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胜坨镇三海小学于2000年由原的海南小学、海北小学、海中小学、工农小学以及小巴家五处合并为现胜坨镇三海小学。学校现有在校生314人,教学班10个。学校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工26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名,小学高级教师5名,市级教学能手2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 垦利县胜坨镇三海小学占地面积7624平方米,现建有教学楼2幢,教学及教辅用平房6间,总建筑面积965平方米。学校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现有教学仪器4种,300件;自然仪器7种,929件;音乐器材5类,103件;美术器材4类,148件;体育器材5类,801件;电教器材3类,713件;图书18大类,5517册。 垦利县胜坨镇三海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育人、求知、成才”作为办学理念,以“科研兴校”为战略目标,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如3月份的“学雷峰”活动,4、5月份的“亲感母子情”活动,6、7月份的“消除白色垃圾”活动等,都大大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此外,垦利县胜坨镇三海小学还成立了文艺队、乒乓球队、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品质,推动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南王屋小学位于黄河路北,西二路西,南王屋居民小区,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经过2007年暑期改建,学校占地4608平方米,教学用房为三层教学楼,建筑面积为982平方米,功能用房为彩钢板平房,建筑面积为347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室10口,可容纳10个教学班,同时,各类功能用房齐全,内部配置按高标准配备。 学校现有在校生142名,教师11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名,学历合格率100%。
桓台县周家镇实验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学校是区委、区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投资2300万元兴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学校,2000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位于全国示范小康生活区--金茵小区,占地45市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体艺馆、多功能报告厅和综合服务楼。学校现有98名教职工,27个教学班,1306名学生。 学校内部配套齐全,装备了自然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劳技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书画教室、陶艺室等十几个现代化的功能教室,所有教室均装备了多媒体系统。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创建于1933年,起初定名为“青岛市市立大水清沟初级小学”,1958年学校改名为“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现有教学楼3座,总面积6399平方米。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569名学生。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40名教师,学历达标100%。其中市优秀教师1名、市教学能手1人,市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名,市骨干教师2名,市课改中心组成员2名,区教学能手7名,区骨干教师5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学校有标准教室15间;配有网络微机教室、科学实验室、劳动教室、音乐教室、语音教室、社会教室、多媒体电教室、科技活动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体育器材等专用教室及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工阅览室、卫生室等20个功能合理的专用教室,教学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建“书润成长、文蕴和谐”文化品牌,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做到了让每面墙、每个角落会说话,达到“校园处处皆育我,墙壁草木总关情”。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按照“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指导思想,突出文化战略,实行精细化管理,大力倡导实施以“和谐德育、和谐教学、和谐管理”为核心的“书润成长、文蕴和谐”的文化品牌建设,引导干部教师用“追求发展、自觉发展、主动发展、寻找发展、稳步发展”串起学校内涵发展之路,确实做到了“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博学”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品牌引领,文化育人,和谐南一”的工作新局面。多年来,学校以"注重素质,讲求艺术,活教活学,广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独树一帜;以"起点高,标准高,境界高,要求严"的管理思路闻名遐迩;以"多一些个性,多一些创新,多一些实践"的三多管理特色饮誉四方。质量求发展,特色创一流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学校势如破竹,成为了四方教苑里一朵夺目的奇葩。先后被评为四方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四方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方区体育特色泞、四方区职业道德建设篝单位、四方区优秀英语广角学校、青岛市规范 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等。 面对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全校师生正以十足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向世人展示南一小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永不言败的勇气!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实践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誓言!我们相信,四南一小将在改革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开拓。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成功始终属于我们!
海阳市小纪镇第二小学位于海阳市小纪镇泉水头村。学校始建于1976年,当时为海阳县黄崖公社联办中学,1982年撤销联中时将中学合并于海阳十三中,此地改为黄崖公社中心小学,1984年建立泉水乡后,更名为泉水乡中心小学,1995年11月黄崖乡并于泉水乡后,学校改名为泉水乡第一小学,2001年5月泉水乡并于小纪镇后,更名为小纪镇第二小学。 小纪镇第二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8人。在职教职工38人,其中领导干部6人、中学高级2人,小学高级教师17人,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3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淄博世纪英才外语学校是1996年11月经淄博市教委、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委批准成立的英语推广教育、幼儿潜能开发与全日制双语寄宿学校,是一所全部个人筹资兴办的外语学校,由位于山东淄博柳泉路的南校区、山东淄博西四路的西校区和山东淄博高新区的北校区三部分组成,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30000m2,拥有专职教师141名,兼职教师20名,在校生8000余人,配备较完备的教学设施,其中有办公楼、教学楼、外教公寓、师生公寓、餐厅以及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水洗浴系统、专业钢琴房、专业舞蹈房、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实验室、大型图书室等,是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生活,宜于身心健康的优良环境。
济南市历城区北全福小学位于济南市北园大街东段北全福社区全福河畔,是历城区与天桥区的交界处。学校始建于1986年,最初为济南市郊区北全福庄小学,后于1987年由于撤郊区化历城区更名为历城区洪家楼镇北全福小学,后又于2001年由于撤镇化办事处更名为历城区北全福小学。如今学校已经走过了二十四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价值218万元、占地4390.98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1337.9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23.52平方米、运动场地2893.04平方米、绿化用地153.64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的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学校。学校设有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音美器材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学校共有微机71台、笔记本电脑1台、57寸超大背投多媒体设备9套、多媒体大屏设备4套、打印机3台、扫描仪1台、复印机1台。每个教室匀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其中教师办公用机人手一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生用机(微机室)共有微机37台,达到最大班额1.2人一台。学校拥有空调18台,在全市率先(98年)为学生配备冷暖两用柜机空调,室内四季如春,室外绿树成荫。 1986年9月,占地3412平方米的济南市郊区北全福庄小学教学楼辉煌落成并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楼房建筑面积895平方米,在当时同行业当属先进。时任校长司宝民、教师12人,教学班只有1——5年级5个。当年的少先大队工作突出,曾获济南市红旗大队、功勋大队等荣誉称号。1987年学校发展成了1——6年级各有一个教学班共6个教学班,学校更名为历城区洪家楼镇北全福小学。1995年学校由于扩班进行了扩建,新建平房教室3间,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5128平方米。而后又拓宽后操场3738平方米,使教学区和活动区有机分开,学校外部环境初具规模。1998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北全福居委会投资8万余元为学校的办公室和当时的7个教室全部配备了9台3匹冷暖两用柜机空调,据报道当时为我市中小学校之首家。2001年,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之时北全福居委会又投资12万余元为学校购买了23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初步建成微机室,促使学校发展顺应信息化、时代化。2004年春,学校抓住教育示范乡镇达标这一契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质。北全福居委会领导再次投资15万余元为学校新购微机23台、彩电4台、实物展台一个,使所有教室实现了CAI教学系统,教师办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使学校的办学品质大大得到提高。为此学校多次被评为历城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集体等称号。2006年北全福居委会两委会领导班子提出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绘制了新校的宏伟蓝图。2007年区教育局、北全福居委会又联合投资21万余元,为学校9个教室全部配备了57寸超大背投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各9台,使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达到全区最优化。2008年又为其他教室配备大屏多媒体设备,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2009年的新校建设工作已进入施工阶段,我们憧憬着北小更加美好的蓝图。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84名学生。教师30人、平均年龄32岁,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达50%。学校确定了以“勤”为办学核心的理念。勤能补拙,以此激励教师勤于思考,勤于工作,勤于积累,勤于总结;激励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恳做人。
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小学,原名菏泽二完小,创建于1904年,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现在有小学部六个年级,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89人,幼儿园部10个班,在园幼儿900多名。教职工145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107人,中师学历28人。多年来学校一直担负着菏泽市、牡丹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任务,是菏泽市的窗口学校,为菏泽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追求发展、追求卓越”是我校办学的指导思想,让师生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人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我们的愿望。近几年我校大胆实施了科学的目标及量化管理,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注重铸师德、强师能,使老师们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努力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合作、生存、健体、审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阵地自己建,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班级自己管,广泛持久地开展“创文明班级,做文明学生”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素质优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毕业生,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小学超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72人,省特级教师3人,市级科技拔尖2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18人,区级教学能手16人,省、市、区级优质课获得者31人,12人参加了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区级骨干教师13人。大家比学赶帮,团结协作,科研气氛浓厚,有百余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有的发表在国家、省级报刊上。 为提高办学档次,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学校先后筹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塑胶体育场、卫星地面接收站、红领巾广播站、音像备课中心、创办了自己的“小小电视台”,建起了校园网络工程,158个点覆盖全校各处室,达到了“班班通”、“室室通”,网络外连市、区教委信息中心和Internet网,实现了网上备课、网上查询、网上资料下载和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每年投资10多万元购置师生用书和音像资料库中的资料,每年投资10多万元用语校园绿化美化建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相结合,推进了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不懈的努力,大胆的改革,创出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集体”、“山东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07年9月又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