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永清路小学创建于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的1990年,是一所充满活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普通公办全日制学校。学校建校10余年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全方位优化学校教育生态,打造个性、和谐、共赢的学校文化,使之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源动力。 学校占地面积851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9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3426平方米。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多层教学大楼,有美观实用、清新亮丽的广场电视屏幕、红色环形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还有种类丰富、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点缀其间,您用不同的视角,都可以看出它独具匠心的风格和淡雅朴实的风采,一流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学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拥有设备齐全的现代教育设施和功能先进的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如网络信息中心、教师备课中心、学生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书法室、唱游室、舞蹈房、心理活动室、图书馆、多功能综合活动室等,还有宽敞整洁、藏书丰富的学生阅览室,宁静幽雅心理咨询室、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和设备先进的电视演播室等,所有这一切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为普通人家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刻意起跑线上的“领先”,而是致力于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运用科学的引导方式,让孩子在良好的学习生态中学习,努力让学校成为学生个性飞扬、和谐发展的摇篮,努力追求孩子在人生的途中乃至终点处的“领先”。 学校在强化师资建设的实践中坚持科研领先,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托起了三大优势教师群体:开拓创新的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勇于创优的学校骨干教师组群,乐于冲刺的青年教师组群。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在参加市、区各类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过硬的师资队伍,良性的科学管理,塑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十多年来,学校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教师队伍中先后一百多人次获得全国、市、区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铜牌),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治安安全先进单位、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上海市无烟达标学校、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宝山区文明单位、区办学先进单位、区新长征突击队、区档案先进单位、区优秀心理咨询室、区绿化先进单位、区科技特色校、区美术特色项目校、连续十年取得区中国象棋团体比赛第一名。 永清校史虽不长,但已凭借优异的教学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我们坚信:永清路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华新中心小学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东南,始建于1962年,原称华潮庙小学。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的洗礼,如今华新中心小学座落于市郊一流的华新教育园区内,占地40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拥有新颖大气的教学楼、办公楼,一块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完善,阅览室、舞蹈房、自然室、美术室、多功能教室、学生计算机房、教师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华新的农家子女不出镇区就能在优美的校园内享受优质的教育。 如今华新小学正以高起点、高水准、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开拓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这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以“超前”为目标的学校硬件建设;以“精业”为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以“群研”为主的教学研究,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在教育系统和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1999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上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市无吸烟校、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先进集体、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区“五好”党支部等殊荣。学校汇聚多年积累的科学管理方法与经验,制定的《华新中心小学规章制度汇编》被区教育局推荐为全区各小学实施的管理规程。 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114人,教师队伍力量雄厚,素质良好,教师实行聘用合同制度,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1人。曾担任了18年校长的孙永涛老师,2000年2月被评为全国骨干校长,连续五年被考评为青浦区(县)优秀校长。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业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屡建丰功。 展望21世纪教育,华新小学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2001学年度开设了信息技术、IT课程、中年级非基础性学科的双语教学。为二期课改的顺利推进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华新小学正以开放的胸怀、踏实的工作作风,本着励志有为、聚力育人的共同信念,朝着市级一流的农村小学的远大目标而共同奋斗。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新村小学座落在与宝钢厂区隔路相望的月浦镇,月浦新村小学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深厚,师资队伍强盛,教学管理先进,教育手段一流,学校办学成绩显著。近年来,月浦新村小学以培养学生终身科学探究的意愿与方式为科技教育的基本理念,积极推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活动,自主合作的科学探究活动已成为学校转变学生学习与活动方式的抓手。月浦新村小学基本形成了“科研为先导,机制求保证,网络求拓展,学生、家长和社区三渠道贯彻”的“科技活动课程化、科普活动主体化”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其中“网上科学探究+信息科技”课程特色和“少科院+网上少科院”科学探究主体化活动特色尤为突出。
上海市奉贤县奉城第一中心小学,源于清朝嘉庆十年的肇文书院(1805年创办),解放后为奉城中心小学,1988年改名为奉城第一中心小学。学枝现有教学班22个、教职工86人,学生1000余人。 学校有着光荣的历史。奉贤县早期革命烈士李主一在校内创办了曙光中学,进行地下革命活动。校内"旱船"是奉贤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 学校继承光荣革命传统,根植古镇浓厚文化氛围。长期以来,严格管理.重治教,以教风严谨、基础扎实著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尤其在八十年代初,在县属一流学校。随着县经济重心的西移,国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后,从八十年代后期起,在办学基础设施、师资分配、经济投入、 学生生源等方面逐渐和中心县城拉开距离。但学校保持优秀传统,精励图治,在艰难中奋进,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县上游水平。 九十年代,奉城第一中心小学根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社会对小学教育的新的要求,审时度势,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追求新的发展,上了三个合阶。 第一个台阶,在总结优秀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目标减轻负担,提高质效"一系列目标方法,积极进行教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顺利跨入"C"级学校行列。 第二个台阶,是学习贯彻《小学管理规程》,根据新的要求,建章立制,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追求学校办学质量和新的特色,认真制订争创县等级达标“B”级的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激励全体教职工追求新的目标。 第三个台阶,是以争创素质教育实验校为契机,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学枝特色,在2000年跨入县等级达标"B"级学校行列。
月浦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我校围绕上海科教兴市发展,实现普及、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的发展策略。 学校占地面积为32300平方米。整个教学楼设计风格为庭院式,属框架结构,总投资近四千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7208㎡(其中教学楼为12683㎡,阶梯教室+餐厅+风雨操场为3117㎡)。 校园内绿意盎然,尽显生机。铺设广场砖的校园大道坦直宽敞,给人以力量之美;镶满鹅卵石的林荫小路曲径通幽,给人以柔美之感。绿荫鲜花相映,书声鸟语相和,的确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土。 学校以“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需要”为办学理念,大力倡导“ 埋头创业、实干创新”的校风、“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的教风,“好学、慎思、笃行”的学风,致力于培养人格和体魄和谐发展、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符合时代精神的合格人才。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中心小学。1989年4月13日,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在亲切看望师生的同时,亲笔题词“教书育人。 2001年10月区教育局投入2000余万元人民币,将原校址改扩,建成了设施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校舍。2005年,教育局将原石泉转制小学并入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强强联手,打造品牌,办普陀区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了“合作关爱,和谐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合作关爱”是以倡导“尊重平等、互助关爱、协作共生”为特征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关爱”: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和谐发展”是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宇航特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普陀区绿色学校等三十多项市、区荣誉称号。 我校先后有76名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开发的教学资源、撰写的科研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等第奖。近年来,学校将打造一个品牌,做强一门学科,发展各育特色项目来提升学校的竟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金洲小学座落于普陀区真光地区,98年转制,学校占地面积19亩,校舍7000多平方米,运动场地4000平方米,及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及50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现有教学楼、艺术楼及先进的计算机房、电教室、语音室、演播室等专用教室,构建了具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校园闭路电视和电脑网络系统。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占全校面积53,并喂养了100多羽校园鸽,使人和环境和谐统一。办学宗旨:打造金色之洲——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为每个孩子实现金色的梦想做好准备;让每个教师拥有一个金色年华,为每个教师搭建实现金色愿望的舞台;让金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之源、希望之舟。办学特色是:小班教学: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首批小班教学试验单位,多年来进行小班化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领先一步,教有特色,学有特点。(英语见长——努力锻造教学品牌特色:打基础,重养成,开发潜能,开启智慧,促进和谐发展,提升师生整体素质。)教育科研:在学校制定“三年规划”的基础上构建《探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研究》市级课题,取得《金洲新芽1》、《金洲新芽2》、《金洲教苑》等科研成果(现已结题),学校评为普陀区科研先进单位。动手实践:学校开创“五吧”特色课程(面吧、石吧、木吧、纸吧、粉笔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组织学生为社区服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环保教育:支持学生参加课内外环保科普活动,通过“情系极地”、“HBFP在行动”等特色活动,创建绿色家园,2005年评为全国绿色学校。艺术育人:学校借助香港宋惠德先生捐资建造的杏林音乐艺术楼,有钢琴10间,还有书法、美术、二胡。琵琶、扬琴和手风琴教室等,目的让金洲的孩子能在艺术教育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2005年评为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办学成效:学校目前已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坚持进行“发现教育”的课题研究。几年来,我校教师和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各项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优秀实验基地;科技先进学校;市双拥先进学校;红读先进学校;家庭教育优秀实验基地;创造教育、愉快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金钥匙特色学校、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上海市凉城三小创建于一九九三年九月,为虹口区新建住宅小区公建配套的项目,坐落于市文明小区锦苑小区内,占地12亩。 学校创办九年来,在历任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培养学生,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创办、稳定、发展、提高的轨迹,在社区内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学校开办之初,教职工总数只有27人,其中党员4人、团员9人,11个班,学生数为400余人。发展到目前为止,尽管生源数量逐渐减少,但我校仍有16个班,学生数500余人。教工人数达48人,其中党员8人,团员23人,接近创办时数量的两倍。 创办时,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学设备馈乏,教师的办公桌椅直到开学后才逐步到位,学生的课桌椅也是参差不齐。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改造,特别是经过标准化建设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的质的变化。近年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学校党政的带领下,凉三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九年来,学校在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创建文明方面获得了许多荣誉,97年,学校工会在区等级评估中被评为A级,学校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96、98年,2001年学校大队部三次被评为市雏膺大队,团支部连续三次被评为“新长征突出队”,近年内,学校又被评为局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优秀家长学校,区绿色学校,区绿化先进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区基层党支部建设纲要达标支部,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被社区评为“十佳单位,命名为“社区航天特色学校”,学生在市、区各项竞赛中也获得不少奖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员的心血和汗水,她将激励我们向新目标奋进。
淮海中路小学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淮海中路最为繁华的地段,是淮海路上唯一一所以此路名为校名的学校,其老校舍曾是伟大的孙中山先生的故居,赋予了学校丰富的文化底蕴。淮海中路小学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的教师树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思想,努力构建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改革的新框架。在原有的小班化教育”学生综合能力个别化培养”的基础上,整合二期课改的理念,进一步创出特色,形成品牌。学校在传承优秀的学校文化的同时,发展学校特色,注重情感管理和人文化管理,崇尚师生间的平等与和谐,提倡学习是快乐;生活是幸福的办学理念,追求和谐的管理与教育。随着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研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年级组共同协作,备课预写教案、共同听课分析、课后联动分享、反思人人撰写,变一堂课实践课为三堂、甚至更多。一个多学期以来,学校借助“区教研员工作室”,借助教研员力量,让教师们体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领悟“二期课改”的真谛: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继续以小班化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个别化培养为课题,进行二期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实验,把学校办成在中心城区具有一定特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谐发展的小班化实验基地。以“传承海派文化精髓,发扬传统文明”为主题,开展学校校本课程研究。课程的设置上,学校注重基础学科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和英语口语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健身意识,良好组织能力以及善于与人交往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双语交际能力,让校内的孩子与文化零距离, 让文化包围学生,让艺术触手可及,使学校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天然大舞台.通过我们的培养,使走出校门的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个性以及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成为富有朝气的社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第二小学,又名TOP(脱普),创建于1994年9月,学校管理严格规范。 开办六年,办学效益、教学质量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 1995-2000年,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第二小学连续被评为杨浦区局文明单位,区局办学效益二等奖,综合治理优秀单位,连续四年获区小学生行为规范金座奖校。 小学自建校以来,办学方向明确,以TOP(顶尖)为宗旨,以程改革设置的新标准设计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 校舍设计,层次结构协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教学设备规范。 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第二小学有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电脑多媒体语音室、劳技室、美术室、书法室、学生专用电脑室、合班电化教室等辅助教室、图书阅览室、室内操场、塑胶直跑道、闭路电视、教学网络、学生专用餐厅等。 为了发展个性特长,学校开设了各种兴趣活动课。 先后创建了男子足球、女子手球、校铜管乐队、乒乓、科技、舞蹈等课余活动项目,深受学生喜爱。 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第二小学自95年秋季开学开设住宿制。 TOP寄宿制与众不同的是教育设施、生活设计并举,为少年儿童提供 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校内电视闭路联网,实物投影仪、大屏幕投影仪、VCD机等)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宿舍全部铺设地板,装有冷暖空调、配置饮水机、冷暖水管道,男、女浴室。 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爱生如子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放心。 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第二小学认为:TOP寄宿制的创建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 它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又帮助独生子女克服自身弱点,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协调、合作、自我约束等能力。 学生在这里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身体、心理健康的成长,这就是创办的出发点。 六年来,来我校入住的学生越来越多,家长们纷纷把信任的目光投向这里,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欢迎.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