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所走过14年峥嵘岁月的民办高中校,作为北京市首批创办的民办中学,翔宇中学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求发展。2007年9月,为了增强办学实力、整合资源,学校从安定门迁址到二环内东直门清水苑小区,并且投入近400万元资金改造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翔宇中学的老师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毅然投身于民办教育,一直坚守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默默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从艰难的学校创办之初到物价高涨的今天,翔宇中学一直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至今没涨过一分学费,也没向学生乱收、多收一分钱。踏踏实实办教育,坚守教育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为高等院校培养更多优秀的毕业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这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翔宇中学从建校之日起就将“成才先成人,成人促成才”确定为自己的育人目标,也是翔宇中学的核心办学思想。21世纪要求学校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新课改要求教育要实现“学生有个性而又全面成长的目标”,成才、成人二者互为过程,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翔宇中学始终不变的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会有较大差距,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造成差异的原因千差万别,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能是单一的。因此,翔宇中学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观念:“让受教育者享受教育,重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夯实基础是关键”。由接受教育变享受教育,是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转变,涵盖了品德修养和知识学习两大方面,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能实现学生有个性又全面的成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把握知识的精髓,把前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财富,在学习中,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基础,学习创新,实现“有层次无淘汰教育”这是翔宇中学师生共同的课题,共同的目标。在知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翔宇中学在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思考和实践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学校成就了一批批毕业生,使他们步入新的学习起点,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我想对全体考生说:“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有爱好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好,当你有学习机会时就不要放走机会……”欢迎广大学生家长和同学们与我们一起实践和享受教育给大家带来的享受。
成立于1993年的汇才中学,在崇文区教委的领导下,经过12年发展,业已成为同类校中的精品。汇才拥有两个校园,分别位于西城和崇文两区。汇才聘有特级、高级教师160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由资深的教育专家承担。汇才吸引了来自北京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初、高中1700余名学生就读。 汇才独创的教育模式确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汇才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精耕细作、扬长避短。专职班主任制度和小班授课是汇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汇才教育教学的一系列个性化创新举措加上专职班主任工作的高效实施,保证了每个孩子茁壮成长,成绩稳步升。 2004年汇才中考成绩在西城区44所中学中排名第9,升学率100%;高考升学率达96.8%。 自创办以来,汇才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汇才每年同市、区各重点中学一同被收录在当年的教育年鉴中。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西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一致认为:“汇才是一所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质量过硬、让家长和社会放心的高质量学校。”2002年,汇才中学又被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指定为全国第一所教育专家指导校。
北京市第一一四中学位于市区西南角,北依南二环,与陶然亭、西罗园和望陶园等小区为邻,是一所经市、区教委批准的公立寄宿、走读双轨制学校。2000年开办寄宿制外语实验班,2003年这批学生已圆满毕业,多数同学考入市区重点高中。2002年经市区教委领导和专家考核,又正式批准我校通过外语考试择优招收走读制外语实验班学生。 我校教学设施先进,配有现代化微机、语音、电教、美术、音乐、形体训练等专用教室以及图书馆、阅览室和先进的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学校带有双主服务器的校园网遍及每个房间,能够方便、安全、快捷地访问校内网点和国际互联网。学校生活设施齐备,干净舒适的学生宿舍、沐浴室和可供200余人就餐的餐厅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200米环型塑胶跑道、4000余平方米人工草坪运动场、六个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以及小花园、喷泉、观鱼池、赏鸽坪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休息场所。 建校40年来,我校逐步形成了比较优秀稳定的管理和教师队伍,吸引了一批优秀的老中青骨干师资。市著名特级教师王占元、孙连仲、刘德彰等人先后担任学校辅导老师,培养出刘慧明、及素彩、秦凤云、曹海明、胡立新、张文彦等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方法先进、信息技术精通、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更使学校师资队伍充满活力。现实验班英语任课青年教师都具有专业八级证书,中年教师都具有高、中级职称;教授学生口语的美籍外教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几年来,我校的管理和教育质量得到在校就读的学生及家长的好评,我校外语特色寄宿班和走读制外语实验班在全区各类学校参加的统测中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成为一所家长欢迎、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的先进学校,先后获得市、区政府和区教委授予的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及综合治理、治安保卫、领导集体、绿化美化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目前,经市区教委批准,2004年新初一年级寄宿和外语实验班的招生工作已经开始,热烈欢迎前来咨询、报名(详见招生简单)。
北京二十二中前身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学,创办于1924年,首任校长蔡元培,董事长李石曾。1930年更名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私立育德学,1952年9月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目前,学校总占地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教学楼、试验楼、办公楼外廊相连,别具特色。教学设备具有现代化水平,如齐备的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电化教室、计算机房等;体育综合楼内篮球馆堪称一流,室内外重要的中学生比赛曾在这里进行;还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如形体房、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多功能厅等。校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藏书约7万册。 该校是六年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51个,学生2260余人,教职工225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市区学科带头人18名,中学高级教师50名。 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曾在该校任教。如鲁迅先生、著名女作家谢冰莹曾应聘高中新文艺学科教员、国文教员。学校育德时期有北京市著名校长郝仲青。二十二中时期有“北京市中学模范校长”成希春,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市人民教师”、特级数学教师孙维刚等。 多年来该校已形成一个务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领导班子,建设了一支业务扎实、作风严谨、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的已成为市区业务骨干。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有特色。学校教育常规管理规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历年来中、高考成绩居市区先进行列。在市区各学科竞赛中,学生成绩优异。1996年高二学生阎君在第3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夺得金牌。学生的课外化活动丰富多彩,且硕果累累。如初高中篮球队多次获北京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有近百人的管弦乐团,在许多知名音乐工作者的辅导下已具有一定水平,曾在重要场合正式演出多次。该校是北京市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北京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活动示范校。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营造高雅文化氛围,校风优良淳朴,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赞扬,被评为“北京市文明单位”、市区“绿化先进单位”、东城区“师德群体建设先进单位”等。该校为对外开放学校,经常有世界各地的外宾前来参观,充分展示了中国首都中学的风采。
北京东直门中学原名北京市第二女子中学(简称女二中)始建于1935年,是一所悠久的完全中学。文革前是北京市十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被定为东城区重点中学。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拥有一支阵容整齐、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58名,全校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以上。我校勇于改革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和地域优势。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聘请王世光、舒乙等专家、学者、教授到校担任讲座课、选修课、实验课教师,聘请外籍教师来校开设口语课,受到学生欢迎。 教学设施先进: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实验设备先进,教学条件优良。有两个现代化的实验中心(电教和计算机中心)、有对学生开放的物、化生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供师生使用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联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育质量高超: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爱国爱校、治学严谨、尊师爱生、自强不息”的科学育人的校风,多年来坚持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创办了多届“保尔班”、“雷锋班”,并获得全国、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称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严密、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创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教学环境,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国际交流广泛:学校注重国际交流合作,每年都派教师和学生去国外留学、进修、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从97年开始到现在,已先后派出十几名教师前往英国、美国等国学习、进修、考察,还选派了7位同学分别到美、德、意等国留学一年,由对方提供全额奖学金。我校与英国Hexham(译作:亥克斯亥姆)等国外办有特色的中学建立校际关系,每年互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近年来,还聘请外教长期在我校任教,讲授英语。 培养人才的摇篮:69年来东直门中学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校旨在培养高等人才的素质教育思路—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验课四位一体,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我校开设的各类综合课和实验班,已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关注。学生在区、市乃至全国的各类竞赛中大范围获奖。进年来,我校获得市金帆艺术团、金帆书画院、科技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女篮获全国重点校比赛第三名。毕业生在历年的中高考中成绩优异,在东城区名列前茅,高考升学率100%,重点大学录取率在东城区名列前茅,曾以总分687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每年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均给东直门中学保送及推荐上大学的名额。69年中,我校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望未来:东直门中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北京市及东城区政府对东直门中学的重点投资将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新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东直门中学正抓住机遇,着力建设,大力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把东直门中学建设成一座拥有教学楼、教学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及良好教学、活动设施的现代化学校。
北京市27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完全中学,其前身孔德学校1917年由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创办。曾培养出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剧作家吴祖光、社会活动家陈香梅等。 现在的27中更以她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优秀的教师队伍,科学严格的管理,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较高的教学质量,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我校现为市艺术传统项目校、排球传统项目校、市区外事宣传窗口校、市电化教育优类校。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初中18个班、高中18个班,办有北京市金帆艺术团(民乐)和双语实验班、女子排球队等特长班。 北京二十七中学充满生机活力,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她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她有一支资历较深、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她具有良好的校风和学习环境。面向全体,全面育人,逐年提高教学质量,以教育科研活动为中心争创一流学校。
北京西藏中学创建于1987年,坐落于北京城的东北,西面与亚运村毗邻。学校占地37000平方米,校舍为仿藏式建筑,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音乐教室、健身房、食堂、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等。校舍高低相见,错落有致,红檐白墙,极富特色。 教学楼共六层。一至五层为常规教室,可容纳770名学生就读。六层为演播室,声像节目可传送到各个教室,学生坐在各自的教室里就可以欣赏到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六层同时还是电化教学控制室。通过这个控制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 实验楼设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同时还设有两个计算机教室。 音乐教室为一六棱形建筑。学生在这里学习歌曲、乐器和进行艺术欣赏。 综合楼为新建筑,集校长办公、后勤管理为一体。同时,还设有舞蹈、美术、多媒体教学等多个专用教室。 健身房面积800平方米。室内设有乒乓球赛区、羽毛球赛区,还有多种健身器械。 健身房的下层是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770名学生就餐。 学生宿舍楼共两座:一座为男生宿舍楼,一座为女生宿舍楼。每个寝室内都有电话,学生在宿舍内就可以与远在西藏的父母亲人交谈。 学校还设有教工宿舍楼。和学生一样,教职工也住在学校里,方便了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 学校设有校委会,现有校级领导4名:校长一名,书记一名,副校长2名。 校委会下设4个机构:教学处、学生处、总务处、办公室。 教学处负责教学工作,下分9个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藏文组、文科组、理科组、体育组、艺术组、电教组。共有专任教师65名,不仅开设了普通学校的一般课程,还开设了藏语课程。 学生处负责学生卫生管理、宿舍管理以及心理咨询等工作。 总务处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如办学经费的使用、学生膳食的安排、校舍的维修、学生的理发洗浴等。 办公室负责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接待宾客、人事档案管理等。 北京西藏中学已有10届(891人)初中毕业,9届(816人)高中生毕业;95%的初中毕业生考入高中、中专学校继续接受教育,98%的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继续深造。历年来已有1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学成返回西藏,成为西藏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