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位于经华南路,占地面积8344.5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千余人。学校前身是无缝钢管厂子弟小学。2002年与企业剥离,先后命名为“金华小学”、“锦江实小”,2004年8月更名为“进修校附小“后,得到市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全面打造,特别是投资超过1100多万元教学大楼的投入使用,使学校办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08年,在锦江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学在锦江,品质教育”的引领下,进修校附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锦江区教师进修校更紧密的联动,形成了锦江教育发展中的又一条优质教育链。2008年9月,进修校附小“幸福之家”寄宿部的成功开办,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寄宿教育服务,解决了家长不能很好照顾学生的后顾之忧。 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7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优青”,特色教师占学校教师的83%。进修校附小在“幸福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立足“为了每一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办学目标,挖掘资源,抓住机遇,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发展。先后荣获了“区文明单位标兵 ”、“区校风示范校”、“区窗口学校”、“成都市校本研修示范基地”、“全国雏鹰大队”、“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远教资源应用典型校”等光荣称号。 学校的市“十一五”课题《搬迁企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立足学校现状,解决攀成钢整体北迁青白江后留守学生家长的实际困难,受到多方关注,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 学校远教资源应用研究初见成效,艺体科创特色突出。教师队伍中成熟中青年教师居多,教师个人能力较强,有一大批体育、科技、艺术特长教师。在省健美操比赛中,组队参加四个小组的比赛,包揽了四个第一名。区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合唱、竖笛比赛成都市一、二等奖。
我校成立于2004年6月,地处成都莲花南路10号,远眺望江楼,紧邻朝阳名宅,可搭乘12、38、47、51、65、75、343路等公交车,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3亩,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标准的舞美室、音乐室、中西画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完善的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学校还拥有一支由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引领的优秀教师队伍,呈现出头雁领飞,群雁齐飞,雏燕起飞的可喜局面。 在以百年名校盐道街小学为核心学校的优质教育链发展平台中,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已形成了“互动、互促、互惠”的办学格局。同时,我校明确了“和乐教育”办学思想,致力于追求“和谐校园、快乐人生”,明晰了“成就学生快乐童年、成就教师幸福人生、成就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目标,开拓了“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良”的发展道路,从而让学校显现办学特色、教师炼就教育功底、学生品尝成长快乐。 我们创设和乐环境,显现出以“校园氛围愉悦,运行机制融通,人际关系和睦,发展追求创享”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和乐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品质品貌。我们培养和乐教师,在学校“和谐包容、快乐创享”的发展氛围中,以“志存高远、真爱育人”为发展目标,以教师群体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为发展核心,着力于和乐教师的特色成长,在“营和促乐”中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素质。我们融合和乐教科,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为中心工作,以关注常态课为主要途径,在“以科促教、以科提质”中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我们建立和乐德育,以“和乐娃娃快乐成长”为理念,,培养“乐学、聪慧、健美、灵动”的和乐学生。我们提升和乐艺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显现学校艺体教育特色为指导,让学生崇尚运动、品鉴艺术、健康向上,把学校打造成艺体气息浓郁、艺体成效显著的和乐校园。 学校稳定、快速、优效的发展态势已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学校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技术先进学校”、“全国特色小队”、“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红旗大队”、“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锦江区校风示范学校”、“锦江区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并成为锦江区首家“棋类人才培训基地”、“音乐教育实践基地”。 在锦江教育“学在锦江、品质教育”发展目标引领下,在盐小优质教育链的聚合发展态势下,让我们携手为盐道街小学(东区)的发展而努力,学校将与您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成都市顺江路小学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师生的发展,以“顺其自然、和谐育人”为办学思想。“顺其自然”,即遵循少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加以帮助,根据学生的兴趣天赋教育培养。“顺其自然”作为全校每个师生对待人生的态度,即:做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失败之时坦然;成功之时淡然;艰苦曲折必然。全校师生树立起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的坚定信念。“和谐育人”,即精心打造艺术化、诗情化、哲理化、人性化的校园人文空间,创建优美的校园学习环境,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师生在和悦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文化之花在校园绽放,传承了华夏文明的火炬,提高了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儿童的文化素养,使其终生受益。身在校园、关爱自然。学校少先队员开展了以保护白鹭为主题的环保 活动。现在,成群接队的白鹭每天在锦江觅食、嬉戏、飞翔,形成蓉城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壮丽景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校风严谨,学风浓厚,拥有一支敬业爱生、团结奋进、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学校获得了“成都市家长示范学校” 、“锦江区十佳和谐校园”、“锦江区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我们坚信,在《锦江区教育发展行动纲领》的指引下,围绕“学在锦江 品质教育”这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全体教职工孜孜不断的追求和忠实践行下,将会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锦江的优质教育,让每一位老师在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家长感受到锦江教育优质的服务,使学校更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小学堂,大世界,精致校园、精品发展,必将精彩无限!
成都娇子小学位于锦江河畔的娇子小学于1918年创建,至今已有86年办学历史,和省重点七中相邻,是一所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的学校。 它宛若一座精巧别致的绿色园林,镶嵌在秀丽的锦江河畔。 学校有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建立了校园音视频广播系统,多媒体校园网及学校网站,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美室、学生阅览室、形体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具备了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规划了各种橱窗、墙面,创设了以国画、书法、喷绘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学校开通了校园网络系统。目前,学校拥有18个教学班(包括1个学前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40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0名,大专以上学历者24名,33人获得省、市、区各级奖励) 他们中有 “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市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校长”、“区优秀教师”、 “区学科带头人”等,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数十篇在全国及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并发表。 近年来省、市、区政府以及教育局非常关心我校发展,现已投资1300万资金、新划拨五亩土地为我校修建彩色橡胶操场和改建教学大楼,使我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春花秋实,夏雨冬雪,岁月的流逝悄然如歌。悠然似水,几个跳跃的音符,几朵翻涌的浪花,充盈了我们的生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为着“博学多才,文明高雅”这一理想,娇子小学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努力着、奋斗着、攀登着、前行着,朝着创建省校风示范校、“九义”示范校的目标迈进!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位于灿烂的蜀文化发祥地——成都。 学校始建于1904年,应运“废科举,兴学校”的清廷“新政”而诞生。在追求革新的民国初年,总府街殷实铺家的绅商人士共同携手,“总府街两等小学堂”逐渐发展。在百年的政权交替、历史兴衰中,成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许多学校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校却总能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困境中找机遇,虽几易其名,却依然薪火相传,教泽绵延,始终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1951年,学校命名为“成都市商业场小学”,在“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指引下,成为市内颇具影响力的小学。2001年5月,应发展需要,学校迁入府南河畔,文物古迹“天涯石”旁,更名为“成都市天涯石小学”,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锦江区政府和锦江区教育局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2006年,学校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动工,并已于2008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焕然一新的天涯石小学占地近20亩,班级容纳量将达到36个班,可容纳学生2000余人,已成为成都市一环路以内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一事一物,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沁润着文化,记录着历史,时时、处处、事事让莘莘学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爱的教育。 学校先后承办了“北师大全国小学英语经验交流会”、“全国双语教学研讨活动”“成都市数学课赛课活动”、“成都市音乐课赛课活动”、“成都市美术教师技能大赛”、“全国儿基会姊妹学校成都市阶段成果评审会”、“成都市签名校长大练兵”等活动。 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双语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双语学习研究中心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重点课题研究基地”、“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移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四川省绿色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四川省A级食堂”、“四川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共青团青年文明号”、成都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成都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 每一项项荣誉都凝聚着所有天涯石人的心智和奋斗,来之不易。
成都市昭忠祠小学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它始建于1935年,原名为“私立西蜀小学”祠小学”。1980年被命名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重点学校”。 学校位于美丽的府南河猛追湾河畔,北靠成都游乐园、活水公园,东临西部“东方明珠”四川电视塔;环境优雅,林木葱郁;交通十分便利,有多达10余条公交线路车可直达学校。 学校以“和美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管理为本、改革为魂、科研为先、人和为根、质量为上”的办学思想,以 “把学校建成校园美、校风好、师资强、设备精、教改活、质量高、特色浓的 品质学校”为办学目标。 学校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本科学历的教师达87%,小学高级教师达52%,区级以上的先进个人达91%。教师们敬业、爱生、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师德。 学校拥有卫星远程教育播放室、标准网络教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演播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舞美室、科 技制作室、游泳池、伙食团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目前学校正在按现代化教育标准进行一流的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和设备设施装备工程,2008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为培养和造就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 学校以科体教育和艺术教育为载体,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并已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做到特色教育与德育、教学等相结合,形成了以特色教育带动全面,以特色教育促全面的特色。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解放军、省、市等输送了体育、科技和艺术等各类人才600多人,培养出赖晓丽、喻敏等5名跳伞、游泳、象棋世界体育冠军和著名主持人王小丫等;学校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均 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的学生受到中学的普遍欢迎。 学校现在是区“文明单位标兵”、区“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市区“校风示范校”、市“科技基点校”、市“健康教育示范校”、市“绿色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目前,学校正以只争朝夕、不断创新的步伐,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迈进。
传统的名校口碑代代相传: 大有巷小学始建于1944年,已有五十八年的历史。早在1978年,该校已是区重点学校。1981年,便成为四川省首批八所重点学校之一。1999年,大有巷小学率先进行了办学体制的改革;其成功的办学实践,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大有巷小学成为成都市唯一的一所公办民助小学。 学校以师资力量强,作风踏实,校风良好,教育质量高,受到家长称赞,社会好评。学校现拥有“成都市锦江区窗口学校”、“成都市锦江区绿色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校园环境管理示范学校”、“成都市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等称号。它还是中国少年报社西南地区学生记者战的基地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锦江名校。 敬业、爱岗技艺超群的教师队伍:大有巷小学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管理,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名师。学校现有教师34名,学历全部达标。其中,不少教师获得市区“学科带头人”称号;全国、市、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师们爱岗敬业、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的各种学术会上交流获奖,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省、市试点的精品特色学校:在办学的多元化态势下, 大有巷小学顺应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小班化教育和双语教学为特色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科学实验证明:教师在课堂上的最佳关注视域呈扇形,覆盖面不超过30人。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学生少,学生活动空间大,生生交往,师生交往密度强、频度高,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分享,因而教育的效果达到了最佳。作为大有巷小学的一大特色——双语教学,由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琅琅的笑声中,孩子们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的英语竞赛中,他们名列前茅。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