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南第二小学位于新二路1199号(淞南七村218号),学校占地面积17118平方米(25.7亩),房屋建筑面积为6034平方米,是一所教育规模较大的独立的公办学校,目前有19个教学班,7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52人,区教学骨干1名,校级骨干16名;学校拥有配备齐全、较为先进的音、体、美等教学辅助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绿化面积达523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3.6%,花木葱郁,季相分明;花开四季,满园芬芳。 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学习型家庭”优秀实验基地;上海市轮滑锦标赛速度轮滑比赛团体第六名;宝山区文明单位;宝山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宝山区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宝山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宝山区课外文体工程优秀学校;宝山区行规四星级示范校;宝山区健康校园等称号。 学校以“天道酬勤”为校训,坚持“严谨,求实”的教学作风。全校教师以“让未知二小的人,了解二小;让了解二小的人,认可二小;让离开二小的人,留恋二小”为追求目标,在淞南二小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
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一小学坐落于环境优美的全国文明小区甘泉苑内。学校占地5584平方米,拥有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目标,连续获得“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行为规范优秀示范学校”、“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全体师生秉承“将学校建成富有个性、充满活力的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实践“挑战自我,追求无限”的校训要求,开拓创新,先后成为“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创造协会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等重要课改阵地。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使班中每个有差异的个体都受到充分的关注,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教室成为孩子展示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天地和健康成长与进步的乐园。
紫荆小学创办于1998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9930平方米,学校有30间标准教室;有电脑房、语音室、多功能电化教室、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劳技室、自然实验室、学生阅览室等14间专用教室;25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近200座的阶梯教室,有可供1000多人用餐的师生餐厅。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67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名,小学高级教师3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22名,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学历的教师44名;团员7名,党员15名。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1050名。学校现有区骨干教师2名。 目前,我校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区五星级)、上海市语文教学实验基地、全国红旗大队、上海市航空模型活动特色学校、上海市国防教育书架工程优秀学校、区文明单位、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区花园单位、区健康促进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梅溪小学,校址上海黄浦区蓬莱路128号。解放后是上海市首批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校之一,1984年开展的“勤巧双手”活动获上海市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主题队会“十岁生日”获全国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尊师、守纪、文明、勤学、创新”的校风正在形成。学校型前身为正蒙书院,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光绪八年易名为梅溪书院。是全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新式小学。光绪二十八年改称梅溪学堂。光绪二十九年改官立高等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市立初等小学,后改称上海市立梅溪小学。民国35年改为上海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称蓬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6年称蓬莱路第一小学。1984年建造新校舍,恢复梅溪小学原名。学校占地1733平方米,建筑面积1903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17个,学生777人,教职工5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5人。“梅溪”校友遍布国内外,胡适曾于光绪三十年在此就读。学校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倡导“踏实、严谨、进取”的教风,开展创优秀教研组活动,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形成制度。重视发展儿童个性特长,建立21个课外兴趣小组。自1969年以来,坚持少儿游泳训练,1978年被列为市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培养的游泳“苗苗”输送给国家队、八一队、上海队及省市体校共37人。校游泳队在上海市小学游泳赛中,曾7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教师於庆来获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及上海市优秀启蒙教练称号。继承发扬梅溪优良办学传统,把我校建设成办学理念先进、管理机制严谨、教师队伍优良、教学设施完善,信誉好、特色明、质量高,与黄浦“精、特、优、”教育相匹配的一流学校。学校拥有美术、唱游、自然实验、劳动技能、科技展示、校史陈列、图书阅览、电子阅览等各类专用室,全校安装闭路电视和校园网。优良的师资队伍能确保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为所有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校被黄浦区区委、区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黄浦区教育局、区科委评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02年列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实验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非智力因素研究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2004年被国家教育局和体育总局命名为国际象棋传统学校。
解放路小学创建于1982年,目前有在编教工109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60余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骨干教师12人,教师中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占95%,教学班25个,在册学生1260余人。 建校20年来,一任任校长带领着解小人,踏上了漫漫的教育改革之路,凭着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解小人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1984年起,学校以“协同教育”总揽全局,以“着眼素质,实施协同,整体优化为研究课题,由单项改革发展到协同教育的整体改革,形成了办学特色,优化了学校教育。学校的整体改革的经验编入《上海市百所名校办学特色》一书。 1991年,学校在全县率先试行课程教材改革。作为市26所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试点校之一,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推动课程教材改革。在加强必修课的同时认真搞好活动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最近的几年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期课改的精神,学校以《农村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中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这一市级课题为抓手,着重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区、市以及全国各类大赛中均能频频获奖,在同类学校中崭露头角,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小学教育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首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等。
金盟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中学部至开办六年来,她以成功的办学经验和优异的办学成果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心。2002年9月起,金盟学校小学部相继开办,是本区唯一的全日制民办小学,学校秉承金盟人敢为人先,勇争第一、力求卓越的事业追求,奉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倡导“群策群力、乐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坚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双翼,以英语教学和艺术教育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积极整合西方之现代文明,透过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和自我完善,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化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们在欢愉的校园氛围中,积极发展个人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努力发展学生好学、乐学、善好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 我们的教师富有爱心,重事业有追求,专业素养高,是一个学习化事业型的工作团队。 我们的学生明理爱人,爱读书、有专长、气质优雅有教养,是祖国民族的后备栋梁。 我们的学校富有成长的生命气息,我们的校园文化谦诚智慧,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是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本着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的态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让他们赢在起点上。学校彰显淳朴爱心和服务,致力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喜悦和融乐的氛围中,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使学生具有知书达礼的美德,解答问题的智慧,健康快乐的个性,合群善良的个性,尽善尽美的人生。
上海市杨浦区杭州路第一小学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心小学。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学校就致力于诗歌教育的研究,荣获过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先进学校等众多市级荣誉,是杨浦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和小班教学实验校。 2000年起,学校重新建造,分为南北两校,共占地10193平方米,建筑面积744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4%。是杨浦大桥下,北外滩一颗璀璨明珠。 这是杭一小学主校区,2000年投资650万元建造。学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进门左首是一片绿地,名人和园,小橘灯雕像告知每一个学生:这里是诗歌特色学校;全塑胶的操场巧妙地利用色差分割成条状,宛若高标准足球场;门厅里"用心灵点亮诗灯,让生活充满诗意"的题词和校歌提醒着杭一人办学的理想、生活的态度,把学生的今天和明天用诗歌串联在一起。
上海市黄浦学校是黄浦区人民政府为探索体教结合办学模式,于2003年9月成立的综合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原市九中学基础上,先后与沪南体育中心、浦西中学、蓬莱中学合并重组而成的。学校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近千名,在岗教职工186人。学校长期以来注重师资队伍的自培工作,教师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力量良好:有专职教师89人,平均年龄40岁,有中学高级教师17人,并拥有一批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形成了以全国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叶翠英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学校先后产生了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骨干教师11名,市、区名师工作室学员8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多名。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过程中,黄浦学校实现了长足进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实验校”,还被评为“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黄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黄浦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每年都有上百人次在国家、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学校由教学楼、体育活动中心、轮滑馆三大部分组成。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体育训练和艺术教育的设施。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创办“管理规范、文化浸润、温馨和谐、人民满意”的学校。校训:先人后己。学风:勤学、踏实、多思、进取。教风:严谨、踏实、精业、创新。办学目标:1、同绘“黄浦”共同愿景,构建“五四”校园文化。2、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3、增进学校社区家长联系,实施开放互助共赢管理。4、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培养目标:培养“真诚善良、乐观向上、善于合作、学会学习”的学生群体。 学校发展将围绕以下内容进行:遵守国家的教育法规,贯彻“素质教育”、“两纲教育”、“二期课改”精神,实现黄浦区精品教育指标体系,探索现代学校建设有效途径,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内涵。
开鲁一小99年被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2002年被任命为“科技教育研究基地”的开鲁一小是一所年轻的富有朝气的普通小学。学校设施齐全,师资优良,质量上乘。 开鲁一小领导历年来十分重视以三模制作作为特色的科技教育,1996年就成立了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六年来开鲁一小科技教育成果硕果累累,三模制作已成为学校精品特色,在区市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荣获优异成绩,名列前茅。 开鲁一小注重加强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工作,采取“普及+提高”的有力措施,把可见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列入课表,学校将“活动包基本教材”中的科技类的内容与自编的“三模制作合二为一,成为科技课教材,从而确保了科技教学的质量。学校还开设了金钥匙、少年科学俱乐部、方正棋、环保等15个提高班,从小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成效。在市区历届竞赛中获得多项奖牌。 开鲁一小十分注重培养一支能胜任科技教育的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先后撰写并发表了“科技雨露浇灌素质之花”、“构建特色学校的基石”、“播撒科学的种子”等文章。 开鲁一小注重科技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每年都举办全校性的科技节、科技周、科技月、暑期科技夏令营、双休日科技俱乐部等。通过科技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科技教育延伸到社区,为学生开辟课外学习科学的天地。 在科教兴市的今天,开鲁一小全校师生将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上海市普陀区树德小学位于桃浦路743弄47号,地处清涧第八小区内,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教师已树立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 学校把“为了学生生命成长和未来幸福奠基”作为办学理念,更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将来发展。近年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德行为重,科研为先,学科为根,特色为长,主动发展”的办学目标。并在“多元发展,错位发展,主动发展”策略指导下,以校本研训为载体,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抓手,以人文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管理为保障,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借助“生命成长教育”课程的开发,将生命成长的理念从专题教育引申到学科教学领域,总结出了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的“四个关注点”,旨在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主动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学校领导班子为教师营造了从容而宁静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踏踏实实,心情愉悦地做好本职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逐步形成严谨、踏实、民主的教研氛围,一支年轻、充满朝气、有追求、有活力的,且师德素养好、专业水平高、日趋成熟的教师梯队已经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目前,学校承担着一批市、区级的研究课题,编写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校本教材。获得了市、区文明单位、科研先进集体等各项先进称号,涌现了一批全国、市、区的先进老师。如今,师生们正以“自信、快乐、奋发”的精神风貌谋求着学校与自身的主动发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