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心小学地处扬州西区,是一所拥有7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的学校,也是邗江区窗口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62834㎡,校舍建筑面积10594㎡,现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1271人。学校2000年率先创建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是扬州市农村中心小学中第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学校一直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开拓进取。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创名牌学校,塑品牌教师,育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构建‘讲科学、尚人文、求发展’办学模式,营造人文气息浓郁、教育科研领先、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学校,全面推进有效教育工程。”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勤奋、求实、团结、守纪”的校风;“格高、业精、务实、求新”的教风;“勤思、乐学、求实、进取”的学风。全面落实三个“面向”、三个“坚持”、三个“满意”,实现三大“目标”的办学思路。
苏州市新庄小学创建于1994年,位于苏州市城西北侧新庄新村,现辖三个校区,有32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在“科研促教育,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营造出一个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学校先后获得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拥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教学楼,办公楼,自然室、电脑房、阅览室、音乐室、心语室、多媒体大厅等专用室场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掩映、青青如茵,各色花卉点缀其间,环境清新宜人,达到市庭院绿化标准,近年来,新庄小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8.9,本科学历占25.9,学校目前拥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小学教师“双十佳”等荣誉称号的教学骨干教师数十名。
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位于常州市西郊大运河旁的新闸街道,成立于1978年8月,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其前身为新闸初小,建立于解放初期,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新闸小学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淀着丰厚的人文底蕴。1998年8月,在创建教育现代化乡镇的形势下,镇政府将全镇7所小学调整合并为一所小学——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由于旧校舍面积较小,1998年8月至2008年7月办学的模式是:一至四年级在原中心小学上课,五、六年级在新闸中学上课,属小学管理。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规划建设新闸中心小学新校舍的工作被列入了2007年街道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幢局部五层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原幼儿园综合大楼改造而成的办公楼分别于2008年8月、10月相继投入使用。2008年9月,学校终于结束了一校两地的办学格局,全校师生在同一校园中学习、工作。2009年9月,一幢四层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也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各类专用教室、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教育装备全面达到了省级二类标准。学校现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9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5000平方米,面积约6717平方米的操场正在建设中。开设各类专用教室21个(电脑室2个、音乐室2个、美术室2个、科学实验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舞蹈房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等),建立了简易校园网,目前学生电脑有152台,教师电脑43台。近几年来,学校在区、街道两级领导的关心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获得“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贯彻体卫两个《条例》优秀单位”、“常州市首批A级食堂”、“常州市巾帼示范岗”、“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常州市小学示范图书馆”、“常州市第五批少先队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钟楼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多次被区教育文体局评为“好班子”。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961名学生,66名在编教师。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54人,占全体教师的82%,其中5人本科学历,在读研究生1人。专任教师中,小中高1人,小学高级教师有63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秀班主任3人,区学科带头人6人,区青年骨干教师9人,区优秀班主任5人。近几年中,就有十多人受到过区政府嘉奖或荣立三等功。近三年,在学科教学竞赛中,1人获市阅读教学评优二等奖,2人获区青年教师素质竞赛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人获区中年教师竞赛一等奖,2人获区中年教师竞赛二等奖。在全国、省、市、区有关论文竞赛和网页制作竞赛中,我校教师也屡有获奖。学生在市、区运动会、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小数报竞赛、星级社团评比等活动中也多次获奖。校训“真·诚”承载着新小办学30年的教育准则,“以心育星,璀璨群星”八个字诠释了新小营造人性化校园、进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性化教育、促进人性化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真心对人、诚心对事”的过程中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从而获得成长与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张家港市乘航小学创建于1932年,座落于张家港市杨舍镇东郊,是一所规模型现代化市镇小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957名,其中新市民子女452人,占学生总数的47.23%,全校平均班额39.88人。学校有专任教师67人,师生比为1:14.2836。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7.01%,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占73.13%,有市级骨干教师20名。学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我校拥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装备了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图书室、师生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课程实践室等专用教室,图书室藏书达38134册,生均拥有图书近40册。学校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有计算机221台,其中学生机141台,生机比达到6.8:1,班班通多媒体35套,师机比实现了1:1,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今年年初,新建的报告厅正式交付使用,暑期,镇政府投入近60万元改造了食堂,食堂食品安全信誉度获市“A级单位”;投入30余万元实施了“班班多媒体”信息化工程,以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加快教育均衡化的进程。学校紧扣教育均衡优质的目标,切实规范各项管理,努力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遵循“正德 励志笃学”校训,坚持“自主、实践、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的20项修炼”为主题,从教师的“师德”、“业务”和“特长”三个层面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生命自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扎实开展了“体艺2+1”、“阳光大课间”、“浪花朵朵少年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新时代的阳光少年。学校围绕创新特色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实现办学特色多元化。作为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以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构建绿色学习方式的研究”为引领,研发绿色系列校本教材,开展绿色学习课题研究,丰富绿色生活主题活动;作为首批“张家港市经典诵读学校”,以校本教材《乘风雅诵》为学本,开展“师生共读书卷留香”主题系列活动;作为首批“张家港市同城化教育先进学校”,我校推行“新市民奖励、小伙伴互动、志愿者服务”三大机制,积极打造“伙伴同行”同城化教育品牌。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一级图书馆”等。连续多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张家港市文明单位,获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二等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校将以此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为新的起点,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树品牌”意识,着力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不断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努力建办人民满意教育。
在高校林立,人文气息浓郁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南隅,一所环境优美,设施精良的学校亮丽展现,它就是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SIPHLPS)。 翰林小学位于科教创新区核心地带,西临风景怡人的独墅湖,毗邻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等中外名校,是科教创新区内第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占地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132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4轨24班,于2008年6月24日,园区管委会正式批文成立,2008年暑期动工,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 “放飞童年的梦想,夯实人生的基石”,翰林小学秉承“为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的人才而奠基”的现代教育理念,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统一。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学校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使得翰林小学成为独墅湖边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翰墨凝志,桃李成林。翰林小学,金色的希望在这里启航!
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始建于1908年,校址前身系“明华学士坊”,文化底蕴深厚。世事沧桑,人事变更,学校始终保持良好的校风,乐育英才,造福桑梓。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1800多名,教工逾百人。 作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励精图治,争创一流,先后评为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爱国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创新杯”优秀活动奖、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师训计划优秀实验基地、全国优秀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尝试教育全国先进单位、全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创建先进集体、江苏省苏教版教材实验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无锡市文明单位、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示范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少先队信息化教育示范学校、少先队工作特别贡献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及应用先进集体、优秀绿色网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安全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红十字示范学校等。继学校成为省干部人事档案一级单位后,学校综合档案工作通过等级认定,达到省一级标准。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全国级立项课题2个、省级2个、市级7个。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要课题实验学校、全国信息技术幼苗培养基地、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实验基地、江苏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实验学校、江苏省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学校,无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示范点、少儿计算机证书考试NIT无锡市银牌培训基地、无锡市远程教育实验学校、无锡市“家校通”互动教育实验学校、无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实验学校、无锡市青少年科技活动方案设计与实践实验基地、无锡师范、江苏省运动学校实习基地。目前,学校已启动了江苏省教研室“十一五”重点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始建于1914年。现在“校友风采”中显赫陈列着2位中宣部长和6位院士等一大批名人。 学校现有60个班级,145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教育教学骨干教师达84%,教师整体素质优良,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学校愿景是使每一位教师、家长、学生都知道学校是能够满足他们教学需求的场所;共同使命是服务学生、成就师生、报效社会;共同目标是秉承“诚信”校训,营造“给思想一片飞翔天空,让学校成为精神家园”的氛围,以“理解孕育希望,平等引领未来”为承诺,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个性及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校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热爱的、家长信任的、社会满意的学校。 学校是江苏省名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德育科研名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信息技术道德示范学校。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是在我市经济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在市、区政府的批准和直接关怀下,通过市、区教育局的全力指导,于一九九八年由近百年校龄的原平江区实验小学和有近五十年建校历史的原苏州市第十一中学合并创办而成的一所新型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对管理体制进行大胆改革,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更新,师资队伍合理调整。如今严格而规范的学校管理、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尽心尽责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完善先进的教育设施为全体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把学校办成一所“面向国际的,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以双语和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区域资源共享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奠定了扎实基础。 学校座落在美丽通畅的干将东路北侧,占地40000多平方米,现有校舍面积25000平方米,十五幢教育教学大楼。艺体大楼、科技信息教育大楼、体育馆、图书楼等现代化教育设施齐全。整个校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廊、假山、池塘点缀其间,错落有致,学习环境宜人,是一座花园式的学校。 学校立足于以人为本、科研兴教,确立了“真、善、美、能”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子,高起点、全方位地追求现代化教育品位。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和计算机、双语、艺术教育方面努力办出特色,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文明单位”、被苏州市命名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双语学校”、“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绿色学校”等。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学校”,也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基地。学校办学实力雄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现代化教育设施。电子阅览室、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音、体、美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六个设施完善的电脑教室可以满足全校师生上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全校师资队伍的质量迅速得到改善与提高。目前,学校有国家级培训对象1名,省级培训对象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近40名,一大批事业心强、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正在茁壮成长,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比赛,成绩骄人。数名教师和中层以上干部正在国家级、省级名师、名校长培训班进行深造。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迅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学校建立奖学金制度,每年对一批学有特长、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优良的育人条件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高级部(即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竞赛得奖众多,获奖类目遍及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科技等学科,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一批又一批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银杏校园文化特色。“银杏娃”卡通美育形象荣获苏州市2004年度社会文明建设“十大新人新事”称号。全校成立的银杏艺术团,阵容庞大、成绩斐然,成员遍及一至九年级,内容涉及声乐、舞蹈、器乐、美术、摄影、工艺等诸多类目。银杏文学院等课余文学社团学生的作品被各级各类报刊频繁录用。银杏双语沙龙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空间和环境。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加强国内外的校际教育交流,先后与澳大利亚十一所学校建立了教育联系。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教育、学生代表团不时来校访问、交流,学校也屡派师生代表团出访,获得高度评价。 教育发展、科研先行。学校成立以来,大胆实践,积极开展九年一贯制全程综合衔接的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衔接为突破口,从德育教育、艺体教育等方面全面展开衔接实践研究。学校与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课题研究,以教育部专家组钟启泉教授为首的一批教育专家多次来校展开讲座、听课、论文评析等活动,对学校教学与科研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学校被苏州市教育局命名为双语实验学校,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品牌”学校、特色学校为目标,努力构建双语氛围,强化英语,探索双语,先后编辑出版校本双语教材《校园英语900句》、《英语情境活动教程》、《希望英语日记》、《小学英语听读说》、《课堂教学实用英语用语》、《教师口语培训365句》和《英语课堂教学游戏100例》等,其中《校园英语900句》在《姑苏晚报》上已连续刊登3年。经过学校与苏州电教馆近一年的努力,这套文本教材已搬上荧屏,以动画节目的形式呈现在苏州观众面前,更好地推进了学校双语教育进程。学校教科研工作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双语教育为龙头,带动各个学科和层面教科研的开展,为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摸索一条成功之路。 几年来,学校接待国际、国内教育代表团130多批次,被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报导近200次。教师获市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15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奖1000人次以上,多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并载誉归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崭新的办学体制为学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坚信平江实验学校将以管理科学、师资精良、质量一流、特色显著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平江实验学校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硕果累累的明天。
积余学校创办于1901年,是无锡市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百年来,学校以“勤勉有为,诚实守信,恒德励志”(勤、诚、恒)作为校训,确立“厚德载物、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弘志创新、敬业崇学”的校风,“求真务实”的教风和“勤学好思”的学风,已成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近几年来,学校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特色创一流”作为永恒的主题,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办学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小学数学报数学竞赛团体奖”、“江苏省体育游泳传统学校”等荣誉。学校还连续多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读写大赛省优秀组织奖、市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市百灵鸟文艺汇演一等奖、市小学生游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等等,二十年来,连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新时期,积余实验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依托北塘教育的整体优势,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德育研究为着力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塑造学校精神,积淀内涵,彰显特色,再塑自我,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整体形态、内在机制到日常教育实践的转型性变革,精心打造百年积余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迎着九月的朝霞,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香梅分校的校牌熠熠发光。这个年轻的校园彩旗飘扬,处处呈现着新的面貌,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它用自己的魅力迎接母校——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的百年华诞!百张笑脸话幸福,祥龙迎华诞“咔嚓”,“咔嚓”……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瞬间定格在镜头中。“小朋友,看,你的笑容真美!”摄影师指着“新鲜出炉”的相片面前的低年级小朋友说道。“谢谢老师!”小朋友开心地笑着,幸福地跑向教室。原来,校门口正在举行“百张幸福笑脸,祝福百年华诞”活动呢!瞧,同学们有的手拉着手,有说有笑,冲着随意捕捉的镜头微笑,共同期待新学期的到来;有的咧着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还有的情不自禁地对着镜头摆了个“pose”。百年龙形版图上,一张张刻录着美丽笑容的相片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幸福在心底荡漾。看着越来越多的笑脸,幸福开始蔓延,祥龙笑了,解小笑了。骄阳假期展风采,百年舒心声回到教室,再次与熟悉的伙伴共聚一堂,久别重逢的红领巾广播又回荡在了校园的上空。在主持人发自肺腑的新学期致辞后,红领巾广播重现了解小学子在酷热假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时的风采,重温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值此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红领巾广播及学生代表向母校表达了内心的志愿,献上了新学期衷心的祝福。伴着美妙动听的旋律,《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曲在耳畔响起。唱好开学第一课,上好开学第一课,为百年华诞献礼!队列训练显精神,开学比士气回到宽阔的操场,开学典礼的热身活动——队列训练也井井有条地开始了。同学们严格遵守纪律,操场上鸦雀无声。随着老师一声令下“稍息”,同学们立刻做出了相应的动作,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同学们脸上的神情也都严肃认真,活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小军人呢!“稍息!”“立正!”“敬礼!”熟悉的口号响彻操场,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为了新学期,时刻准备着!新的篇章已经打开,新的学年等着大家去奋发。新的瞬间,已经为解小留下了最美的回忆——纯真笑容;新的广播,已经为解小奏响了最美的旋律——上好新课;新的队列,已经为解小展现了最美的身影——高昂士气。金秋时节,百年华诞,解小的硕果满枝头,解小的明天更美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