承诺。短短几年,学校初步形成了四大办学特色:一是建章立制,管理科学化;二是育人为本,德育实效化;三是注重实践,教育素质化;四是优化队伍,运作超前化。 现二十六中已成为一所具有较高质量,享有良好声誉的地区知名中学,今后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全力把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打造为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名校。
武宁私立宁达中学是广州宁达公司董事长张项理师长西席为报效桑梓,投资1000余万元兴建的一所整日制初级中学,黉舍占空中积138亩,建有讲授楼、尝试楼、师生食堂、门生公寓、西席公寓、综合楼等六栋气度宏伟、富有当代气味的讲授、糊口用房,修建面积共10000余平方米。其美好的环境、完美的设施、一流的师资、迷信的办理、骄人的事迹是泛博青少年肄业的抱负之地。黉舍具有一支优良的师资步队,天下十佳民办黉舍校长张项理师长西席任黉舍董事长、校长,并从县表里选聘了天下榜样西席一名、优良骨干西席40余名,办学八年来,多人在县、市、省构造的讲授教研活动中获得优良成绩。赛课类:市级二等奖6人次,市级一等奖10人次,省级二等奖4人次。论文类:市级三等奖35人次,二等奖22人次,一等奖10人次,省级二等奖8人次,一等奖3人次,国度级二等奖一次。讲授成绩:2003年,黉舍首届毕业生插手中考,6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数比率、重高登科比率、普高登科比率居全县第一,小我总均匀分及物理、化学、政治单科均匀分全县第一。2004年中考,又获得了总均匀分全县第一,延迟取登科理科尝试班比率、登科重高比率、登科普高比率均为全县第一,政治、数学、物理、化学、汗青、地理、生物七个单科均匀分为全县第一,2005年中考,总均匀分、重高登科率、普高登科率、六个单科均匀分均获全县第一。2006年中考,九门学科中,八科第一,一科第二,总均匀分家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25分,比全县均匀分高116分。2007年中考,九科均第一,总均匀分为576分,名列全县第一,比全县重高登科线高2分。2008年中考,仍然名列全县第一。2003、2005、2007年三次由九江市教诲局构造的对全市民办黉舍查抄中,我校均以考评总分全市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九江市优良民办黉舍”和“市十佳诚信黉舍”,2007、2008年别离获得“市德育树模黉舍”,“全省教诲体系标准办理年勾抢先进个人”等名誉称呼。本年又被中国西席报定为天下新课程鼎新尝试基地。在一系列优良的成绩面前,我们并未躺在功绩簿上,而是在不竭的摸索寻求,在学习天下名校的课改经历的根本上,连络我校实际环境,2006年下半年我校实施了讲堂鼎新,2007年全面放开。我们本着以门生为主体,西席为主导,全面进步门生的综合本质的指导思惟,让门生学得主动主动,学得轻松镇静。鼎新两年多来,见效明显,近一年,共稀有百个单位,数千人次来校观光学习,九江日报、江西教诲、江西日报、江西教诲电视台、中国鼎新报、经济日报、教诲员杂志,中国西席报等多家媒体停止了大篇幅的跟踪报导。面对机遇和应战并存的新情势,宁达人将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辟朝长进步,尽力使我校成为“最具生长力 ”的黉舍。
城山中学创建于1964年春,其前身是全县有名的“草棚中学”,1974年搬迁至现校址。学校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其间绿树环绕,花草盎然,享有“花园式学校”美誉。学校现有理化生仪器室和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器材室、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并且覆盖了校园网。 我校拥有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2个年级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9人,在编教师32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18人,本科率达80%,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以科学发展观来谋划学校的发展,以正确的质量观来引领学校的发展,立足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课程,强化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使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健康协调地向前发展。经过全校上下同心协力,从05年至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08年取得全县年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学校将继续发扬“爱校爱生、无私奉献、敢于争先、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坚持“以人为本 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 以质强校 科研兴校” 的办学理念,不断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管理水平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校园环境园林化、学生活动多样化,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