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北顺小学始建于1950年,原址在古运河西岸,称北花园小学,52年更名为城关第五小学,56年更名为北顺河小学,62年迁到现址——东昌西路53号, 92年正式更名为北顺小学。2005年6月,根据市、区政府的安排,将原五中改建为北顺小学北校区,并于今年招生1300人。北顺小学两个校区占地共60亩,共有教学楼3座,实验楼2座、办公楼1座,64个教学班,4230多名在校生。教职工248人,其中教学能手省级3人,市级18人,区级40人, 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3人。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管理兴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以教科研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为保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发展素质为根本,以优质服务为依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办学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实为基,以人为本”的办学思路,“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办学作风。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确定了培养“图钉式学生”的育人目标,走校本教研之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双赢和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教学示范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德育先进集体、市二星级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省级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省级十五科研规划课题实验基地、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田径项目传统学校、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十五规划课改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和示范学校、全国苏教版首期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模范教工之家。
东昌府区振兴路小学,原名聊城地区职工子弟第二学校,始建于1974年,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振兴东路13号,交通便利,位置优越。2002年10月1日更名为聊城市东昌府区振兴路小学。现有教职工91人,在校学生2800名,全体教职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坚定“用心工作”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出了“优化育人环境,事事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精细管理打造精品名校,全面育人培养全能人才。几年来,在社会各界和各位学生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振兴路小学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开展,赢得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信任和学生家长的赞誉。 学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始终把学生安全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做到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成绩显著。2004年9月,我们振兴路小学的安全管理经验被东昌府区教育局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我们以扎实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2004年10月召开的全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我校的德育教育管理经验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区进行交流。2010年学校被评为“聊城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我校全体教职工认真钻研业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人为本,以法治教,成绩突出。到2010年底,我校有62名教师获得区级教学能手、区级优质课,18人获得市级教学能手、市级优质课,6人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2人获得全国“创新杯”课堂教学艺术大赛讲课大奖。学校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孩子是家庭和学校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校全体教职工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携手共进,密切配合,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是我们振兴路小学全体教职工永恒的追求和庄严承诺!
东昌路小学是东昌府区一联办小学,位于东昌东路西板桥首,是一所全日制国办市级规范化重点小学,学校始建于 1971 年,占地 19980 平方米,校舍面积 6160 平方米。现共有 33 个教学班,在校生 2637 名,教职工 98 人,全部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师资雄厚,设施一流。 学校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用房一应俱全,各种内部设施配备充足。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教育台通讯网,达到了资源共享。学校拥有 4454 平方米的操场, 200 米的环形灰渣跑道, 1930 平方米的绿地花园,全市仅有的长 200 米学生实验田和绿色文化长廊,三季花香、四季常青,教学环境优美怡人,是一所花园式、标准化、规范化的育人摇篮。 幼儿园座落校内,独立成院,环境幽雅,场地宽敞,设施齐全,以活动课和养成教育办主,成为孩子和谐发展的沃土,健康成长的乐园。 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情育人”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意识,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学校坚持一个目标,即:“德育为首、能力为本、全面发展,综合提高”;力创两个特色,即:“办特色学校,育特色人才”;推行三个创新,即:“精神创新、教改创新、活动创新;”提倡教职工具有四种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奉行五种育人原则,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情感育人;”奋力达到“新、良、严、优、深、特”六字方针,即:“教育理念新,办学条件良,教学管理严、师资队伍优、教学改革深、办学风格特。”强化素质教育,狠抓养成提高,以教学为中心,因材施教,积极营造第二课堂,在英语、微机、习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凸显特色,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联办人的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被评为“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示范学校”、“ 21 世纪中国小学社会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循序自主作文”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会员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少先队工作二星级学校”、“市教改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东昌府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学校现有省市级教学能手及优质课教师 12 人,区级教学能手及优质课 35 人,仅二年内教职工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达 60 余篇。 鲲鹏振翅翱蓝天,蛟龙腾飞入大海。美好前景在招手,新的蓝图等描绘,以郑金光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带领爱岗敬业的一联办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决心把一联办小学办成全市一流的学校,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这颗璀璨的教育之星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原临沂市罗庄区第二实验小学,位于文化路东段,建于1985年,占地29亩,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4人,专任教师9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达本科学历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 学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六室齐全,建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器材室、微机室。各班内均配备电视机、投影仪、VCD、录音机等四机一幕。图书生均达20册,并设班级图书角,能满足学生阅读需要,仪器及音体美器材配备均达到省定一类标准。学校建设了校园网,教师人手一台微机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学校经历了由常规建设、制度建设、规范化建设直到特色发展的创业路子,由制度建设到文化引领,形成了“用最优质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之路。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教学为中心,实施了人本管理、教育科研两大工程,形成了以“师德建设”“生态教学”、“校本课程”、“校本教研”为载体的多元文化发展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倾情打造优质特色教育模式。学校培养出了一支以齐鲁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为代表的师德素养高、专业水平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现有齐鲁名师1人,沂蒙名师1人,罗庄名师3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人,临沂市教学能手9人,罗庄区教学能手17人,罗庄区骨干教师38人;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30余人次,50多人次获区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育科研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先后承担了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15项。对省级重大课题“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丰实,研究报告先后七次在国家及省级专业研讨会上作典型交流。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四部教育教学专著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和全国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山东教育》以陶继新总编撰写的《教育生态:为改革创新注入生命活力》为题对学校的教育与科研工作进行了一万多字的专题报道。几年来,该校被授予“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理事单位”“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雏鹰大队”、“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60多项。在罗庄区教育局组织的9届艺术节中,8次获得一等奖,并有四次夺得团体第一名。在全区组织的11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学校夺得7次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罗庄区所举行的四届小学生四至六年级数学竞赛中学校夺得三次第一名,在罗庄区所举行的两届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竞赛中,学校均夺得第一名。罗庄区办学水平综合评估7次获得第一名。
建设岳峰小学是200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12件实事之一,是区委、区政府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要体现。学校定名为岳峰小学,寓意有两点:其一,以岱岳区历史文化名人萧大亨的号岳峰命名学校,体现了泰山和岱岳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其二,岳是指泰山,峰是指高而尖的山头,岳峰寓指学校办学勇攀高峰,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学校位于货场路北段,占地面积37.8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414平方米,是泰安市市内建筑和占地面积最大、设施设备最全、设计理念最新的小学。在学校整体的布局规划上,将整个校园设计成大树的形状,从学校西门进入,有运动场、广场,象征广阔的沃土;体育馆、综合楼象征着大树的根;连廊把所有建筑连接起来,象征大树的枝干,三栋教学楼、餐厅象征“累累硕果”,校舍是壳,核心是学生,象征着果实。整个设计寄寓了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并结出丰硕成果。学校计划投资4325万元,设计规模24个教学班,现已招收4个班学生,实行小班化教学。面向全区招考校长1人,副校长2人,优秀教师9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当年施工、当年招生的目标。 自去年9月确定建设岳峰小学以来,从酝酿启动到规划实施,得到了市区两级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去年10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今年4月8日开工建设。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莅临学校调研,市区有关部门特事特办,有利促进了学校建设进度。到目前为止,学校各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内部设施正在配置过程中。体育馆木地板、校内道路及广场已全部铺设完毕,校园绿化已规划完成,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已完成招标工作,即将施工。 自开学以来,学校立足于小学阶段培养目标,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原则开展工作,确定了“志存高远,登高必自”的岳峰精神,把“打造五岳岳峰,争创齐鲁名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即打造人文岳峰、艺术岳峰、绿色岳峰、科技岳峰、质量岳峰。在学生发展上,学校本着尊重差异、张扬个性的宗旨,把“赏识●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把“走好每一步”作为校训,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力争在几年内把岳峰小学创办成一所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齐鲁名校是学校发展的目标。
学校位于市北区东部,西临辽源西路,坐落在洪山坡小区内。占地10200平方米,建设面积4175.8平方米,具有18个教学班规模。于2001年秋季开办。目前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6名。 全校教师共30名。平均年龄31岁。大专学历及在读率为100%,大本学历及在读率为65%,其中4人参加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的进修。全校获区级以上教育教学荣誉称号的教师占70%,其中十余人获区级以上教学能手,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5人,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的教师人数占90%.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服务至上、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以小班化为基本模式,以开放办学、发展特色为基本方向,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注重人文关怀,倡导艺术氛围,逐步构建花园式学校,实现“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发展目标。学校周边环境优雅,校舍条件良好,专用教室配置齐全,建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德育室、劳技室、科技室、社会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卫生室、多功能阶梯教室、体育器材室等专用教室及校本课程专用教室、国际象棋室、乒乓球活动室。学校有200米跑道运动场。教学仪器配备达国家一类标准。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服务至上、科研兴校。办学宗旨:求精、求严、教有特色,求知、求实、学有特长。学校校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办学思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保障,以德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和创新实践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突破口,形成桦川办学特色。
青岛德县路小学始建于1922年。解放前是教会管辖学校,取名明德小学。解放后,更名为“青岛市德县路小学”。学校现占地总面积约为2447平方米,教师53名,学生1015名。 学校坐落于青岛市中心,毗邻蔚蓝的大海,背依亚洲首屈一指的哥特式建筑——天主教堂,是一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 1900年,作为天主教会的附属事业,德藉神父白明德在斯泰尔修会圣言会馆的东边创办了德华学校,两栋楼房,三间平房,一个礼堂,这就是今天德县路小学的前身。 学校多年来本着“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丰富的知识熏陶学生,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以特色教育发展学生,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宗旨;遵循着“德育为首,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的办学目标;本着“文明、勤奋、创新、向上”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既重视培养学生成才,更重视学生成人。形成了“严谨、务实、开拓、共勉”的教风及“奋发、进取、求异、实践”的学风,使学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老校历百年,桃李芳九州。跨越两个世纪,历经过四次更名,今天的德县路小学,以其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和精神,成就了一批批品正业精、无私奉献的教师,培育了一个个具有完满人格的健康性格的学生。 走进新世纪的德县路小学,以“学生的欢笑是校园的阳光,家长的期望是学校的生命,教师的奉献是永恒的主题。”为办学宗旨;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性格的“双格”教育,推进了学校德育品牌特色化进程,以教师“双知”(教育良知和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为平台,致力于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打造了新时期“阳光教师”形象。 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全面倡导“绿色文明信息化校园”,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特色进程。教师们借助信息技术的双翼,全面提升了专业成长的内驱力。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课题研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到快乐和成功。师生的和谐发展,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和谐发展、感受成功的乐园。
济南市槐荫区刘堂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青岛书院路小学,原名曲哥庄小学,始建于1929年,1999年3月新的教学大楼落成,学校更名为书院路小学。学校位于书院路148号,占地113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有18个专用处室,功能齐全,教学仪器、体育器械、电教器材、图书配备等实施先进,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二十六个班级和四个专用处室实现了班班通。在校学生1114人,其中借读生620人。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6人,小学一级教师35人,小学二级教师3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把“培养能干事,会做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以“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上一流设备,建一流队伍,俱一流意识,干一流工作,育一流学生”,“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351”工程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不断改革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激励机制。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校本培训,促进教研水平。美化绿化校园,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努力打造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宏观局面逐步深入到微观层面,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不断调整学校的管理策略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树立全面、和谐,以学生为发展为本的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校本教研促教学,特色带动发展”的教学研究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日益提高。
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占地56亩,建筑面积16967.24平方米。现有72个教学班,3967名学生,241 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教师75人;本科学历110人,大专学历97人;拥有青岛市教学能手21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5人,青岛市优秀专业人才24人,即墨市教学能手85人。 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即墨市教体局直属重点小学,西依横河,南临风景秀丽的墨河公园,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16891平方米。设有校园网、语音、微机、实验、科技、舞蹈、美术、书法、电教、阶梯等20多个专用教室。投资300万元,铺设塑胶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倡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立校,质量强校,改革荣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塑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承担多项全国、山东省重点实验课题。1000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或获奖,200余人次执教了市级以上公开课或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100多人被授予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列。 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全国少儿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农村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警校共建先进单位、青岛市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80多项荣誉称号。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实验二小正以科学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效益,发展办学特色,努力为社会奉献累累硕果,让人民放心满意。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