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光新村第一小学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扎实的学校。地处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市光一村内,占地6667平方米。学校开办于1991年,1999年配合区整体规划,市光新村第四小学整体合并入我校。几年来教育局对我校投入近300万,建成了校园网,各教室和功能室配备了以电视机为终端的多媒体教学平台16个,满足教学需要,还配有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完成了学校硬件达标工程。如今学校中音乐、美术、劳技、实验、阅览、微机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教学设施先进。校园内有着清新的自然环境,树上鸟儿在欢唱,池里鱼儿在欢跳,园中人儿在欢畅。充满自然、梦想、人文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师生的精神乐园。 师资力量:学校有一个团结奋进、扎实工作的教师群体。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小学高级23人,小学一级15人,;已取得本科学历的11人,本科在读6人,98%大专毕业。 学校有一个团结上进、勇于创新、严于自律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0岁,年龄结构合理。各成员业务能力强,工作配合默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向管理要质量”。 学校有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区级4人、校级8人,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办学特色:近年来,市光一小在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全体少先队员的自主参与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承诺系列活动”,在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在这个浓浓的校园氛围里,诚信品质在师生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规范诚信行为,感受着诚信的快乐。诚信这一份高贵的品质,像一股清泉,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又像一缕清风,吹开了孩子们心扉,使他们沐浴在校园诚信的朝阳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以快乐阅读、快乐作文为主题开展了课题研究。通过三年的努力,12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完成了研究任务,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论文,参加第九届论文比赛。评选结果,其中有四篇论文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 办学成果:近三年来,师生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竞赛获奖402人次,集体67项。学校参加第九届科研论文比赛中,有十四篇论文获等第奖。其中市级3篇,获区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学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先进教工之家、上海市雏鹰大队、杨浦区行规示范校、区平安学校、“诚信教育”专项奖等荣誉称号。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原名:庙行中心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随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占地近24亩,建筑面积6883平方米。在市、区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野桥村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九八年九月正式迁入启用。今年又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液晶电视、电脑、实物投影等设施,完成了班班通工程,以及配有开展多媒体教学并可供会议、教学活动的多功能厅。 在焕然一新的教育环境里,庙行人团结一心、奋发有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根本目标,以争创教育先进区为切入口,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学校宝山区综合素质督导示范校以及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为契机,坚持教育创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欣赏教育为手段,营造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现代文明素质,使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把我校建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立足庙行、辐射长江路地区、服务宝山的学校,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独特作用。为此我们庙行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准和实现最高的自我价值的统一,作为自身的追求。 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一支各年级段各学科均有骨干教师把关,结构逐步优化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编教师共41人(包括长病假1人、会计出纳各1人)20~29岁有8人,30~39岁有24人,40~49岁有5人,50~60岁有4人。其中本科毕业和在读的共有23人(占教师数的56%),大专毕业14人,4人中专;1位是中学高级教师(占2.5%),31位是小学高级教师(占79.4%),5人是小学一级教师(占13%),2人是小学二级教师(占5%),无不达标教师。目前学校已涌现市名师候选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1)、区教学能手(1)、教坛新秀(1)、地区教学尖子、教学能手。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我们以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认真分析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对历史悠久、校风严正的老学校的校年园文化进行了深度提炼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调整和准确定位,确立了“优质教育发展人,优质服务关怀人”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实施优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的办学理念,坚定了“依法治校、民主理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我们追求的是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乃至一辈子的前途负责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教学。 四年来,学校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导评估中,连续四次被评为先进,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各项检查评比中均列入先进行列。值得自豪的是2005年我们获得了上海市行规示范校、宝山区首批综合素质示范校、宝山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区内名列前茅。 目前,学校被列为三个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教育心理学新观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协商教学研究》的实验基地。 在“依法办学,以德立校”理念的推动下,学校正进一步确立办学思想,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泰和新城小学占地面积19.5亩,拥有近五千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校舍,600多名学生,16个教学班级。在职教师数4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8人,小学一级教师15人。 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宝山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素质教育网络”工程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东方城乡报》、宝山电视台等媒体曾予以报道。 学校是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儿歌创作基地,在全国马年、羊年生肖儿歌大赛中又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3年度,学校被命名为宝山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童谣艺术)学校,宝山区教师继续教育自培基地。 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专用教室的各种设施配备齐全。本着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的理念,校领导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一楼大厅延伸至四楼大厅的诗歌长廊,向同学们介绍历代的诗歌名篇、学生的儿歌作品等。形成了一道儿歌教育的风景线。 2004年底,学校又向更高层次攀登。在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团结合作。经过宝山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全方位的督导和评估,学校光荣地获得“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称号。
桃浦中心小学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 其前身是厂头名人杨序笙先生创办的厂头小学,1978年更名为桃浦中心小学。1992年随上海市行政区域改变而划归普陀区管辖至今。 学校发展策略:文化立校、和谐发展 核心价值观:勤奋、和谐、进取 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和谐发展 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管理科学、文化氛围浓厚,品牌项目凸现,师生个性张扬。 学生培养目标:举止文明、基础扎实、个性张扬、视野开阔。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教学设计活、科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关系和谐。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试验基地、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教育学会语文教育研究基地、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无烟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等.
光明小学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傅家街40号,是一所 公办小学,实行“六三制”九年义务小学阶段教育,招收6周岁-12周岁适龄少年儿童。光明小学环境优美,视野开阔,配套教育设施齐全,有标准的活动室、实验室、舞蹈室、微机室、语音室,以及400米标准跑道操场。 光明小学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教学宗旨,注重孩子人生完整发展,在学业优秀的同时追求人格上、心理上、体格上的均衡发展;以及保障良好、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教学活动的接受,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的进行等,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活跃的思维,正确的判断,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只有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的孩子,才能面对学业和人生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挫折和阻碍为社会、公众服务。 光明小学以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为主要抓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重要载体;以各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为有效平台,各科教辅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外,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思想水平,具有较高的管理和监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处理各种突发紧急状况,在有效的范围内保障少年儿童人身安全。
通河四小前身为周巷小学,建校60余年,1995年8月迁址通河八村,更名为通河第四小学。学校现有一线教师30名,其中高级教师24名。本科生8名。大专学历教师15名,均本科在读。一名区教学能手,十名校骨干教师学校占地1.3余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4000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备有生活劳动室、自然实验室、电脑房(学生用机40台),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唱游室、美术室、心理辅导室、少先队活动室、图书馆、师生阅览室、室内体操房、班班通教学网络、2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等。近年来,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在区中上水平,曾荣获“区五星级行规示范校”“区雏鹰大队”“区先进家长学校”,“市红读先进学校”“市体育先进学校”“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上海市价格诚信先进单位”等荣誉。2005年学校女子手球队在上海市大、中、小学比赛中荣获冠军;2007年学校在区广播操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学校科技近两年来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水球项目2005年、2006年、2007年在澳门、香港、崇明举行的沪、港、澳、泰埠际赛中连摘三冠。其他项目也在全国、市、区比赛中获上百名一、二、三等奖。英语小品在2006、2007、2008年区比赛中获三连冠。教师、学生还在全国、市、区其他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团支部连续几年被评为“新长征突击队”“共青团号”“五四特色团支部”等称号。
2002年8月,“为了适应松江新城建设发展的需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基础教育,经松江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研究、同意合作办学,建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学校性质为公办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座落于生机盎然的上海之根——古城松江的新城区谷阳北路1355号,南靠沪杭高速公路,北依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东临松江出口加工区,西望松江大学城,近旁环绕、松江区行政中心、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松江新院,距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新城站约600米。2002学年至2010学年,学校已有9届59个班2904名毕业生。 2008年7月,为了适应教育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满足更多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将原松江区中山小学茸北分校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资源整合,校名仍沿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依照义务教育就近划区归类招生的原则,学校在区教育局、区教育考试中心的统一安排下,以招收学校周边小区符合条件的居民子女入学为主,同时也接纳部分由松江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松江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松江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松江区人民政府大学城办公室和松江区人民政府双拥工作办公室协调,作为政策性安置的在松江的投资商、台港澳人士、华人华侨、大学城教师和现役军官或军转干部子女入学。 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整体办学质量在区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03-08学年连续6年被区教育督导室考核评定为办学质量A级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活动‘优秀示范校’、中国校园健康行动优秀活动先进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学校、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上海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单位先进”、上海市科教系统文明组室、松江区文明单位、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松江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集体、2004、2005、2007学年松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质量一等奖、“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2005学年度松江区检查评估免检单位、松江区教育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松江区教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被命名为“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指导试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实验校”、“上海市儿童阅读实验基地校”、松江区校长培训基地学校、松江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松江区二期课改基地学校、松江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松江区科技特色学校;成为上海市外语类及外语特色校教研联盟首批12家单位成员之一、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学校正在逐步形成英语(双语)教学、学校文化建设、快乐教育等特色,先后接纳了来自台湾、香港、韩国、日本、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学生197名,成为区内教育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良好、最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小学之一。 新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注册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1355号。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东部校区在上海市松江区茸梅路127号,邮政编码201613;西部校区在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1355号,邮政编码201620。学校性质为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学制五年。主要任务是依法对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实施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两校资源整合后,学校占地近60亩,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教室和场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2011学年,班级数扩大至53班,学生数达到2678名,目前在职教职员工有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2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74.1%;具有中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有110人,占专任教师数的65.9%;区第三届学科名师及第二届教坛新秀19人,占11.2%;另外,还有退休教职员工98人。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发展性评价,对学生个体坚持:不求人人优异,只求人人进取;不求人人完美,只求人人发展;不看学生昨天的不足,只求学生今天的提升。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办一所与新松江发展相匹配的“高标准、现代化、具有示范性和双语教学特色”的优质学校。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双全、外语兼优、自主创新、身心两健”的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奠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将按照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上海师范大学的联系与沟通,严格管理,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均衡提高,内涵发展。在育人为本、理解学生、学以致用、特色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依托高校的办学优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教育思想新、管理措施实、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受社会关注、家长欢迎的与松江新城建设相匹配的优质学校学校”。 我们期望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家长一如既往的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配合、关心与支持。
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大沽路262号),位于延中大绿地北侧,近人民广场,是一所有二十几年历史的公办小学。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综合楼、教学楼连成一体,并配有电脑房、外语教学室、多功能室、阅览室、唱游室、舞蹈房、书法室、心理活动室等,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良的教育资源。 重庆北路小学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加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所“设备全、校园美、质量优、特色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办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调动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教育。让自主发展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学校以教学见长,多项特色并举。语文、英语、自然课先期采用实验教材,投入教改实验,目前已推广到全年级。书法艺术、科技、武术三项特色赋予学校勃勃生机。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达标工程学校”、“黄浦区文明单位”、“黄浦区书法科技特色学校”。又被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授为“学生钢笔书法培训基地”。2004年成为“上海市书法特色校”。2005年2月,学校OM运动队获“中国上海第18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第四名。2006年2月26日,又喜获中国上海第19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技术传递》全国第一名、《几何结构》全国第二名、《花车巡游》全国第三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