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外国语学校地处惠泉山麓、古运河畔,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外国语特色学校、外籍和港澳台学生入学定点学校。学校现有初中、小学共70多个班级,260多名教职工,3000多名学生。建校十多年来,学校撷山水之灵,育栋梁之才,以“鼎新、力行”为校训,践行“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宽视野、强能力的国际化后备人才,如今声誉鹊起,业已成为锡城优质教育的品牌,莘莘学子孜孜求学的热土。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实力。初中部现有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33人,中学一级教师75人,市教学能手、市教学新秀21人,各学科均有经验丰富的领军把关教师。近几年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2010年无锡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有11位教师获得一等奖,8位教师获得二等奖,获奖人数之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首屈一指。目前,在省语文、体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语文组吕春燕老师、体育组刘强老师分别荣获无锡赛区第一名,即将代表无锡市参加省赛。 学校精心打造外语教学特色。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强化口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小学毕业时掌握的词汇量以及口语能力可达普通学校初一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外语特色教学,努力提升外语教学品位,我校每周专设一节“外语特色教学课”,由本校外语教师担任;每周专设一节“英语口语课”,由四名优秀外籍教师担任,有效提高学生口语应用能力,为培养高级外语人才和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学校连续13年获得全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学校同时营造多语种学习环境,开设日语、法语、德语等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学。学校还积极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所中小学结成跨国姊妹学校,定期开展师生互访活动,并每年组织优秀学生免费出国修学旅行,拓宽国际视野。 学校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做人;注重探索教与学的有效性,打造“灵动课堂”、“智慧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科学探究,学会学习;注重督促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提升,涵养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能力素养,学会生存。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和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仅小学部就开设电脑绘画、象棋、韵律操、儿童舞、街舞、歌曲演唱、跆拳道、轮滑、英语课本剧表演等十多门选修课。丰富的校园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频传捷报。2010年无锡市“比特小博士”发明月活动中,多达25项学生小发明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学校为助推学生升入理想的高中继续深造,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近几年中考成绩连续位居全市第一,录取无锡市一中的人数保持在240人左右,占该校招生总计划的40%左右。2011年,无锡外国语学校升入无锡市一中的学生,计有75人被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南大等国内名校或英国剑桥、牛津等国际名校预先录取。 为满足太湖新城对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同时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现正启动太湖新城新校区建设。省委常委杨卫泽指示,要把无锡外国语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国际教育特色学校,为无锡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活力,为无锡经济社会的优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面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无锡外国语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践行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优质特色办学优势,坚定不移地朝着“高质量特色化,高素质国际化”的目标阔步前进。
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沧浪区实验小学新城第一分校)位于苏州沧浪新城中心地段长吴路66号,学校占地面积201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344平方米,按江苏省现代化学校六轨一类标准配备设施设备,总投资逾5000万元。学校设施一流,每一个普通教室都建设成多媒体教室,在校生最大规模可达1728人。 经过3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学校共28个班级,在校学生1098人。全校教职工71人,本科学历以上的达73.2%,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拥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区)学术带头人1人、市(区)教学能手2人、市(区)教坛新秀4人。 作为沧浪实验小学的分校,新城实小引进沧浪区实验小学百年办学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经验,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创设优秀师资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严谨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保证,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心理品质为重点,注重个性化教育,挖掘每个学生潜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新城第一实小。新城第一实小的全体师生将用智慧、热情和理想不断地开拓创新,创设个性化教育的特色,努力把沧浪新城第一实小铸造成苏州城南的一所优质品牌学校。
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建于1945年,座落于惠泉山麓,古运河畔。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1320多名学生,90位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71人,占77.2%。学校先后有50余人被授予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优秀班主任,“又红又专”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建校以来,学校本着“质量立校 、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以“积极锤炼一支‘勤于学习、乐于奉献、善于研究、富于智慧’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师培养目标,以“把学生培养成‘能写一手好字’、 ‘会写一手好文章’、‘热爱读书’、‘拥有健康身心’且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现代文明人”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一所“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精品化”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与推广实验”以及市重点课题“促进教师创新的校本教研机制研究”的探索和研究,丰富了学校教育内涵,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市、区语文特色教学研讨活动,受到了与会专家及领导的一致好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的语文备课组也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研组。“能写一手好字”也成为吴桥中心小学学生的一张名片。学校的特色学科发展成了学校整体发展的催化剂。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全国红旗大队”、“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无锡市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工作示范点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教育现代化红领巾实验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示范家长学校”等十多项殊荣。2005年,学校被正式命名为“无锡市实验小学”。近两年,教师撰写的文章有100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或发表;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比赛获奖达100多人次。学生的潜能也得到有效开发。学校多年来保持100%的升学率,连续6年在小学毕业考试中获全区第一名,其中语文学科连续12年获毕业考试全区第一名。5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30多人次,省、市级200多人次。2007年4月,学校三名学生代表江苏省全体少先队员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的表彰大会。《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教育》、《华东信息日报》等报刊每年都十余次报道学校。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校拥有二十多个专用教室,三十九个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学校拥有校园网,配备了闭路电视系统;学校拥有资源丰富的学校网站,是师生成长的加油站。 沃土育桃李,汗水铸辉煌。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优秀的教学质量,优越的办学条件,为吴桥中心小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吴桥中心小学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是一所幽雅而精致、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学校成立于2000年9月,原名无锡市育红实验学校。2004年9月学校与育红小学正式脱离,成为独立的公有民营学校。2008年6月恢复为公办学校,更名为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尽管成立初期办学条件颇为艰苦、硬件设施也比较简陋,然而育英人却以“不与群山共一色”的胆魄和气度,开启了栉风沐雨搞建设、励精图治办学校的创业之路。经过十多年的磨砺和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蒸蒸日上,办学品味逐年提高。学校受到了社会、家长以及高一级学校的青睐和赞誉。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随着河埒口片区城市化建设,教育布局、资源得以调整和优化。2011年初,学校与华晶强强联合,并完成了合并工作,为学校的再度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6月,学校迁入了现代化的新校区。目前学校共有49个教学班,学生1802人,教师135人,其中本科学历占66.6%,拥有各类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60余人。 办学以来,学校秉持“雅慧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倡导“做最精彩的自己”校园精神,全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劳动、生活的“幸福家园”,通过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和经历,为培养风范儒雅、博学聪慧、品质坚毅的现代文明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国家课程开齐、开足、上好的前提下,采用X+Y的模式(即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设了绅士淑女课程、快乐求知、心路历程、国际交流等校本课程。精心、科学、独到的课程设置,为孩子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梦想天空。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首批全国“新学校行动计划研究”理事单位、无锡市双语教育实验学校、无锡市“教师技能大赛星光校”、无锡市安全文明校园、无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滨湖区文明单位等。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位于市内著名宝塔--北寺塔附近,前身为"吴县公立第二半日制学堂",创办于清光绪卅三年(公元1907年),堂址在西北街天后宫内。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名为苏州市北街中心小学,1970年迁至皮市街原289号敬文小学地址,1973年改名为苏州市北塔中心小学。 敬文小学是由朱敬文先生于1942年自筹资金创办的。并亲自担任董事、校长。后老先生身居海外,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让在香港经商的儿子朱恩馀先生代为苏州的儿童教育事业出一份力。朱恩馀先生自1982年以来,多次来校商谈资助问题。1984年起共捐资人民币330万元,学校用于建造育才楼、图书馆,扩建校园,添置图书、电教设备等。为弘扬朱先生艰苦创业精心育才的精神,1987年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北塔中心小学改名为敬文中心小学,1997年又命名为敬文实验小学。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7380平方米,除了教育楼、实验楼各两幢外,还有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的四层楼图书馆一幢,以及建筑面积250平方米的室内风雨活动室和乒乓训练房各一间。学校现有33个班,近1400名学生,教职工88人,青年教师78名,其中95%达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学校从清末创建至今,已度过了九十多个春秋,历任校领导治学严谨,艰苦创业,大胆启用人才,为发展学校教育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建树颇多;教师队伍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于耕耘,无私奉献,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德、智、体、美诸方面相互渗透,栽桃培李,面向全体;学生群体,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勤学守纪,活泼进取,全面发展;历届校友,人才辈出,建国立业,为国争光。 电化教育是该校办学特色。早在七十年代末学校率先在全省、全市小学范围内把电教手段运用于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中。经过20年的实验与研究,一批优秀电教软件、电教论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学校教科研工作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逐步推进了教育现代化。 学校一贯奉行"教书育人"的宗旨,有一支由校长、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他们始终把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领域之中。各项活动,生动活泼,讲究实效,逐步形成了"崇德、敬文、乐群、求新"的校风。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校全体教师将严格按实验学校的办学标准努力工作,为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连元街小学是中国百所名校之一。一百多年来,连小秉承着“乐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始终以优异的教学质量立于无锡乃至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前沿。 1981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自1988年起,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991年被评为省模范小学,还连续十四年被评为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连小打造通向未来教育的平台。90年代以来,连小相继建造了新教学大楼、综合楼,建成了电脑房、语音室、实验室、排练厅、电子琴室等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学校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1999年9月,江苏省第一家小学网上学校“连元网校”揭牌,标志着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工程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目前,学校已完成了改建的方案设计,新的连小校园将是一个集科学、人文信息化为一体的学生学习的乐土,教师工作的家园。 2003年10月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改扩建工程,总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扩建后占地总面积1623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199平方米,2006年5月竣工。新校园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功能合理、环境优美,彰显百年文化底蕴。 开放教育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教育空间。课程成了高度浓缩、高度简约的生活;评价机制打破了分数的“神话”,教学过程把求知变成对生活的模拟和预演。孩子成了课堂中的小辩手、球场上的马拉多纳、舞台上的音乐家、艺术节中的最闪光的星……目前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了英语、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武术、形体艺术、电脑等课程。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校学生有100余人次获得国际级奖项,500余人次获全国级奖项。 连元街小学不但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还教给学生人生的道理,教给学生生活的本领,教给学生求实的精神。新的世纪,连小将坚守那个百年前的诺言“乐育英才”,并以她高飞的翅膀告诉未来。
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优秀的民办中学。董事长顾蕴玉女士,校长张嘉彤。大桥中学历年来的中考、高考成绩均在无锡市保持领先水平。该校分初中部和高中部,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二千二百多名学生的学校。在建校以来的短短19年间,已经先后向国外名校输送近百名优秀学子。 四十五个初、高中班级。二千二百多名学 生。学校主楼为砖红色十二层高建筑,总建筑面积二万八千五百平方米,配备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零零三年高考总平均分位列苏南地区第一,一本录取率百分之八十点三九;二零零三年中考总平均分继续位列无锡市第一。 有一千六百多人次先后在国内、外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获奖人次居江苏省同等学校之首。 二零零三年首创中学生参加大学英语等级(四级)考试,通过率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四。
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创建于1987年,前身是中石化扬子公司的一所职工子弟小学,历经25年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已发展成一所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先进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1个,学生750余人,教职工65人;拥有计算机、音乐、舞蹈、美术、科学、劳技、书法等专用教室,同时配有塑胶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图书馆、阅览室、红领巾广播站等辅助设施。建校二十多年以来,学校坚持"实施和谐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办学思想,以"现代化、科研化、创特色、争一流"为办学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十二五"发展期间,学校更是明确了"以孩子幸福发展为本"的"开心教育"为办学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抓手,追求学生幸福发展、教师成功发展、学校品质发展。学校先后获得 "南京课堂教学年先进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实验学校"、"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市实验小学"、"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绿色学校"、南京市"书香校园"等荣誉。学校建成了一支"敬业爱岗、勤学善教、徳艺双馨"的教师队伍。65名教工中,研究生2名,本科、大专学历教师57人;中学高级职称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41人;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市级以上荣誉表彰的教师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6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6人。目前教师队伍,40岁以下教师44人,占教工总数的68%,硕士生2人,本科生42人,占66%,97%达大专学历。这支教师队伍"个体有特色,群体有优势",他们睿智、进取、创新,拥有很强的教学实力。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一个孩子能有个性的发展"的学生幸福发展目标,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设置规定课目的同时,在低段增设"开心说写"、"趣味数学"、"外教英语"等校本课程,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姿多彩的校园六大主题节:"琅琅读书节"、"启明星学科节"、"happy英语节"、"童真艺术节"、"小能人科技节"、"棒棒体育节",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增强自信、超越自我的舞台。"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学有潜力"是社会对我校学生的赞誉。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的竞赛中获奖的有500余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项的有41人;我校80多名优秀毕业生被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等名校录取;此外,还有多名学生被南京市体校、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等艺术团体录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扬子三小已乘上"开心教育"的巨轮,扬帆起航,开拓奋进,迈向学校发展理想的彼岸。
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的前身为1949年2月阊门宝莲寺主持松万等在寺内办的“私立青光义务小学”。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改名为苏州市三乐湾代用国民学校。此后又易称苏州市三乐湾小学、苏州市三乐湾中心小学。1958年,定名为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曾名‘工农兵小学”,1972年复名。1976年以来,该校在原校址宝莲寺西侧,陆续建造了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艺苑楼等专用教学楼。设有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室、音乐室、舞蹈房、自然实验室、美术室、劳技室及多功能教室等10多个专用室场。目前有教学班34个,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82名。 它位于热闹繁华的石路步行街北侧,依傍文化底蕴深厚的山塘虎丘风景区。它,虽不是一所百年老校,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数代教师的团结协作、仁爱相传,以认真、朴实、诚信、果敢的校训体现了丰厚的人文精神,以爱生、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诠释了人本的学生观念,以爱国、尊师、勤学、守纪的校风成就了内敛外显的学校风采。 它,采撷着“天地之灵气,造化之神秀”,跻身于苏州市小学名校之列,成为金阊区第一所省级实验小学,第一所市双语实验学校,第一所市信息化示范学校,第一所“小班化教育”全面实施的学校。三次江苏省文明单位的命名,连续二十多次的市文明单位表彰,无数的荣誉和铜牌铺设与缀满了它走过的成长道路。 多少年来,“学生是学校发展之本,质量是学校生命之线”的意识,始终贯彻在每个学校成员的思想中,成为人人心中紧绷的弦音,成为代代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当“金阊实小,追求质量的典范,金阊实小,学子腾飞的摇篮”这一口号再次响亮地喊出全体师生内心满怀的希翼时,相信,金阊实小又将以新的姿态、新的努力,起跑在灿烂的晨光中。
2009年的9月在新康花园内,有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它将确立“ 清新健康,轻负优质,国学情怀,国际视野”办学宗旨,秉承“让童心飞扬,为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成为孩子们陶冶情操的乐土、学习科学的殿堂,发展个性的天地,施展才华的舞台。它必将成为沧浪教育的又一大亮点。学校是以尽可能满足周边小区人民群众子女受教育需求为宗旨,依托沧浪文化教育强区优势,以现代教育理念精心打造的一所公办小学。自2009年9与人1日开办至今,学校各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各级领导的好评。办学愿景:“新康小学”的成功开办预示着沧浪区又一所新时代现代化学校,将健康地茁壮成长起来。它将踏着时代节拍,肩负起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重任,为经济建设,培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崭新的校园里:1、校、师、生、景和谐融合,共性及个性健康发展。2、学校特色突现;教师特长发挥;学生个性发展。办学宗旨: 清新健康 轻负优质国学情怀 国际视野办学理念: 让童心飞扬 为人生奠基办学特色:一体两翼:“以优质教学为主体;科普教育和艺术教育两翼齐飞”学校以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健康的苏州人为目标: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富有特色的英语教育,培养多层次、全方位和高素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学校要成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乐园,汲取科普知识的园地,接受艺术熏陶的摇篮。通过传承中华文明的教育和感染,通过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展示活泼健康的品行艺兼优的新一代苏州人形象。学校校训:正德 修业学校校风:勤勉、修学、励志、笃行学校师风:德高、敬业、博学、善导学校学风:善学、善思、求真、求实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