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五星中心小学创建于1947年,1979年异地重建,座落在机械新村西首。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002名学生,71名教职工。其中评为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有1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25人。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已形成鲜明的艺术办学特色:黄晨老师获得全国音乐教师素质竞赛一等奖,陈亚莉、薛飞老师先后获得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学校的“童星合唱团”以其高雅的风格,高超的演唱水平,演泽了近百首中外儿童歌曲,曾参加第七届国际合唱节演出,并在省、市各项比赛中成绩斐然;学校曾两次接待日本爱知县西加茂郡中小学生访华团。 近年来,学校秉承“责任+追求”的学校精神,确立“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勤学习、善协作、有追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培养“合规范、有特长、可发展”的21世纪新人。学校把“注重内涵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强化教育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学校正积极参与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实验,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使办学理念在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促使学校整体变革,建设21世纪新型学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或命名为: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常州市首批模范学校、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常州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
溧水县石湫中心小学,坐落在苏皖交界和山清水秀的西横山东麓。 她始建于公元一九三七年,当时只有两间小茅屋,两个教学班,三个教具。她如同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阅历着人间沧海桑田的变迁,到现在已一路走过七十年的历程。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玉带镇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沿河五村16号。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自建校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占地面积大,绿化覆盖率高,设施齐备,有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舞蹈房、课件制作室、电脑房、儿童化阅览室,此外还有校史室、红领巾广播室、图书馆。图书室藏书35000册。同时全校有学生专用电脑280多台。校内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室外足球场,室内体育馆设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另外还有武术房、健身房、形体训练房。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发展的总体构想是,点上突破,面上推广,以点带面,均衡发展。积极探索,选取好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积累好的经验带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的新跨越。校风:守纪、勤奋、诚实、健美教风:严谨、扎实、朴实、真实学风:刻苦、耐心、细致、灵活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办公楼,电教楼,综合楼,学校所有教室均装有柜式空调,闭路电视.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学校教学效果,学校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千兆校园网;同时学校还建有食堂,冷暖空调学生公寓,为学生的生活白日提供了优越条件.
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创办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原名为“从政乡第四初等小学堂”,1961年更名为“武进县走马塘中心小学”,1978年更名为“武进县政平中心小学”,2000年更名为“政平小学”,在这过程中校址也相继异地变换,于2004年9月搬至现校址。学校占地289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4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641名学生,34名教师。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标准,2008年创建江苏省优质学校。 校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师生牢记校训“真、雅、新”,形成了“严谨扎实 善教爱生”的教风,“勤奋踏实 乐学好问”的学风,“文雅朴实 和谐向上”的校风。学校把“实施阳光教育,引领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题,积极推进小学课程改革,深入探索“打造阳光课堂”的教学策略,努力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校坚持自主办学,重视各项常规建设,不断完善以校长负责制、党组织保证监督制和教代会民主参与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管理干部健康成长,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茁壮成长,目前,学校有市、区“五级梯队”教师13人,占专任教师的38.2%,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声誉日增,先后多次获得市区级荣誉和表彰,先后获首批常州市艺术(书法)特色学校、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常州市“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常州市教育装备先进集体称号、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学校三年主动发展优秀学校、区少先队基础建设五星级单位等。
浏家港中心小学创办于1904年,占地面积1532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22平方米,绿化面积4566平方米。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包括普通班21班,培智班2班。学校注重特殊教育,努力做好培智班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工作,使特教工作不断上台阶,谱新篇。苏州市特教研讨会多次在本校举行,我校的特殊教育受到上级领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太仓电视台,《太仓日报》,苏州电视台,《苏州日报》,《解放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分别报道了我校培智班情况。 学校目前为市常规管理一级合格学校,江苏省绿化标准达标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食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太仓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太仓市电教管理先进单位,低年级教研组被评为苏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校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突出个性、培养能力”为办学指导思想,加强“三风”建设,明确奋斗目标。学校办学目标:创市(区)级常规管理先进村校、争创优秀村小。学校将坚持高质量求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建设所欢迎的人。
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我们在教育创新中不断求新、求优、求特,以此来发展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 开展头脑奥林匹克(OM)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新探索。头脑奥林匹克(OM)1978年诞生于美国,1987年进入中国,目前有几十个国家一起参与的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去年我们将这项活动引入学校,并进行了积极有效地实践,专门到上海聘请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协会陈伟新主席来校讲座,使师生全面了解了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以及该项比赛的形式及其意义。我校成立了OM领导小组,制定了OM工作计划,定时、有效地开展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去年我们的头脑奥林匹克(OM)小组首次出征上海参加第18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个单项总分第一、团体全国第五、江苏第一的好成绩。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协会陈伟新主席在我校二轮考察之后,对我校在普及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并有效地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去年11月29日第三次亲临我校,亲自为“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揭牌。至此,我校成为江苏省第一所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如今,我们的头脑奥林匹克种子选手正抓紧训练,争取今年2月在全国大赛上能再创佳绩。我们将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苏州大市普及此项活动的辐射中心。 我校作为省级科技特色学校,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技能力为目标,努力实践着科技教育管理网络化、科普宣传系列化,科技活动经常化,科技竞赛多样化“四化”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每年的春天,我校总会掀起一股放风筝的热潮,孩子们拿着色彩艳丽的自制风筝在操场上竞相放飞,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校举行科普周活动,在科普周活动期间,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网络、学生作品展览、科普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在科普周结束时,我们都会评出一批小科迷,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品质。去年10月12日我们转播了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使学生感受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我校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需要,组建了多个科学社团来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如科模、头脑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少年电子技师社团等,同学们在每个自己喜爱的社团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研究、不断发现,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创造出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剧木板,第一次焊接,第一次拼装船舰,第一次做房模,第一次……那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一次次的兴奋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总之,社团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年我校的两位选手在深圳参加“我爱祖国海疆”全国航海模型竞赛中获2个一等奖。今年小小建模师们又获得了第三届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建筑模型团体一等奖,小小电子技师们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少年电子技师制作比赛团体一等奖,小小电脑迷们连续多年参加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区级以上奖达60多人次。 传承苏绣是我校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又一特色。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编制了《东渚绣苑》校本教材。在实践这项活动时,我们建设了具有古典气息的刺绣坊,专门聘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寿珍为校外辅导员,成立了红领巾苏绣娃刺绣研究所,建立了刺绣研究工作室和刺绣设计工作室,引领学生进入苏绣艺术的殿堂。2004年在苏州市红领巾水乡风情节系列活动——民间工艺品现场制作大赛中,我校的两个“苏绣娃”代表区团委以繁多的绣法、娴熟的技能,现场展示和完成的精美作品,被光荣地评为大赛的冠军。去年6月我校开展的“苏绣娃”从小学创业少先队主题观摩活动在苏州市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学习苏绣一方面使我们的红领巾们体验了从小创业,同时传承弘扬了苏绣文化。这一活动也受到了团中央学少部张朝晖部长的充分肯定,8月17日他在考察江苏省少先队工作时,专程来我校进行了指导。10月学校苏绣娃作为苏州市唯一的代表参加了江苏省少工委组织的“弘扬三创精神,做新一代江苏人”主题汇报会,得到了省少工和团省委的高度评价。12月我校代表苏州市参加了全省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经验交流会。 近两年我们根据教师自身的资源,借助外界的力量,不断探索,不断充实学校的特色,又增设了“儿童双语学习研究”和“跆拳道”项目。为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质量,我们开设了外教课,为学生提供了纯正的英语交流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学校与苏州市体委合作开设了跆拳道项目,聘请高校的老师作为我们的教练顾问,通过跆拳道的学习,使学生强体防身,练就健康的体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勇敢、刚毅、自信的优秀品质。
我们学校原名兴福中心小学,始建于1923年,1999年9月与钱江路中心小学整合更名为常福中心小学,办学的历史悠久,办学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06年9月份新建搬迁,更名为常熟市星城小学(常熟市实验小学分校)。目前,我们星城小学小学部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2万1千平方米,总投资达五千多万元,可以说雄踞在虞城的北区。新校成立以来,学校前瞻地规划布局,高标准的配置设施设备,精心组建教师队伍,成功地构筑了学校“高开高走”的基础平台。走进学校,充盈着现代气息的物化环境,给人强烈的印象。高大的教学楼及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综合楼以及信息中心、星辰电视台、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棋室、微机房、体育馆、餐厅、图书馆、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为师生创设了一流的教学环境,也为我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学校着力环境育人,营造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学校以“科学永恒”为校训,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校风,以“严谨善诱,探索创新”为教风,以“勤学好问,多思善练”为学风。校训、三风、五项竞赛评比栏、博苑、科技主题长廊、宣传橱窗以及名人名言等形成了主题鲜明、赏心悦目的育人氛围。目前,我校小学部备有48个班,2006年9月份开设20个班,招收学生889人,2007年开设25个班,招收学生1071人,2008年开设29个班,招收学生1213人。2009年开设33个班,招收学生1358人,今年开设36个班,招收学生1510人。近几年,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师资也不断增加,现在小学部共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常熟市学科带头人8人,常熟市教学能手14人,虞山镇教学能手13人。目前,学校已拥有了一支实力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勤于求知、甘于奉献、善于协作、勇于超越”已成为星小教师的自觉追求。近几年,学校始终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坚持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契机,以“赋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为理念,树立阳光形象、倡导阳光服务,努力打造一支正气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良好行规的阳光少年,创造一所积极向上的阳光乐园让颗颗星星充满阳光。几年来,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学校为孩子们倾心搭建成长平台,全力构筑阳光乐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第一,开创了以“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新领域。学校依托《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并与“雏鹰争章”活动紧密结合,全面争创“雏鹰特色奖章”。“传美”特色的开展,一方面,弘扬了传统美德,另一方面“传美”教育成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第二,学校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动员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努力提高健康水平。在全市的阳光体育推进会上,我校的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受到了领导、老师的高度赞扬。2009年在全市小学阳光体育比赛中阳光体育活动获常熟市一等奖、广播操获常熟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今年在全市的阳光体育舞蹈比赛、眼保健操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第三,“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文化瑰宝,下棋不仅能丰富人的文化生活,陶冶人的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培养人的品格。因此,学校走“学棋艺、悟棋道、树棋品、促素质”之路,以象棋为龙头,全方位、多角度倡导和开展棋类活动,通过开展棋类特色活动,使学生在系统、规范的学习中,训练学生大脑的灵活性,开发学生大脑的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科技教育是我校特色建设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创造的能力。最令学生们兴奋的是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低年级的纸飞机比赛、中年级的纸桥载物比赛、高年级的鸡蛋落地不碎比赛等等。多年的重视和培养,在上一学年中,我校学生有120多人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奖项,其中获省级比赛金牌3人次;银牌4人次,铜牌2人次;省级比赛获省级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11人次。学校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如:游泳、绘画、排球、跆拳道、舞蹈、文学等兴趣小组,像游泳兴趣小组,两年来,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十袋多枚金牌。近年来,学校精心为学生搭设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以此同时,学校毕业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各科平均成绩均在全市前列。如今,学校已是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09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和苏州市三星级队室;学校被命名为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被评为常熟市网上家长学校先进集体等。学校京剧队表演的节目在市京剧汇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英语课本剧比赛获市一等奖;今年参加常熟市文艺汇演又获一等奖等等。上半年,我们又成功创建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江苏省档案二级标准学校”、“苏州市平安学校”、“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苏州市绿色幼儿园”、“常熟市先进退教之家”,“常熟市体育卫生两个条例”验收获双优秀。目前,星小一流的教学设施,浓浓的校园文化以及后劲十足的教师队伍,筑就了星城小学高平台发展的厚实基础。我们知道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也知道成绩这些成绩、优势都是暂时的,办学的活力和办学的质量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作为常熟市实验小学星城分校,我们将继续在实验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管理模式引领下,把握机遇,放飞智慧,奋发进取,把我们星城小学建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的精品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