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东胜路小学建立于1996年,坐落在市北区的开发热土错埠岭5小区内,位于东胜支路20号。我校背靠山岭,环绕居民楼,占地十亩,建筑面积三千四百平方米,包括15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操场、食堂和教学楼。学校环境幽雅,布局合理,绿化良好,生机盎然。 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是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翻修一新的教学楼可容纳12个标准班级、约四五百名学生就学,还有各种专用处室,如语音室、实验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社会室、国防教育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学生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可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要求。尤其是新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可以应用课件、投影、录像等各种教学手段,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它还通过校园电视网,将各班连接起来,使学生可以通过校内电视台及时了解学校的各种信息,真正实现了班班通。我校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成功链接因特网,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继续学习,资源共享,极大地方便了教育教学
青岛德县路小学始建于1922年。解放前是教会管辖学校,取名明德小学。解放后,更名为“青岛市德县路小学”。学校坐落于青岛市中心,毗邻蔚蓝的大海,背依亚洲首屈一指的哥特式建筑——天主教堂,是一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 学校多年来本着“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丰富的知识熏陶学生,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以特色教育发展学生,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宗旨;遵循着“德育为首,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的办学目标;本着“文明、勤奋、创新、向上”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既重视培养学生成才,更重视学生成人。形成了“严谨、务实、开拓、共勉”的教风及“奋发、进取、求异、实践”的学风,使学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青岛湘潭路小学始建于1959年,87年迁入现校址,学校占地14652平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8人,学校建有“校校通”、“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各种功能活动室配套齐全。学校现有教师28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优秀教师3人,市优秀专业人才2人,区级教学能手8人,多位教师执教过省、市、区级公开课。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务实求新,在“以人为本、重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了“特色引路,科研兴校”的发展方向,追求“民主、尊重、公平、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承担“开放、创新“教学研究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研究性学习”省级实验课题,并以“春梅文学社”为龙头,依托“梅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树立起“大语文”教育观,以特色发展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电教示范学校”青岛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素质教育优秀等级”、“青岛市红旗大队”、2001年首批通过“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的验收。
青岛的大海之滨,有一所拥有九十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它就是青岛永宁路小学。 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000余名在校学生。近年来,学校从总体上确立了“面向 全体,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和“以高质量的校园文化、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和高品质的创新人才、高起点的教科研体系”的“四高”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实施教育创新体系,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向管理要质量,以德育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在努力实现学校“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基础上,完成了创建市艺术示范特色学校和校园网络建设工程,建成了花园式学校。
莘县路小学地处市南区的最西部,创建于1958年8月,校舍落成于1960年8月。当时拥有教职工40多人,学生1200人,60年代到70年代学生入学高峰期,教职工人数增至60多人,学生人数增至40个班2000多人。 在历任校长的不断开拓进取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2002年7月,在区教体局的支持、帮助下,学校重新整修了校园,校内外墙壁粉刷一新。在学校领导的团结合作、开拓进取中,在老师们的积极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35人,学生近500人。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取得可喜效果。学校拥有了四机一幕和校园网先进的硬件设施,教师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加速了现代化教育的进程。
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创建于1957年,占地123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61平方米,座落在四方区中心地段嘉兴路37号,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941人,教职工总数75人,其中中层以上干部8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1人,小学一级教师25人,在职党员13人,团员26名,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6%,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大专以上学历占95%以上。 多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法治教,落实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取得可喜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少年军校、全国优秀足球开展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连续10年)、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青岛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四方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
学校占地面积8950.9平方米,总使用面积5656平方米,始建于1964年,2003年,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重新建设和改造。各种专用教室齐全,教育教学设备完善,活动场地空畅,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一所花园式学校,今年重新进行扩建装修的综合实验楼已经起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与平台,正在向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迈进。 学校拥有一支以青、中年教师为主体的生机勃勃、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56 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27人,占教师人数的45% ,大专以上学历46人,占教师人数的77% ,教师队伍中市级优秀教师2人,市教学能手1人,市专业技术人才3人,区教学能手10人,区骨干教师7人。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人。
台湛路小学位于美丽的芝泉山下,始建于1965年。具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人参与,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特色学校,建双优师资,育合格人才”为发展目标,突出学校科技教育,国防教育特色,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加强科学管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自律的文化氛围,为老师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家长学校、社区为教育主阵地,全民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了创新、实践、创建学习型家庭等系列活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曾先后被评为:省现代科技教育课题研究试验基地、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北区创建学习型家庭先进单位、区规范化学校等。
私立青岛大路小学创办于1995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源路7号。是一所走读制和寄宿制并存的普通小学。校长路景琳。 学校现有1—6年级六个教学班,教职工44人。在校生270余人,其中寄宿生60人,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接受党支部和教育工会的监督。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纪守法,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传授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发展个性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加特长的高素质小学生。 学校管理规范,师资力量雄厚,由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及近年师范院校毕业生组成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有网络计算机教室和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区德育特色学校和优秀家长学校。在历年上级管理部门的各项检查中,均合格达标。学校还举办了大路艺术专修学校,聘请优秀教师任教,负责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学校生活设施完善,学校食堂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卫生整洁,在校学生午餐就餐率达100%。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设有暖气、空调、电热淋浴器、冰箱、电话、电视,有专职人员为学生服务,寄宿生晚上有专职教师辅导学习。
我校是2000年由原国棉五厂子弟小学转轨而来的一所普通小学,转轨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所破败不堪、基础薄弱的学校,变成了一所窗明几净、能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学校:校舍设施修葺一新、学校校园平整如镜、教学设备焕然一新、教师素质显著提高、学生良好文明习惯逐渐养成。春天校园内花香沁人心脾,冬季教室内暖意融融,到处洋溢着一派勃勃生机。建校伊始在干部队伍中提倡三个“超前”、三个“最”字,即:获取教育信息超前、创新工作要超前、服务意识要超前;最讲奉献、最能吃苦、最讲团结。使领导班子形成了合力,统一了认识,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树立“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弘扬“两个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实现“一个目标”(争创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