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坐落于支塘镇任阳社区环镇北路,创建于 1913 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45 年抗战胜利,经县文教局批准,学校改称为“常熟县任阳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称为任阳中心小学。2001 年3月,在各级政府和市教委的关心下,任阳中心小学搬迁至原成人教育中心校,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食堂、综合办公楼、塑胶运动场、文化广场等,校舍、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学校占地面积为 29 亩,建筑面积为 8390 平方米,绿化面积 4800平方米。学校目前拥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02人,专任教师68人。学校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已拥有自然教室、音乐教室、体育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卫生保健室、队室等专用教室。学校已安装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校园网,全部教室都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思想,制定了“队伍强、校风好、环境美、质量高”的办学目标,紧密围绕“阳光成长,快乐学习,成就每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这一办学理念,朝着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方向努力。经过多年努力,在信息化建设、少先队活动、体育文艺工作等方面初具特色,先后获常熟市以上荣誉十多项。2008年通过了苏州市现代化学校的验收。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学校以苏州市德育课题《学习常德盛精神,促进学校三风建设》为引领,加强师德教育,逐步形成了一批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苦干实干精神,能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优秀教师。近几年,学校从根本入手,立足实践,着眼未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坚持专家引领,拓展教师视野;建立自学机制,引导学习反思;开展教学沙龙,引导同伴互助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教师的学历达标率100%,高一层次学历(大专和本科)占专任教师比例的77.3%,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2.88%。有市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名教师1人,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教学能手3人,辅导组教学能手12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常熟市“十佳”青年教师1人。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教学规律,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省“五个严格”、苏州市“三项规定”和教育部“学生一小时运动”的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加强课程改革研究,先后申报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构筑理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课堂观察,发展教师教育能力的研究》等十项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学校重视抓好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强化教学常规,加强教学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出成果,出人才。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定,在家长、社会中产生了较好的口碑,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教师发表、获奖论文200多篇,教师中有60多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获得各类荣誉30多人次,学生有200多人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获得各类荣誉40多人次。任阳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心小学,她正紧紧依靠上级政府的领导,依托农村的办学优势,凝心聚力,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为学校明天的发展打造新的优势。
北环路小学是一所新村老校,1999年创建省级实验小学。现有教学班24个,近千名学生,66位教师,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20人。2005年开始,学校率先进行了“营建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实验研究。2007年8月,在传承北小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确立了“管理科学,功文化,争创品牌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并开始了成功文化的打造。成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为师生的成功人生奠基”,我们所理解的成功,不是常人所理解的获得某种伟大的成就,而是师生在朝着某一目标前进时的一种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一种正确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是朝着目标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习惯……成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为师生的成功人生奠基”,关注的重点是让教师、学生、学校在成功文化的熏染下获得发展。基于此,我校提出了“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它既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我们希望构建北小成功文化,让每一个北小的孩子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最终为他们的成功人生奠定基础。在成功文化的构建中,我们的终极指向就是教师、学生、学校获得发展。几年来,我校以“成功文化”为中心引领学校与班级的理念、环境、形象、制度、活动的变革,把“让每个师生走向成功”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营建了氛围,逐步形成了“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校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切实贯彻《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五严”规定,以“成功文化”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课程改革为抓手,德育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课改先进集体、常州市课改先进集体、常州市德育先进、常州市优秀教科研基地、常州市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常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小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信息化平台)荣获06年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省创新案例推广奖、全国三等奖;《让阅读走向“悦读”——网络阅读部落的设置和运行》(创新活动)荣获08年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让阅读开启儿童生命的灵性和智性》(案例)获华东地区"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优秀方案二等奖、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方案一等奖。
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原名昆山市玉山镇第二中心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190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中(其中3个文体班),在校学生1496人,70名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54人,占85.7%;中学高级、小学高级教师38人,占54.3%。 近年来,学校坚持“思想领先,教学为主,特色体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绩。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是“苏州市常规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2007年通过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的评估验收;学校认真组织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学校现有苏州市学术带头人1名、苏州市教坛新秀1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6名、昆山市学术带头人5名,昆山市“双十佳”3名,教学能手7名,教坛新秀11名;学校充分发挥优良办学传统,形成体育特色,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先进学校”。办成一块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阵地,成为一所以“培本育才”为宗旨的“江苏名校”。
【基本概况】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市区暨阳湖畔,是一所设施设备先进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2036㎡ ,校舍建筑面积34648㎡。学校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育装备达到江苏省II类标准。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397名,专任教师101名,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7名。【内涵特色】学校以“水文化”为核心,以“至善”为办学灵魂,以“慕水立品 修身治学”为行动目标,学校管理求“实”,师资培养求“活”,学生发展求“特”;着力打造以“走进水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经典中领悟传承“水”精髓,用“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流水不腐”、“滴水穿石”四种精神来引导师生做到“善、容、勤、恒”;打造“立志”、“修身”、“治学”、“处世”四个主题活动篇章,努力为师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向上的情感氛围,引领教师做善导之师,启迪学生成善进之生。手球成为学校的特色运动项目,在苏州市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中,学校男女手球队分获第二、第三名。近年来,学校“水文化”成为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底色,滋养着暨阳湖师生的心灵,学校获得了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连续五年获张家港市教育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等。
太仓市教改实验基地、“窗口”示范学校、规模最大的小学——太仓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22年,1981年定为省首批办好的实验小学,1999年,再次通过省级考核,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目前共有35个教学班,有学生1765人,教职工96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太仓市学科带头人4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美术等多门学科。小学高级教师45人,小学一级教师40人,分别占教师人数的50%和44。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72人,占80%,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69人,占95.8%。正在参加本科学历学习的有38人。离退休教工46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学校占地面积13970平方米,拥有五幢教学活动大楼,原有4575平方米的运动场现已改建成塑胶运动场。学校校园网已经建立使用。学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深厚底蕴的格局。近年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针,坚持“着眼未来,面向全体,整体优化,个性鲜明”的素质教育总目标,强化创新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师德、学历、业务能力皆较高的青年教师群体,成为学校教改中坚。他们以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奏响素质教育主旋律;以“磨课”和校“希望杯”评优课活动为载体,开展多层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十百千工程”(每年评选10名十佳少年,百颗技能之星,千名文明少年)为抓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级级有特色,班班有课题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以校内素质教育调研为自我评估发展脉络的手段,掌握素质教育主动权;以“科研兴校”为校策,科研导教,科研促教,省 ’九五课题《新世纪小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实验研究》98年开题,99年通过省中期成果论证,2001年顺利结题。2002年4月18日,江苏省“十五”立项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心理机制及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又一次开题。由该校牵头组建的太仓市小学区域性教科研协作网络带动了太仓小学界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近三年,学校先后荣获太仓市文明单位,苏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苏州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苏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组织先进集体,省“九五”课题《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先进实验学校,2000年我校被命名为“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2002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坐落于开发区中华园小区内,交通便捷,东临长江路,西靠柏庐路。中华园小学由开发区投资建造,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发展规模为四轨24个班。现有计算机房、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自然实验室、劳技室、风雨操场、塑胶跑道、摔跤房等设施。现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白板设备和实物投影。中华园小学于2002年2月建成开学,现有20个班994名学生。我校在编教职员工50人。在编教师49人,学历达标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有45人,占90%(本科39人占78%);小中高2人,占4%,小学高级教师24人,占47%;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2名,苏州市教坛新苗2名,教学能手7名,教坛新秀10名,。学校自建校以来秉承“一切为了孩子,办家长、学生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以 “诚实、守纪、勤学、活泼”为学风,“敬业、奉献、求实、奋进”为教风,“诚信博学振兴中华”为校风。先后被评为年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先进学校”、“昆山市五一巾帼标兵岗”; “苏州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摔跤体育传统学校”“昆山市体育传统学校”。摔跤已成我校办学特色。中华园小学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正在不断成长。
位于古城胥门外的苏州市胥香小学,创建于1983年,学校占地4486平方米,建筑面积2229平方米,绿化面积60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气氛浓郁,教育教学严谨。学校二十多年来一直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职员工为25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学校青年骨干占45%,本科学历教师占52%,大专学历教师占48%,小学高级教师占7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力弘扬师德风范,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重点,以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现有省级课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使用》和市级课题《注重语言积累及感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与各科教学中的研究》、《在积累、感悟、运用过程中的个性发展研究》,市“十二五”德育课题《班主任成功教育个案研究》等多个教科研项目,在区教科室领导下,各课题组成员带领全校教师科学有序地进行着实验与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苏州市科技特色学校,着力打造科技为品牌的学校文化特色。目前,学校建有舞蹈室、劳技室、阅览室、科技室、多媒体室、心理咨询室、风雨操场等专用室场,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苍翠的胶山脚畔,繁忙的锡沪路旁,坐落着一座百年老校——无锡市安镇中心小学。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安小,从开办时仅有三个教学班的安镇胶南初等小学堂,几经更名,一路走来。 近百年来,在全校师生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地艰苦创业中,安镇中心小学成绩斐然,硕果累累。随着2006年9月新校舍的落成,多年来一校两舍的格局被改变,安小更是以勃勃的生机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如今的安小已经是一所具有四十多个教学班,占地86亩的新学校。这里有一流的硬件设备设施:可容纳60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可供2000名学生就餐的大型食堂,可容纳4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和2000人参与的活动中心,网络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电子阅览室、科学教室、美术教室等30多个专用教室配备齐全,还有生态园、科技宫等探究园地。更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 这里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团结协作、务实进取;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他们富有朝气、奋发向上。现有的107名专任教师中,市、区学科教学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21名,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96.3%,本科学历占22.4%,另有二十多名教师正在参与本科进修。 在他们的辛勤培育下,一批批“全面+特长”的幼苗在茁壮成长。这里有一股浸润心灵的精神文化:锲刻在巨石上的“尚真”校训引领着安小人求真、务实、创新;“同韵馆”“同和馆”“秉德楼”“修才楼”“圆融楼”……这些镶嵌在大楼墙上的楼名,在别致有序,恢宏和谐中透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承百年底蕴,同心同德育桃李;启世纪宏图,砥言砥行铸辉煌”的巨幅标语更反映出全体教师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凌云壮志。“以网络为平台,用数字化环境来支撑管理,促进师生发展” 的现代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武术特色日趋成熟。 如今双语教育的体系也在迅速地开拓成长起来。全国“双有”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课改示范学校、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等多项荣誉更为学校赢得了社会的较高赞誉。铸尚真之灵魂,展特色之翅膀,奏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学校师生正齐心协力,以高昂的激情不断超越,迈向更辉煌的明天。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所有教室均装有柜式空调,闭路电视.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学校教学效果,学校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千兆校园网;同时学校还建有食堂,冷暖空调学生公寓,
江苏省木渎实验小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灵岩山麓的木渎古镇。清光绪30年(1904年)秋,顾肇熙等人在木渎镇道堂浜发起办校,定名为木渎公立初等小学堂。1906年,学使唐景崇为学校题词“象勺腾华”。1916年更名为第一国民学校。1924年立名为吴县县立第一学校。1947年更名为木渎镇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取名为木渎中心小学校。1978年学校被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1981年被定为省首批办好的实验小学之一,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 2008年8月,木渎镇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异地新建学校。2009年9月整体迁入占地80多亩,建设面积27000多平方米,可容纳48个教学班的新校。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35人,有36个小学教学班,有约1700名学生。另附设一个幼儿园(异地),是“江苏省示范幼儿园”,有13个教学班。 百年的历史,学校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改之路,围绕“把老校做新、把名校做强、把教师做亮、把学生做优”的奋斗目标,致力“传承百年教育之精华,攀升名校教育之新高。”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追求“低耗高效”和“优效化”的教育,积极探索科学的、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校的传统特色──“成功的课堂教学”赋予了鲜明的时代亮色。先后进行了“低耗高效”系列实验课题研究的“三步曲”。“八五”期间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低耗高效’教改实验”引起了省内外教育专家同行的关注和肯定。在此基础上“九五”课题“小学‘低耗高效’教学综合实验研究”被列为省级立项课题。2000年,“九五”课题顺利结题,学校又确定了“十五”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低耗高效’整体策略研究”,以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寻求学科之间整合效应。“十一五”期间,学校又确立了省教研重点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研究”。 以“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积极引导、促其成才”的十六字方针,按照“分类管理、分层培养、分科突破”的原则,全力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敬业、身正、博知、多能和创业”的教师队伍。 师资的打造,使学校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9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90多名,占专任学科教师的70%多。学校现有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和“名校长”。有苏州市“学科(学术)带头人”5人,吴中区“知名教师”4人,吴中区“学科(学术)带头人”29人,区“学科骨干教师”27人。 2000年来,教师在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的评课选优等教学业务竞赛中获奖300多人次,其中10多人次的教师获全国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教师在区级及以上发表文章700多篇,论文评比获奖800多人次。 教师的发展,成功了学校,成就了学生的发展。以创新教育为重点,坚持“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思想和行动,大面积保持教育教学高质量,办学成果显著。近年来,学生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有2000多人次获奖。 教师的优化,推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先进学校、江苏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模范教工之家、苏州市合格女教职工之家、苏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苏州市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卫生先进单位、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先进集体、苏州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先进集体、苏州市少先队英雄中队;吴中区“文明单位”、绿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关心下一代周报》发行先进集体、优秀教师群体、退教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80多项荣誉称号。 百年老校展新姿,素质教育争模范。追求与期待,必将使木渎实小展现崭新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