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徐楼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马庄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李鹊镇十里小学于1989年进行改建,学生来源于李鹊镇的十里村、郭辛村、郭老村三个自然村。学校占地面积821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85平方米。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生129名,教师10人,均为专任教师,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几年来,学校立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争创县级规范化学校为契机,全面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起色。学校设有微机室、仪器室、图书室、电教室、等功能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上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期末我校在全县教育教学表彰会上获得了“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学质量跨越奖”、“教学质量十五强学校”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学校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努力更新教育观念,目前学校提出了“让十里小学所辖村的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新目标。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提出了争创县级规范化学校的奋斗目标,并正在创造条件进行实施。
管村小学始建于1948年,在二龙桥路西关亭庙,有教师一口,学校占地约7墓,学生40余人,从1953年到1977年,学校从初小、高小到民办高中。在这期间,学校小学有11个班,初中2个,高中2个,教职工23人,学生400余人。1977年高中停办。从1978年到1991年,学校无变化,1992年管村村委 筹建“育新楼”,地址在村西乡中学墙东,,1994年“育新楼”竣工,共投资40余万元,建设面积1240.22M2,51间教室,占地480 M2,同年6月1日交付学校使用,学校仍为单一村办小学,有7个教学班,学生230余人。 2003年8月,育才小学合并为管村小学,愿育才小学的所有合法管理权均为管村小学所有,育才教学点只保留1——3年级学生,现管村小学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有标准篮球场、足球场,200的环形跑道,12个教学班,学校各科室齐全,有学生390余人,教师29人,其中副高1人,小高16人,教师学历均在大专以上。现在管村小学正以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新的教学理念,办成人人赞成,人人满意的更高层次的小学。
中心小学座落于仲西村,始建于1984年,由仲西小学改制设立而成,学校占地10800平方米,校舍50间,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操场占地4000平方米,学校六室齐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教学、音乐、电教、体育器材1300余件,微机30台,图书3824册。学校校辖仲西、仲南、仲北三个行政村,总人口4863人,在校生310人,8个教学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教职工20人,专科学历14人,中师6人。学校坚持“安全第一,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五育并举”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乡前茅。99年获县级规范化学校,2002年被县教育局命名为“县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县级教学示范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乡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薛城区常庄镇种庄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视教育创新和人民满意为生命线,用特色带动学校的发展,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选择、创新”的育人氛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学校先后荣获淄博市规范化学校、淄博市优秀家长学校、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又获得临淄区“书香校园建设”、“后勤保障管理”、“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乳山市崖子镇马石店村,由驻地联村于1975年所建,占地17亩,建筑面积1371.6平方米,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硬化标准。并树立和悬挂有关思想品德、文明礼貌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标语牌,既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行为,又优化了育人环境。 学校在校学生204人,有8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21人,其中大本学历的6人,大专学历的13人,中师学历的3人。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8人,一级职称11人,二级职称1人。市级教学能手3人,骨干教师2人,近年来有近5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地发表或获奖。 学校按照“办一流学校,创一流成绩,树一流教风,育一流新人”的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多年来,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学生在校均保持在100%,我们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时,学校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了各科课程。由于全体教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因此,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历年居镇首位。特别是着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们按照初级中学的要求,加强了训练两刻钟的管理,让学生每天做到练一页字,背一个片段或一首诗,并写好读书笔记,每天进行十分钟的英语对话,五分钟的运算,我校的各个特长小组也充分发挥特长,加强训练,每个月我们还进行一次基本能力测试,由于训练方法得当,常抓不懈,使每位学生的基本能力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我们在每个班级后设有《张扬个性,促进发展——我的闪光足迹》展示台,以显性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快了学生特长的发展,因而在崖子初中组织的数学竞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越野赛中,我校的成绩均名列全镇第一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当然,我们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严管厚爱。学校以少先队组织主体,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纪律、卫生、路队、安全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当家作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小就学会怎样自立,怎样做人。各方面已经养成良好习惯,在2006年乳山市“千名文明学生”的评选活动中,我校有四名同学荣获乳山市文明学生的称号。学生们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们有一只,具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我们学校的“张扬学生个性,促进主动发展”评价机制是下初镇课题的附属课题,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现在已初见成果,我校的宫艳丽、张红霞、初洁老师三位教师荣获乳山市优质课奖,在今年的“系列课达标”中,我校宫艳丽老师被确立为市级立标人,此外,在乳山市组织的区域联谊活动中,我校教师多人执教公开课。 我们是农村小学,经济基础薄弱,但我们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三年来,威海中国发展银行赠送给我们价值6钱多元的物品,威海钟表长给了我们50000元,因此,今年学校又加大了微机室、多媒体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器材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现在全校师生在校委会的领导下,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努力进取,奋力拼搏,为完成既定的“一流”目标而奋勇向前,再造辉煌。
诸往镇马陵区小始建于1981年,学校建筑面积1482平方米,占地面积10864平方米。教职工35人,教学班7个,学生总数242人。学校性质为事业单位。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以培养中华优秀人才为己任,经过四年的努力,把马陵区小办成高质、高效益、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学、研、用三者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时代性、实效性和创造性,正在形成一支适应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老师们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小学教育工作,基本具有现代小学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带头作用。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市级以上优质课6节。 为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成立了阅读与写作、书法、乒乓球、合唱等活动小组,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先后有20多人次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书法、作文、手抄报等各类比赛中获奖。 目前,全校师生在一个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个性特长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以素质教育为己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创建全市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