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莫愁湖南畔。学校始建于1986年秋,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近1200名学生。66名教职工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及先进个人2人、省市区骨干教师32人。学校围绕"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构建多元化专业团队,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实践研究》,着力打造特色型教师群体。二十多年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和广泛赞誉。学校现已成为南京河西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环境典雅,四季如画。蕴涵深刻的雕塑、曲折迂回的长廊、造型独特的亭台、形态各异的假山掩映在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之间。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电视演播系统、视频传输系统等教学设施装备完善,计算机室、语音室、自然室等专用教室配备齐全。整个校园设计独特,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学校逐渐形成了以环境育人 为鲜明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和广泛赞誉。学校现已成为南京河西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曾获得德育先进学校、优美校园、绿色校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京市舞蹈基地、少年儿童版画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也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了语文教学"M4"(4条汉子),之后又精心打造语文教学"F6"(6朵金花),从而形成了语文教学特色群体。
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前身为常熟市实验小学分校。创办于1998年秋。学校秉承百年老校传统,更具创新活力。一年步入了规范,三年初创了特色。2004年,学校单列建制,成为教育局一所新的直属小学。学校事业迅速发展,2009年春,在常熟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世茂集团的大力资助下,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学校——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正式落成启用。新校总投资达1亿元,占地近70亩,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目前,学校开设小学部43个班,幼儿园22个班,学生人数近3000人。拥有在编职教工170人,其中,常熟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60人。单列建制五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以德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以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有效提高,社会声誉连年攀升。学校相继获得了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苏州市艺术工作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先进学校等40多项集体荣誉,连续三年在常熟市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荣获优秀学校,学校的艺术教育成为常熟小学教育的一张名片。教育春风浩荡,事业追求不止。世茂实验小学以“立足新学校更高更优平台,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为教育目标,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以艺术的教育追求教育的艺术,为建成具有文化内力、艺术魅力、创新潜力、生命活力和综合实力的江苏省现代教育名校而努力奋斗。
学校自1984年创办以来,秉承“勤勉奋起”的校训,锐意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学校形成了“严谨善教”、“勤学善思”的教与学的风格和科研兴校、对外开放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巾帼示范岗”、江苏省教师培训先进集体、江苏省学陶实验学校、江苏省“冬季三项锻炼”先进集体、全国科技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现代小学数学实验示范学校等诸多省级以上殊荣。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一行曾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虹桥小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性格互补、年富力强、勇于争先的行政领导班子和一支敬业、爱岗、爱生、奉献的优质教师队伍。小学高级教师35名,占教师45%。教师大专学历达96%以上,其中已获本科学历占55%,本科在读占25%,90%的教师受过区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省、市、区优秀教师、劳模、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导、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教坛新秀20余名。学校始终秉承科研兴校战略,“九五”、“十五”期间多次承担了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十一五”期间,学校又致力于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方法优化实践与研究”和省陶研课题“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引领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攀升,促进了教师由教书型向学者型的转化,全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340余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着力点,以凸现学生主体为抓手,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形成了“重学生全面素质,着力学生个性特长,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能力”的育人特色,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在这里得到充分张扬。学校注重对外交流,国内数十几个省、市、区教育代表团来校参观,国际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际友人,多次来校参观访问,学校还与日本和泉小学、汐田小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师生代表多次出访日本。不仅为南通教育赢得了声誉,也促进了学校不断发展。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始建于 1906 年,是全国最早的师范附小之一,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偕其兄捐资兴建。学校现占地 44 亩,建筑面积 22000 平方米 ,其中科学艺术宫和体育馆规模宏伟,设施先进,为学生活动和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学校以“人本思想”为办学根本,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始终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前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学校在全国率先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积极支持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展全国教育规划“八五”至“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与实验,创立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影响的情境教育思想。学校将其融于学校各项工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美为境界,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创设出整洁美丽的校园情境,和谐相融的人际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积极实施富有原创性的主题性大单元课程、学科情境课程和野外情境课程,使真正的高品质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促进了全体学生素质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情境教育已成为全国公认的影响最大的当代素质教育模式之一,并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为办学方针,以“科研兴校”为办学战略,与时俱进,始终把握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积极为教师发展创造优越条件,搭建成才平台。学校现有特级教师 4 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4 人,骨干教师 23 人。 学校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称赞。学校成为省首批实验小学,省首批国际汉语推广基地,先后获全国少儿工作先进集体、省市文明单位、省市模范学校、省三八红旗集体、省师资培训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被誉为教育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市杨枝小学创建于1994年,它东邻苏州工业园区,西接繁华的古城区,北邻苏州大学,是沧浪区东部一所年轻的窗口学校。16年来,学校朝着“创一流学校,建一流教师队伍,培养一流学生”的目标不懈努力,逐渐成长为一所教育环境优良、教学设施先进、教师业务过硬、教学质量稳定的完小。 学校占地面积10046平米,其中运动场地面积5000平米,建筑面积3663平米,绿地面积3492平米。校园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动静相宜,区域功能清晰,环境优美雅致。走进杨枝小学,你会发现绿荫满眼,鲜花丛丛,景点处处,不仅具有传统的苏州园林风格,而且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校门向东,迎接东升旭日。三栋教学、办公楼面南背北,依次排列,整齐有序。主体建筑以灰白淡黄为主色调,每一层教学楼的楼道上都设有古朴的园林雕窗。正对校门的三座廊门极富水乡韵味,与教学楼融为一体。校风“团结、守纪、勤学、进取”八个金字在国旗的映衬下奕奕生辉。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电脑房、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风雨活动室等11个专用教室是学科教学的有力保障;操场中央绿草茵茵,环行跑道、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象征憧憬未来的大理石雕像“放飞”、鹅卵石小径、玲珑可爱的水八仙童娃、具有苏州园林特色的云墙,构成了校园一景“放飞园”。走廊、橱窗布置更是独具匠心,棕编、昆曲、篆刻、水八仙介绍,配以苏州老照片和古诗文。这样的校园环境布置,是着眼于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结合,着眼于文化氛围对学生生命质量的熏陶。 队伍建设,求实创新 学校重师德,抓业务,特别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并推出五大举措,为年轻教师提供历练的舞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的骨干,学校现有沧浪区学科带头人11位,星级教师8人,并涌现出一批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敬业、善导、严谨、高效”的教风已深入人心。 学校的9名行政领导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是一个结构相对合理,素质全面优良的领导班子。班子内部职责明确,同时又密切协作,很好地发挥了核心作用。“进取、开拓、求实、创新“的领导作风时刻警示着行政一班人不断开拓,团结奋进。 德育为首,科研兴教 点燃“特色”一盏灯,就能照亮“全面”一大片。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依托社区,家校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注重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开辟社区德育基地,成立“诺诺红领巾广播站”、“诺诺艺术团”、鼓号队以及棕编、篆刻、苏州童谣、航模、机器人操控、柔道、田径、棋类、美术、舞蹈、课外阅读等二十个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还以市级德育课题——“利用吴地文化资源,丰富德育内容”为抓手,加强校本研究和教科研工作内部管理,全面带动校、区三级课题研究,整体推动学校特色的形成发展。 如今的杨枝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管理有序,教育质量稳定,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现代化小学、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沧浪区文明单位,沧浪区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 今后,学校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学校成为硬件现代化、教育科研化、教师名师化、学生素质化、环境园林化的一流完小。
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位于江宁科学园天元路与莱茵达路交汇处,是在江宁科学园大开发、大发展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实施之际,由原来的方山成山、桥头、陵里三个村完小的基础上拆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人数1195人。学校新校区工程2002年8月破土动工,2003年5月顺利竣工投入使用,历时十个月,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施工,高标准验收,并以夺人眼目、撩人心扉的鲜明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学校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其中直接教学设备投资达500万元。校园布局独巨匠心,建筑设计彰显个性,硬件装备跻身一流,校园绿化四季如春,生活设施以人为本,休闲场地温馨宜人。学校邻接南京大学城、国家级重点高中、省示范初中,文化氛围浓郁,是一所品位优越,潜质无限的高尚社区,是一所充满时代精神的优美校园。学校致力于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陶为师,以人为本,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积极倡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支师德高、师风正、教育观念新、科研能力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目前,学校共有34个班级,1621名学生。教师97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40人,中学高级2人,小学高级教师66人,拥有南京市优青3人,区带头人、骨干教师4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学历49人,本科学历27人,大专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比例近70%。学校坚持科研先导,立足校本教研,构筑发展之路,确立新理念,树立新标杆,建构新平台,打造新课堂,一年来,先后被确认为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研究学校、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南京市花园式单位、江宁区文明单位、江宁区绿化先进单位、江宁区教科研基地学校、江宁区科学教育基地。03年10月,承办了南京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明显的区位优势,优越的政策支持、良好的人文环境,学习、工作在这一美丽校园的全体教职员工倍加珍惜成果,倍加努力学习,倍加努力工作,“凝心聚力打基础,求真务实抓质量,开拓进取谋发展,奋发有为创特色”,以强烈的的愿望寻求现代管理模式,追求管理效益,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努力使学校适应并促进园区发展,紧跟园区开发发展的步伐,为实现“奋战五年,迈入苏南第一方阵”的宏伟目标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把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建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南京地区品牌学校”的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是在盐城市第一小学的基础上发展而组建起来的。盐城市第一小学创建于1910年,初名成达高等小学堂。在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学校几易校名,几迁校址。1983年,学校更名为“盐城市第一小学”。著名外交家乔冠华、吉佩定,台湾著名人士郝伯村等均为一小校友。 进入21世纪,学校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办学的新格局。2003年,学校新校区(即市实验小学)建成办学;同年,创办附属幼儿园(即市六一幼儿园)。2006年,经上级批准,筹建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2008年与2010年,盐渎实验学校和聚亨路小学先后划归市一小教育集团管理。2010年7月,市教育局批准组建“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与此同时,市田家炳实验小学、开发区实验小学(现为新河实验小学)纳入市一小教育集团管理体系。2012年,市第三小学加入市一小教育集团合作办学联盟。目前,集团北校区、实小校区、盐渎校区、聚亨路校区和六一幼儿园五个直办成员单位总占地260多亩,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共有205个班级,1万1千余名学生,700多名教职员工;先后涌现1名省名教师,2名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7名江苏省特级教师。目前在岗省特级教师20名、市名教师6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2名、市级教学能手66名。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追寻“让每一个学生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育人理想,践行“尊重的教育”,着力打造“阳光一小、文化一小、品牌一小、特色一小”。在发展历程中,“五节两周”“十大少儿社团”“四色文化”等富有特质的一小教育词汇丰富了办学的内涵,铸就了教育的特色,提升了育人的品质。经过与时俱进的发展,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高品质地构建起了崭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七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三度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创建于1984年,座落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微山湖畔。优美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着这所年轻的学校茁壮成长。学校现在拥有60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172位教师,平均年龄31.5岁,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83%,其余均达到合格学历,高级教师68名,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优秀教师29名,一支年富力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学校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三口、微机室三口、课件制作室、生物标本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室、科学发现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房等20多口专用教室;学校还储备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素材,购置和开发软件系统,价值近20万;学校各教室配齐了四机一幕;2003年建立了歌风小学教育信息网(http://www.pxgfxx.cn)及校园内部资源网,使现代教育技术的硬软件建设基本满足教学、办公、管理的需要。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在歌风小学已见雏形。校园建设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有假山喷泉、亭台楼阁、长廊壁画,有喻意深远的“托起明天”、温馨亲和的母子情鹿、欲意待飞的仙鹤群等雕塑。整个校园真正成了孩子的成长乐园。学校的内涵发展近几年更是成绩显著。新的课改歌风小学在本地区率先启动,并把取得的经验在市县范围内进行交流,一学期就有60多节优质课送到乡村小学,受到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赞誉。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非常浓厚。形成了全校教师人人参与,高级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学校承担着“幼小衔接”、“自悟学习法”、“教育均衡化发展与无差别教育研究”等市级立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国家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在“科研兴校、质量第一、育人为本、创新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已形成“文明守纪、勤奋求真”的校风,“严谨务实、灵活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巧练求精”的学风。学校先后被确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技术装备先进单位、江苏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徐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先进学校、徐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徐州市体育先进工作集体、徐州市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合格单位、沛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沛县文明示范窗口单位……。20个春去秋来、20个春华秋实、20年汗水浇灌、20年岁月洗礼,歌风小学从蹒跚学步到苏北一枝亭亭玉立的教育名花,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现在她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白马中心小学地处溧水东南一隅,与溧阳、句容两市交界,是茅山革命老区。学校始建于1949年9月,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已从一所普通农村小学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声誉较高的省、市模范学校、省、市实验小学。目前学校校园占地近60亩,校舍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现有25个班级,在校学生1106人,其中寄宿生118人,半伙生近600人。教职工75人,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5%。近十几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环境逐步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日益明显。自1994年起,先后被评为省、市模范学校、实验小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与此同时,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示范家长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市青少年科技先进单位,市优美校园,市科技活动特色学校,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形成了“文明、严格、务实、奋进”的校风;“严谨、公正、博取、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好学、守纪、活泼”的学风。规范的学校管理,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个性化的课余生活,使白马中心小学闯出了一条“以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之路。白马中心小学凭其50多年的办学经历和丰富的人文积淀,发扬革命老区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学校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目前学校正在实施“农村小学寄宿制”的试点工作。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社会倾心”的市级示范性农村中心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是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前身为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中学,2004年8月在园区管委会和唯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行初高中分设。分设后学校易址新建并于2004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唯亭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极具现代气息的年轻学校。 学校秉承原唯亭中学和原唯亭中心小学的优良传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给孩子一生的幸福"为办学理念,以"修身正心、格物致知"作为学校校训,以"团结、诚信、关爱、创新"为学校校风,以"砺志、崇善、尚思、求知"为学风,悉心打造唯亭学校灿烂的未来。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北依葑亭路,南靠沪宁铁路、312国道,学校往北是沪宁高速和风光旖旎的阳澄湖,水陆交通便利。千年古镇唯亭又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文化底蕴培育了一大批才子佳人。"状元桥畔听书声,草鞋山麓育栋梁","重元寺""状元桥"、"乙未亭"、"草鞋山"每一个文化遗址都记载着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个天然的教书育人场所。 学校占地面积 150亩,总建筑面积 43000平方米,学生电脑房、语音室、电视台、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一应俱全,100兆宽带网接入,校园网、家校通工程可与外界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