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辛安小学,始建于1913年,1997年迁入新校。 学校占地50亩,建筑面积6900余平方米。学校于2005年12月成为一所青岛市市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2400余名,教职工80余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目前有省骨干教师2人,市级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人,区级教学能手13人。有2名教师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名教师在省级比赛中获奖,10名教师在市级比赛中获奖,30多名教师在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严格执行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一切为了学生成人,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理念引领下,塑造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教学教研水平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多次代表我区接受市级调研,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实验课题"合作教学策略与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开放·创新"研究、"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的子课题"小学科学课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研究"、省级规划课题"在小学开设剪纸艺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市级课题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展数学大课堂研究""合作教学在社会课中的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两个市级课题分别于2004年底和2005年初成功结题。两个国家级课题也分别于2007年4月和2009年9月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及当地的民间风俗,开发了校本课程《趣味剪纸》,在三至六年级所有的班级实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得到了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区教体局领导的关注与鼓励。2003年9在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辛安小学学生剪纸作品展,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2005年12月,我校的九幅"福娃"剪纸作品被市局领导带到丹麦,使我国的这项传统艺术又一次走出了国门。2007年3月,我校的剪纸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我区接受了领导的调研,来自省、市政协的数十位领导对我校的剪纸作品赞不绝口。2008年春天,学校投资建成剪纸教室,它集剪纸操作、作品陈列、精品展示于一体,为全体师生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充分展示自我实践、想象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舞台。2010年,是我们力求突破的一年,我们着力把剪纸与国学经典诵读结合起来 ,"剪纸展经典,诵读悟国学",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当结合,用剪纸艺术来展示、表现国学经典的内涵、意境、思想,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使剪纸真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将文化特色办学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感情和对"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追求。 近年来,学校的科技教育发展迅速。2004年2月,有两名学生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铜奖,也是我省所获唯一奖项;2005年5月,四名学生在青岛市"清华同方杯"机器人大赛上获一等奖;2005年8月,学校代表队获青岛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第二名等。2005年12月又获山东省首届"积成杯"机器人大赛银奖。2006年又在青岛市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2007年11月,在青岛市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获三等奖。 学校先后被授予"区素质教育红旗学校"、"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十佳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区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市红旗大队""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环境友好单位""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社区教育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辛安小学跨越过去,超越现在,正走向卓越的未来!
青岛李沧路小学位于李沧区君峰路以西,通真宫路以南处 即李沧区环城西路32号。校徽(图一)大海鸥和字母C,代表李沧路小学。小海鸥和LICANG代表李沧路小学的学生。o型图案和大小海鸥组合,预示着李沧路小学,迎着初升的太阳,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学校前身始建于民国四年的蒙养学堂,建于1907年(民国前4年),后改为李村公学堂,建于1915年(民国四年)8月,位于李村北路,有教室11间,办公室两间,宿舍一处,杂用室4间,十个班,教职员13人,学生368人。几经沿革,1954年建立青岛师范附小,1966年改为东方红小学。1983年东方红小学划分为李村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1984年8月15日学校迁往西山新校址,1995年新建综合教学楼,同时改为青岛李沧路小学。 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教学质量高,办学效益好而闻名。长期以来,李沧路小学以“服务化育人,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以“满足特长需求,创办特色名校”为发展思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 先进的办学理念。青岛李沧路小学继承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总结多年办学的经验,以“教育即服务”办学思想为指导,即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为学生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实现教师职业生命质量的提高;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营造社区文化氛围,使教师、学生、学校实现和谐发展。在“教育即服务”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出“高效、轻负、求质量”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教育即服务”的办学思想的实践中,凝聚了“兼收并蓄,锐意创新”的李沧精神。 优质的教师队伍。李沧路小学现有在校学生人数1600余人,教职工86人,学历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以上。小学高级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0%左右。学校现有市级教学能手6人,市级青年优秀专业人才15人,李沧区教学能手21人。 优良的办学条件。我校位于李沧区君峰路32号,现占地面积19885平方米,建筑面积6136平方米,有32个教学班和14个专用处室,其中包括:卫生室、仪器室、电教器材室、教师阅览室、图书阅览室、舞蹈教室、档案室、多功能教室、音乐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器材室、美术室、语音室、微机室等,并设有班班通。 一流的教学质量。在 “教育即服务”思想的引领下,学校提出了“高效、轻负、求质量”,在以“高效课堂、有效学习”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全面推进教育品牌,全面促进师生发展。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们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锐意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教科研活动,打造出一支有能力、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在全国以及省、市等各级各种比赛中成绩突出,一批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潜力大,为各级中学输送了大批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丰硕的教育成果。闪光的荣誉,见证着全体领导和教师的努力。多年来,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区前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和被评为教育部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实验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实验校、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实验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化学校、青岛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青岛市优秀网站、青岛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青岛市校园健康教育基地、青岛市民防知识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3A级健康校园、青岛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学校管理优秀学校、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青岛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星级学校、区体育工作、艺术工作、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区平安工作平安单位、区新闻工作先进集体、李沧区少先队工作优秀大队、全国儿童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航海模型竞赛多次获奖,多次李沧区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多次获全市中小学寒假征文优秀组织奖、区礼仪操大赛一等奖、多次李沧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一名、李沧区小学生体育节优秀组织单位、精神文明单位、青岛市首届“华航杯”中小学生帆船比赛第一名,第30界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一等奖等殊荣。
青岛北山小学始建于1983年,隶属于李沧区教体局。学校地处李沧区枣园路78号,占地16.5亩,建筑面积2990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35人,教职工5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22人,专科29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能手4人,市优秀专业人才5人,区级教学能手8人。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教科研促发展的教育教学观,扎扎实实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校容校貌及教学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全体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学校已投资近百万元,成为李沧区首批“校园网”开通的学校之一,“班班通”工程和教师一人一机也一一落实到位。目前,学校拥有语音室、微机室、少先队活动室、实验室、多媒体多功能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劳动室等处室、图书室藏书约30000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素质教育万紫千红的百花园里,青岛北山小学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科研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而独树一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青岛市红旗大队”、“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优秀数学教研组”、“青岛市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依法执教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全国助残先进单位”、“李沧区星级学校”、“青岛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青岛市3A级健康校园”等荣誉称号。承担着国家级研究课题“教学方式和策略应用的研究”、省级“十五”研究课题:“合作教学中的生生合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市级研究课题“在现实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十一五市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发展的应用与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逐年提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平度市郭庄镇鲁家丘小学前身是鲁家丘联中,于1992年改建为鲁家丘小学,1999年重新扩建,并将鲁家丘村办小学合为一体,现址位于落药河东1公里、郭仁路以北500米,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7人。教职工2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16人,省优秀辅导员1人,平度市优秀教师4人,平度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人,平度市骨干教师1人,镇十佳师德标兵3人,具有大专学历的8人,中师学历的22人,正在参加大专函授进修的2人,中共党员9人。多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合格加特长的‘四有人才’”的办学思想,志意追求“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办学目标,铸就了“尊师好学,创造成才”的学风和“敬业爱生,创新奉献”的教风,形成了“崇尚求实,奋发向上”的校风,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科研兴教的良好氛围日渐形成。 1992年被评为青岛市农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被镇教委命名为撤点并校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顺利通过了青岛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 2001年被镇教委评为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被评为平度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
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始建于1964年,2003年8月与板桥坊小学合并,2005年8月底学校迁入新校,2011年2月,原青岛四流中路第一小学18名干部教师、168名一至六年级学生划拨入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972平方米,建有环200米塑胶跑道风雨操场,宽带上网,教师每人一机,班班通、校园网、学校电视台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68人,教职工69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4.4%,现有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2人,市教学能手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专业技术人才各3人,区级劳动模范2人,区教学能手8人,区职业道德标兵1人,区优秀教师14人。 学校秉承“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质量第一,培育新人”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以美育体育为两翼,以兴趣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加特长”的发展思路和“使孩子成为‘扬鸿志,善学思,健体魄,求创新’的人”的育人目标,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营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不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人本特点的学校模式。广大教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探索的意识,改革创新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综合实力做出了不懈努力。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教学管理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国家级科技先进学校、青岛市AAA级健康校园、青岛市红十字学校,青岛市文体示范学校、 青岛市艺术示范校、青岛市规范化少先队、区语言文字示范校和区校本培训示范校,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以经典阅读为支持的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研究’实验学校”和李沧区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攻坚基地。2009-2010学年度学校被评为青岛市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班主任远程研修组织工作突出单位、区校本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李沧区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李沧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李沧区师德先进集体、宣传工作被评为李沧区十佳集体,“漫笔育品行”被评为李沧区品牌教育活动、我校的漫画活动被评为李沧区第二批特色项目学校。 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三小正焕发出改革创新的蓬勃生机,全体师生将用智慧与奉献开创中三更辉煌的明天。
青岛新昌路小学是1994年随青岛东部开发发展起来的一所小区配套学校,学校占地6700平方米,绿化用地9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23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其中有27个教室。学校现在有13个教学班,465名学生,35位教师。学校有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35岁以下的占90%,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0%,研究生学历的有4人,硕士学位的有2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构建现代化品牌学校做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新、活、放、精、实、优”的六字办学理念。把“关爱生命、关注世界、关心成长”做为学校的校训。 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因为学校走了一条成功的科研兴校,特色扬校之路。其中最突出的特色是校本培训,学校在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承办了山东省校本培训现场会。学校还是青岛市实施“小班化”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又是英语特色学校,“数奥”兴趣活动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的幼小衔接实验学校,全国章兼中英语教学法实验学校。2002年,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小班化”课堂学习方式及指导策略研究》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立项课题和实验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英语优秀教研组,青岛市“数奥”优胜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市花园式学校,区英语特色学校。
青岛安国路小学自1992年建校,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安国路2号, 是一所从事学校,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青岛安国路小学,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376人,专任教师31人,有专用处室12个。从2003年至今,学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教学”类荣誉称号50余项。近年来,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向管理要质量,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办小而精、后劲足的新型学校。 青岛安国路小学于1997年创李沧区规范化学校,2000年9月被定为“山东省创造教育重点实验基地”,2004年被评为“李沧区英语特色学校”,2005年11月顺利通过了青岛市文体示范校的验收。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春江路小学建于2001年10月,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28平方米,地处青岛开发区行政文化的中心地带。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3名,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 学校配有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图书阅览室等32个专用教室。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标准操场以及校园网络、微格教室、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等,全部教学设施均按省一类标准配备。 学校以“关注每一个生命主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目标,以“严格管理出规范,超前设计育特色”为主要工作思路,实施“科研工程”、“师生养成教育工程”、“校本开发工程”、“校园文化工程”、“教师专业化工程”和“数字校园工程”六项工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努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建校几年来,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教改兴师”战略,加强了教研与科研的有机整合,多渠道、多方位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先后承担了省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市规划课题“加强家校沟通,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研究”、“预习干预为渠道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等4项课题,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积极发展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先后成立了“启航”电视台、管弦乐团、合唱团,开发了儿童画、书法、手工制作、舞蹈、古筝等十门校本课程。学校先后荣获区素质教育红旗学校、区文明单位、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市花园式学校、市绿色学校、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示范学校、市红十字会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市职工代表大会先进单位、市规范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规范化学校、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青岛广饶路小学建于一九五八年,位于市中心,一九九二年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学校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生均占地12.97平方米,校舍总使用面积3194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6.25平方米。校内设篮球场、排球场、和60米直跑道,还配有多功能体育器械。 我校是一所中型规模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402人,在岗职工35人。在职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19人,二级教师2人。大本毕业4人,大专毕业17人,中专17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另外,学校还配有11个学生专用教室,其中普教仪器、体育、卫生、劳动、音乐、美术器材均配备齐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学校于2003年建成校园网,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上计算机,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微机室配备微机49台,图书室配有图书13312册,生均25册。 学校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获得了如下成绩:多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2000年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连续获区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考核优秀等级、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家长学校先进单位,体育、卫生、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还被评为区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艺术节、体育节分别获优秀组织奖,在2001年被评为区体育特色学校,2002年被评为青岛市艺术示范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