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新桥外国语高中学校建于1996年,是一所融汇中西方文化、能够同时为中国学生和外籍学生提供国际高中课程和国内高中学历课程的多元化高中学校。学校设有高中部、国际部。十几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把中国高中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有效的结合,为学生架起一条通往理想目标的桥梁。◆ 多元化综合高中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能够同时为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开设国际课程和中国普通高中学历课程的多元化高中校。 ① 国际高中:新桥国际高中是与美国、加拿大高中学校合作开设的。精心设计的国际高中课程综合了中国高中课程的核心知识,国际文凭组织IB课程的理念以及美国高中AP课程的教材,为学生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留学打好英语水平、思维情感及学业水准的多重基础。学校还同时开设面向韩国留学的韩语特色高中班,为毕业生赴韩国大学深造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② 普通高中:新桥普通高中是以高考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发展为宗旨的英语特色普通高中班。在开足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的同时,为学生开设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美文学等校本特色课程。◆ 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的教师团队新桥外国语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精英教师团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文化背景,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同的事业奋斗目标。他们的才华和责任心通过他们的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不仅注意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更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青年。◆ 多彩的国际交流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新桥外国语学校一贯秉承建设国际化校园的理念,最大程度让学生身处多种文化元素的熏陶中,拓展了很多国际交流项目,带领老师和学生们走出去,足迹踏遍了美国的纽约、华盛顿、夏洛特、亚特兰大、洛杉矶、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韩国首尔、釜山等地,开阔眼界学习文化。新桥也经常在校内迎接来自国外的师生访问团,互相学习交流。通过紧密的国际交往,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加从容地面对全球化挑战,也更加习惯和熟练地把英语作为日常交流工具来使用。在新桥,我们不是学习英语,而是用英语来学习。◆ 追求学业精进 关注个体成长学生课堂内的学业成绩始终是衡量学生成长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老师们通过各种方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引导他们扬长避短,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自己最大的进步。作为追求国际标准的学校,我们也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外全面发展,用个人品德休养、独立思考精神、独立研究精神、对社区以及社会的责任意识等来衡量学生的心智成长和情操建设。◆ 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校园生活新桥外国语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充满激情活力。学校每年都举办多种多样的学生竞赛,还有一些老师也加入进来,每逢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外籍教师们都会带领学生们进行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寓教于乐。校园里的运动气息同样热火朝天,学生们在运动场上和舞台上感受着体育与艺术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自信,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校园是属于学生的一片天地,我们鼓励学生建立并自我管理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这留给了学生们充分的空间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为校园的文化的建设作出贡献,也使他们在社团的组织和管理中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及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承担责任。我们认为校园内的社会活动对于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培养以及价值观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建校于1953年,至今已有50年历史。现有18个教学班,670名学生,70%为教职工子女。 面对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我校坚持 “以人为本,基础为重,兴趣领先,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科技教育为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坚持立足课堂教学,重在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小班教学是我校的特点。由于校舍条件的限制,几年来,我们一年级招生均以每班30人为标准,最多不超过35人。从一年级开始,即实行分科教学。教师得以精心钻研,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 长期坚持科技教育是我们的特色。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理工大学的资源优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技发明和创造精神。由于科技教育效果明显,富有特色,我校连续六年获得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校”的荣誉称号。 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我们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除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和集体体育活动外,我们利用我校特有教师资源优势,开展了学生喜欢的轮滑运动,并将此项运动成功引入课堂教学。现在,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轮滑,这对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校的轮滑运动队多次在全国、市区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经过数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学生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学习兴趣浓厚,知识面较宽,思维敏捷,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北京市“迎春杯”数学竞赛,每年都有数人获得优胜奖。2002年1年,我校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共获得各种奖励580多项,其中市级以上奖励91项。毕业生去向较好,2002年的140多个毕业生,只有30人参加了电脑派位,其他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测试,以各种特长升入理想的中学。 党的十六大,将为人民服务写在了教育的旗帜上,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使学校工作更上一层楼。
北京市通州区北关中学,位于通州区永顺镇永顺西街62号,处于城乡连络部。 1958年建校,临时借用通县职产专业黉舍(通州镇大关庙)上课,招收月朔重生8个班,门生300名。教职工21人。1959年迁入现址(永顺西街62号)。1974年7月增设高中班。1979年撤高中班,规复初级中学体例。 1997年9月撤县设区,北京市通县北关中学改名为北京市通州区北关中学。 跟着社会经济的生长,黉舍范围不竭扩展,办学前提和讲授程度慢慢进步。为适应教诲奇迹的培养人才需求,进一步窜改北关中学的面孔,慢慢达到标准化办学标准,1999年6月与牛堡屯开辟公司合作,对北关中学停止改革。新建讲授楼,黉舍占空中积7568平方米,修建面积4620平方米。 北关中学是一所初中校,现有11个讲授班,门生人298人,教职工58人。兼任西席38人,行政职员20人。市级骨干西席1名,区级骨干西席1名,初级西席9名,一级西席24人。 黉舍设有办公室、工会、团总支、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 黉舍天性机能是为高一级黉舍培养合格的重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休息后备力量。 办学理念:办理不论多么超前,看法不论如何更新,关头还是要踏结结实的去做,去寻求师生两边面的生长。 办学特性:为门生家长办事,对门生家长卖力,让门生家长放心。实施人文办理,培养适应社会生长的有效人才。 校训:务虚、创新、连合、勤奋。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地处市中心,毗邻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学校始建于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公理会创办,定名为“育英”学校(男校),在京城享有盛名,成为当时官商子弟首选学校。许多艺术、体育、科技界著名校友驰名中外1952年归为国有,成为公立学校,其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现任校长王岚,数学特级教师。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时淑英,中高职称。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生1685名,教师 145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7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78人。学校占地总面积763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29平方米。设有20多个专用教室,并巧建 “立体操场”,拥有1050平方米防风雨楼顶操场, 1450平方米地上塑胶操场,2200平方米地下篮球馆,构成颇具实用性的立体活动空间。
北京市私立树人学校是1993年6月经北京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寄宿与走读兼有的全日制学校。 学校坐落在北京通州区宋庄镇著名的“画家村”所在地—小堡村。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毗邻东六环、京哈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是一所现代化园林式学校。 “着眼未来,全面树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形成德育领先,外语教学超前,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个人潜能发挥的树人教育特色和国际化发展格局。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是由民革中央创办,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投资主办,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是集团所属的十八所学校之一。学校位于北京市亚运村北天通苑四区。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学校拥有游泳馆、多功能体育馆、塑胶运动场、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语音、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学校有钢琴房、电子琴房、形体教室及美术、音乐、科技等专业教室。学生可寄宿,可走读。学校为寄宿生提供优良的食宿条件,每天三餐两点,由专职营养师设计食谱,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公寓每间4人,内设空调、电话、卫生间, 24小时热水淋浴。精心精细的生活管理让家长放心,时时刻刻的生活育人伴学生成长。 2005年至2009年连续五年在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英语创意大赛团体比赛中夺冠。2009年获团体特等奖,并包揽"团体创意奖"、"优秀科学实验奖"、"优秀服装道具奖"、"优秀编剧奖"四个单项奖,是参赛的四十多所中小学中唯一的"大满贯"。这充分显示了我校"英语学园"的办学特色。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从2003年开始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YNIT考试,获多枚金牌。2010年参加海淀区计算机知识技能和"世纪杯"计算机竞赛,学校再获团体一等奖。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核心课程,以优质、高效为宗旨,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保证基础知识扎实领先。学校实行"免试荣誉证书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末参加东城区统一测试,历年成绩均居东城区前列。 在高质量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同时,开设了奥数思维训练课、古诗文诵读课、读书课、形体课、武术课等校本课。同时还有30多种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乐器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兴趣选修课。 剑桥少儿英语-----确保外语综合能力突出 从一年级起开设剑桥少儿英语课、外教口语课,五年内完成剑桥少儿英语的全部考级(达到初中二年级水平)。 奥数思维训练课---实现智力水平超越发展 一至六年级开设奥数思维训练课,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实现智力水平的超越发展。 艺、体教育----立足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学校倡导"健康第一"。除了按国家计划开足课程,每天保证"阳光60分"体育活动。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体育节,进行足球、跳绳、踢毽子等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一年一届,艺术教育硕果累累。
北京市王平中学前身为色树坟中学,始建于1956年,2001年经区布局调整,将色树坟中学、唐家地中学和大台中学合并为现在的王平中学山区寄宿制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员88人(在册)在岗82人,其中一线教师62人;现有学生516人,来自大台矿区和王平地区,其中住宿学生380余人,现有18个教学班;学校占地约21亩,建筑面积约7500平米,现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共三栋,另有食堂和新落成的多功能厅等主要建筑,塑胶运动场约4000平米。 宗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特色:局部领先、整体协调发展; 成效:1、德育工作扎实校风良好;2、课间操市级先进校;3、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4、近年中考成绩稳定在区线中等水平,均达到教委规定目标;体育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53年,迄今已有56年的历史。在其不平凡的创业与发展历程中,附小实现了多次成功的跨越。附小的前身是石油部北郊子弟小学,七十年代改为十年一贯制学校,八十年代改为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九十年代末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05年9月又恢复了原来的校名---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无论学校怎样变迁,但学校专注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未变;扎实高效、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不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办学特色不变.因此学校在各方面成绩喜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学校目前是一校两址(南址:六铺炕,北址:阳光部),拥有48个教学班,1809名学生,110名教职员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61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1名,区级骨干教师17名,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6名。 学校本着“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三个习惯的养成。即:让学习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习惯,让健康成为习惯。使学生的潜能在学习、活动、锻炼中得以挖掘,学生的个性在参与中得以完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提出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以知识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将学科育人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做到教学育德,活动育德,评价导德,管理促德的德育工作原则,强化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强化了所有教师的德育意识,强化了所有人员德育管理的责任。 在和谐校园的氛围中,教师们积极进行着教育科研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力图达到“教”为“学”服务的目标。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教师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市、区级评优课中有35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有20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奖项,有近百篇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在老师辛勤的培育下,附小的学生不但参与意识强,而且在各种科学文化活动中都有上佳的表现,体现了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校成功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三年中,西师附小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共获区、市及全国三等奖以上的高达700多人次。曾获西城区体育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每年一届的“春蕾杯”小学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连续多年的区合唱节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北京市体育传统优类校,北京市百所课间操优类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北京市“红十字”先进集体,北京市小黄帽路队制先进学校,北京市“星星火炬”大队,全国“手拉手地球村”先进学校,西城区法制教育先进集体,西城区平安校园,西城区交通安全先进学校,西城区科技示范学,西城区红旗团支部等。 时光如白驹过隙,西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已走过了她灿烂的五十六载春秋。而今北京西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全体师生的美好祝愿和共同建设下,愈显生机和活力,焕发出耀眼的青春光彩。相信她必将从灿烂走向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