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洪滩街道南万小学是2010年9月新合并的一处小学,在原南万小学基础上,新扩建5000平米教学楼一座,合并原前海西小学、后海西小学、棘洪滩第二小学。目前学校占地48亩,建筑面积7800余平米,有1200名学生,28个教学班,65名专职教师。 为扩建南万小学,街道先后投资1500万元,各项教育设施先进、齐全,完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学校建有餐厅,配有校车,新建塑胶操场和塑胶篮球场。 近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参与的许多活动、撰写的文章获区、市乃至国家级奖励。 学校也先后被评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助残扶残先进单位”、市“少先队科技制作先进大队”、市“绿化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区“先进管理学校”、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区“平安学校”等光荣称号。 学校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规范管理,以“创名校、当名师、成名人”为办学目标,争取学校稳定长足发展。
青岛虎山路小学是李沧区政府为民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学校占地面积23亩,总建筑面积9600多平方米,投资2800多万元,规划设计30个教学班。 校内教学设施齐全,内设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塑胶场地,有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等26个专用处室,室内体育馆占地620多平方米,里面有乒乓球台、羽毛球网,是供学生开展室内体育活动的场所。是李沧区首所太阳能小学,也是李沧区的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多次参加省市区比赛,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学习生活环境优雅舒适。学校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周围社区孩子入学难的问题,更成为全省首所集光电、光热为一体的太阳能小学。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土山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青岛银河学校始建于1993年。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教育服务是走读兼寄宿制学校。长期以来,携手学生、家长、社区,银河旨在构建以仁爱为基础,追求品德第一、学术卓越,培育优秀世界公民的教育家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中国课程为主,强化英文教育、西方文化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学校结合中国传统课程精髓,采用原版的国际教材和资源,通过优秀的外籍和本土教师,运用国际化教育理念、技术和方法,开办小学、初中课程,提供双语言、多文化环境,平衡学生品德、学术及身心发展。
青岛北山二路小学创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学校共23个教学班,最大班额41人,平均班额34人,学生总数774人,在校教职员工54人,其中小学高级23人,本科以上学历36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7人。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区教体局的大力投入与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校园内分区明确,规划布局合理,新建综合教学楼配备了录刻室、校园电视台、风雨操场、舞蹈教室、合唱教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处室,各种仪器设备、图书配置均达到一类标准,学校图书总数达到24311册,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互动式白板兼大屏幕投影,是一所环境优雅、富有朝气的学校。 学校在“情智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通过“情智管理”、“情智教学”“情智校园”“情智团队”四大载体的实施,以文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努力打造“激情自主”的情智课堂,实行“情智小先生”制,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创新“果然缤纷cc卡”评价模式,使课堂涌动生命活力。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员普及与特色团队”相整合,开设葫芦丝、舞蹈、儿童画、书法、声乐等“特色团队”。学校合唱团于2011年9月挂牌为“青岛少儿广电合唱团分团”。 近几年来,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积淀并形成学校特色,在“情智双修,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引领下,逐步走出一条教师专业提升、学生特色成长、学校品牌发展的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体示范学校、青岛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花园式单位、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集体、青岛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青岛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芝罘区上尧小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烟台市芝罘区南通路小学始建于1974年,由原烟台专署机关小学联合他校扩建而成。学校南傍风景秀丽的南山公园,北邻闻名中外的毓璜顶,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郁,是烟台市重点小学, 烟台市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5969平方米,建有高标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 网络中心以及设备齐全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 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和电教软件的配备均达到国家一类 标准,这为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一代新人提供了物质保证。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机制。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系统的 办学思路,即坚定“一个办学宗旨”:建一流师资,创一流服务,出一流成果,育一流新人,办一流学校;建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推进 “三大战略”:名师名校战略、科研兴校战略、以美修德战略;形成“四条主线”:师资建设、德育工作、 教学科研、环境建设;确立“四种立校精神”:团结进取的协作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重于开拓的 创新精神, 爱校如家的敬业精神。学校建设以理念为先导,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努力营造民主 、坦诚、开放的教研氛围和师生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先后荣获全国雏鹰大队、山东省以法治校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学优秀示范学校、烟台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烟台市校园网示范学校、烟台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芝罘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先进单位、芝罘区现 代教育技术研 究与应用先进单位、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艺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 单位等多项荣誉。 今天的南通路小学正昂首阔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在打造教育名城、调整学校布局、实施名校创建的教育战略手笔下应运而生,迎来了她新的发展、新的机遇。做为新学校的当家人,社会、家长的期望给我带来了压力与动力,更让我对未来有了更高、更远的规划和设想。“创新活校、教研兴校、管理强校” 创建新名校格局,强力打造“五个一流”:实行一流的教育管理、装备一流的教学设备、建设一流的校园环境、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社会人才,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所名校所拥有最强有力的条件保障。我们将以人为本、从严治校、和谐发展:努力搭建学生发展平台,开拓“多彩、快乐”的“炫彩德育·胜利娃”特色品牌活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锤炼教师教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学校发展平台,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力争在最短的时间跨入德城名校、山东名校之列。 教师教育教学决定了一所新校的生命,我将加大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建立岗位责任制,形成竞争机制,强化责任感与竞争意识,使其工作产生内在动力,自觉为提高业务水平而勤耕不辍,在竞争中增长才干,在岗位上提高素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开发教师心理潜能,使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细化行为,自我达标、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教师队伍朝高素质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一个中心、一个特色”的系列校园文化:以“六园”为中心,把学校创建成“探索求知的学园,陶冶心境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风景怡人的花园,健康向上的激励园,师生和谐的平安园”;“一训、一铭、一风、四角、多层”为特色系列的校训、校铭、校风、四角墙壁,多层楼景的文化校园景观。以此为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文化平台,努力实现名校文化发展的战略。 新学校摆在面前的工作是繁重的,任务是艰巨的,我将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带领全体教师“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学校做强,把品牌做精,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把最好的信誉献给社会,“用激情、智慧、汗水浇灌幸福,用踏实、勤奋、勇进兑现承诺”!
阴平镇燕庄联合小学位于燕庄村北,她的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燕庄小学,几经沿革,朱沟小学、陈楼小学、朝阳小学先后并入该校,2006年9月移址,新建了燕庄联小。 学校占地面积147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1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1481平方米。学校服务于10个行政村,7千多人口,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437人;目前拥有教职工23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本科生5人,专科学历6人。学校固定资产达96.7万元。 学校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各项改革为原动力,以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为重点,以完善科学、高效的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为手段,加强管理,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均能出色完成,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检查中均受到好评,教学成绩逐年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师生。目前有市级优秀教师2人,区级优秀教师7人,镇级优秀教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3人;国家级论文奖、辅导奖获得者8人次;省、市、区级优质课论文等获奖者26人次。 目前学校正加大投入,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狠抓安全工作,共创和谐校园,以人为本,追求规范,深化课改,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努力办成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鲁南名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