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小学,位于成都市浣花南路180号,20世纪10年代建校。 浣花溪畔曲水流觞,杜甫草堂文韵千年,依于斯并融于斯的成都市草堂小学栖居于人杰地灵的锦城之西。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就了草堂小学清雅幽静的治学环境与七十余年深厚的文化内涵;教育均衡发展给予了草堂小学新的生命与发展契机。这是一所流淌诗歌的学校、一所飘溢书香的学校、一所倡导活动的学校、一所崇尚锻炼的学校、一所重视习惯养成的学校,草堂小学在关怀中奋进、在传承中发展、在诗意中成长。 学校受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表彰300余项次。先后取得了“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示范家[1]长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全国十五课题德育实验先进学校”等殊荣。
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位于战旗小区双清巷,学校占地面积17.5亩,建筑面积8700多平方米,是一所弥漫着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学校。学校拥有设施齐备的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图书室、阶梯教室和食堂。目前是青羊区唯一拥有标准200 米塑胶环形跑道、塑胶篮球场、塑胶足球场等运动场地的学校。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室、多媒体室、音乐室、形体室、语音室、劳技室以及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校园绿草葱茏、花草艳丽、环境优美,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理想场所。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教师队伍敬业爱生、求实创新;学生群体活泼上进、乐学善思。学校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浓厚。历年来学校相继被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区教育局授予“优秀文明单位”“平安单位”“绿色学校”“健康教育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和“校风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07年10我校成为成都市唯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基地”和“北师大教材使用科研基地”。学校教学思想是: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放在核心位置。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科研意识浓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皆是师范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小学高级教师67人,有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10人。有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46人,教师队伍任职资格合格率100%。近几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受到市、区教育局的表彰。
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创办于2000年初,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有着全新办学思想与先进教学理念的窗口小学。学校本着“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拓宽渠道、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习惯育人”的办学思路,在“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管理理念下,不断开拓,矢志创新,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省、市三级奖励45项,区级奖励150余项。同时,在全方位提高的同时,学校在英语、艺术、科技等方面颇具特色,历年来目标考核均为一等奖,市、区两级质量调研成绩优秀。被评为青羊区一级一等学校。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被誉为“一所让人放心的学校”。2003年教师节,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莅临该校考察,欣然命笔:“开放办学,社校合作,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学校的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今天的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72人的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骨干教师,9名市区学科带头人,20余名区级优秀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职称和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超过全校教师总人数的95%。在实施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的管理中,学校领导班子本着“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管理理念,以学校教学工作室管理为平台,给予学校教师以充分的信任和关怀,激励教师们不断学习提高,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过硬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从2000年的680名学生,16个教学班的规模,发展成为2008年近1500名学生,28个教学班,一个附属幼儿园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显著扩大。 一流的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学校鲜明地提出了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活跃、个性活泼、手脑灵活、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个性特点突出的新型小学生。”在此目标指引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近五年来,共有50多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00余人获得省级奖励,300余人获得市级奖励,1200余人获得区级奖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造就美丽青华”。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将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向着“建设校园美,校风好,教学实,教改活、质量高的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小学”的办学目标奋进,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胜西小学于1940年春建校,原名为成都市通惠门小学,后更名为成都市胜利西路小学,先后与横小南街小学、人民西路小学合并。1995年正式命名为成都市胜西小学。学校遵循“生活即学习,健康即快乐”的教育思想,以“知行统一,学养俱佳”为校训,以培养“和谐发展、学有所长”的建设人才为目标。学校一直致力于潜心抓质量、静心办教育,九十年代入选《巴蜀名校》画册,先后被命名为“中央教科所德育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课题实验学校”“四川省教师基本功示范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成都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基地学校”“成都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青羊区电教示范学校”“青羊区艺术教育示范校”等等。 学校有优良的师资队伍,教风严谨务实。教师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四十五岁以下的老师80%以上拥有本科学历。特级教师、青羊名师、学科带头人13名,分布于语文、数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学、音乐、品德与生活(社会)7个学科。所有教师均承担过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做论文交流。青年教师参加赛课活动,多次获得省、市、区的一等奖;骨干教师每年都承担区级以上的研究课和示范课。 学生勤奋上进,健康活泼,取得许多优异成绩。在科技、艺术、体育教育方面保持了我区的领先地位,连续获得成都市竞赛的团体一等奖,每年有许多学生获得成都市中小学生创造发明个人一等奖、成都市“十佳”艺术新苗称号;在体育方面,以篮球、乒乓球为特色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学生多次获得成都市小学生篮球比赛冠军、乒乓球活动一等奖;在基础学科方面,更表现出我校学生的严谨踏实,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几次调研测查中,我校学生不仅平均成绩名列我区前矛,而且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深受上级部门与教育专家的肯定、赞扬。大量学生在奥赛、华赛中获奖,被四、七、九等中学提前录取;毕业生中,55%以上进入了四、七、九、两所外语学校和省级重点中学学习,学生整体水平高,受到这些中学的欢迎。
少城小学于99年9月由小南街小学和锦城小学联合组建而成。小南街小学始创于1932年,溯本求源,它是著名的成都市立一小,亦称少城小学,至今已有77年的历史。锦城小学的前身则为成都八一子弟校,素以纪律严明,治学严谨而闻名。两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建起了今天的少城小学,今日少城小学的校名由来,既是地域的变迁更是历史的再现。 少城小学地处成都文化保护区的腹地,地处宽窄巷子的街口。市政府对宽窄巷子的整体风貌的打造,要让天府少城成为新的都市会客厅,而少城小学则立志成为文化保护区的一张教育名片。 少城小学位于西胜街1号,占地十余亩,拥有10242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教学楼,标准塑胶环形运动场,领先完善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教室、艺术体操室、音乐室、艺术室、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让学生享受充足的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70余人,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省市区级名师和优秀骨干教师40余人,本科学历达100%,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9名学生。 少城小学以“奠基真善美的品质人生”为办学的理念,全面实施“品质教育”,追求学校的教育品质鲜明,教师的师德品质高尚,学生的成长品质健康,家长的家教品质科学。学校将“品质教育”在各项工作中实施:品质教师发展计划,品质课堂的探究活动,品质家长成长园,品质形成的德育链条(品格、品德、品行),品质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实施,品质教育下的特色发展项目,品质校园文化的呈现等。 在少城小学“品质教育”的文化底色下,学校开发了两个校本课程:——《品书课》和《写字课》。书有品,字有品,人贵品。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让孩子从小养成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品文品人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少城小学的特色发展项目是:以写字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写字能力的习得,让孩子们收获写字以外的习惯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专注,细致,不怕困难,坚毅等品质的形成。让少城的孩子们读好书 ,写好字 ,做好事,踏踏实实的做人。 在“奠基真善美的品质人生”的办学理念统领下,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去追寻“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
成都市锦江区祝国寺小学,地处锦江区琉璃场和双流县中和镇之间的沙发城附近,学校占地8666平方米,在职教师37人。学校拥有一支充满朝气,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提出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实践教育”的办学主体思想,把“开放包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以人为本,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台,推进祝小整体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们的目标:打基础、求发展、重实践、创乐园。 让我们携手为创建校风好、质量较高、初具特色、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平安、文明、健康、和谐”的学校齐努力!
万株新苗迎风笑,十分春色为诗留!--“让每个生命都富有诗意!”是座落在成都三圣“花乡”腹地、国家AAAA级风景区内的驸马小学所提出的教学新理念。 近年来,驸马小学狠抓行政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学质量提升、重视德育常规建设,提出“让每一个生命都富有诗意”的诗意教育办学理念,这个办学理念的提出是以尊重为底线、以关爱为核心,用心灵来感召,指向于为教师、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着眼于学生在黄金时间过上快乐有趣的童年,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个幸福的人,让师生享有一种有意义的、幸福的、有感情和有情趣的生活。这种生动活泼的生活,它促进师生都能快乐地、健康和谐成长,彰显了师生的价值感,情趣感,是有意义的,因而是诗意的。 驸马小学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发展历程,它前身可以追溯到解放前的漆祖庙小学(私塾),解放后成为金牛区的公办学校。70年代初期,漆祖庙小学、和平小学两校合一,因和平小学地处驸马村一组,因此更名为驸马小学。后太平小学(三圣地区一所民办校)拆 迁,并到驸马小学,2004年2月、8月幸福小学和万福小学也先后合并到驸马小学。一路走来,驸马小学孕育了严谨仁厚的教风、踏实听教的学风,将懂得感恩、乐观坚韧的驸马精神传承了下来。 在锦江区委、区府及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驸马小学自1982年改建以来,逐步发展成基础设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校园占地15亩,除普通教室外,塑胶运动场、微机室、实验室、多功能室、图书室、食堂一应俱有。实现了路面硬化、环境绿化、建筑美化、校园书香化……一幅崭新的驸小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