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的胶山脚畔,繁忙的锡沪路旁,坐落着一座百年老校——无锡市安镇中心小学。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安小,从开办时仅有三个教学班的安镇胶南初等小学堂,几经更名,一路走来。近百年来,在全校师生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地艰苦创业中,安镇中心小学成绩斐然,硕果累累。随着2006年9月新校舍的落成,多年来一校两舍的格局被改变,安小更是以勃勃的生机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如今的安小已经是一所具有四十多个教学班,占地86亩的新学校。这里有一流的硬件设备设施:可容纳60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可供2000名学生就餐的大型食堂,可容纳4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和2000人参与的活动中心,网络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电子阅览室、科学教室、美术教室等30多个专用教室配备齐全,还有生态园、科技宫等探究园地。更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这里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团结协作、务实进取;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他们富有朝气、奋发向上。现有的107名专任教师中,市、区学科教学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21名,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96.3%,本科学历占22.4%,另有二十多名教师正在参与本科进修。在他们的辛勤培育下,一批批“全面+特长”的幼苗在茁壮成长。这里有一股浸润心灵的精神文化:锲刻在巨石上的“尚真”校训引领着安小人求真、务实、创新;“同韵馆”“同和馆”“秉德楼”“修才楼”“圆融楼”……这些镶嵌在大楼墙上的楼名,在别致有序,恢宏和谐中透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承百年底蕴,同心同德育桃李;启世纪宏图,砥言砥行铸辉煌”的巨幅标语更反映出全体教师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凌云壮志。“以网络为平台,用数字化环境来支撑管理,促进师生发展” 的现代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武术特色日趋成熟。如今双语教育的体系也在迅速地开拓成长起来。全国“双有”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课改示范学校、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等多项荣誉更为学校赢得了社会的较高赞誉。铸尚真之灵魂,展特色之翅膀,奏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学校师生正齐心协力,以高昂的激情不断超越,迈向更辉煌的明天。
无锡市前洲镇北七房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定点村级小学。该学校创建于1905年,在2001年8月完成了易地新建。 2004年12月,学校以高分通过了惠山区优秀村小的验收。2005年,又成为了无锡市唯一的一所村小市实验小学。百年来,北七房小学秉承“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以“做”为核心,使教育回归其本质。现今,北七房小学正抓住课改机遇,与时俱进,为使学校成为学园、乐园、花园、成为幸福快乐的家园而努力着!
晶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镇办中心小学,辖三所村完小,三所村初小。现有68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2812人,在岗教职工155人。学校于2001年度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学校验收。目前学校环境清新优美,充满着浓郁的育人氛围;内部装备初具现代化标准,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坚持“打好基础,健康发展”的办学宗旨,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几年来,通过教育现代化、农村小学提升工程和省市实验小学的重大创建活动,使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改实验、教育质量和办学格次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县模范小学、县法制教育先进集体、县优美校园、花园式单位、市示范小学、县、市德育先进学校、县、市体育先进集体、市实验小学、省实验小学等称号。学校坚持与时俱进,逐步从规范化走向现代化、特色化!
南京市春江学校座落于雨花台区的春江新城,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预设为4轨36个班。学校占地面积约为4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35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近233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0.8%。自2004年9月办学以来,学校明确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实践中反思,在发展中总结,逐步形成了春江人“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发展创新”的精神。广大教师秉承“格高、业精、严谨、求新”的教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莘莘学子以“好学、活学、博学、精学”为学风,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学校景色优美,设施一流。校园演播系统、电脑房、自然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等配备齐全,所有班级配备了多媒体,同时校内还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塑胶篮球场和排球场。舞蹈房、海纳图书馆、学生阅览室以及书讯长廊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学校教师队伍主要由有着丰富执教经验的中年教师和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名师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青蓝工程”的实施,国家级德育科研基地的确立,以及反思性教学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涌现出一批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赛课、论文评比等各类活动中均获得佳绩。学校重特色培养,促和谐发展,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走入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与文艺汇演,展示了师生才艺,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鸢舞春江,我心飞翔”风筝节的举办,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太极、空竹活动的开展,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树立了学校良好的教育形象。学校办学六年来,分别获得雨花台区平安校园、优质校园、和谐校园,南京市优秀绿化景观学校、绿色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平安校园、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冬季三项”百日锻炼先进学校、新技术装备合格学校,全国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且在中考中连续取得优良成绩,2009年度学校获得雨花台区教育局颁发的“教育绩效优秀奖”。2010年11月,学校又被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园林绿化委员会授予“园林式校园”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区局“四大策略”为引领,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不断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春江人将用汗水播撒希望,用平凡诠释内涵,用行动践行诺言,用成绩谱写明日的辉煌。
江宁区岔路学校是江宁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紧邻南京市秦淮区,东靠秦淮河,西邻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原空军气象学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捷。学校组建于2000年8月,由原江宁区岔路小学和江宁区岔路初级中学合并成立,2007年8月学校搬迁入新校区,占地45489平方米,建筑面积25168平方米,绿化率32℅,现有学生2280人,教职工171人。中小学两部升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学校建有二幢教学楼、一幢办公楼(含地下停车库)和室内体育馆(一楼餐厅),建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运动器械场地全部铺有塑胶,配置了多媒体教室、网络学习室、技能创造室、音舞美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校园网管中心、工会活动室设备齐全,其中图书室藏书3万册,建有5个机房,生机比为10:1。学校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不断体验成功的精神家园。历经几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形成了“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的管理模式,确立了以“尊重主体、关注个体、面向全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学生”为办学目标,以“和谐发展,体验成功”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团结、求实、进取”的校风、“严谨、活泼、全面、精湛”的教风和“诚实、好学、团结、守纪”的学风。学校德育特色明显,注重全面育人、过程育人,成立了“岔路学校助学基金会”,开展了“设岗育人”和“班级校园值周”活动。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目前小学部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部为100%,高一层次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5.25%和65.85%学校努力营造了安全、舒适、文明的校园人文环境,师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学校在2005、2006、2007、2008年度连续四年被评为江宁区先进学校,中小学两部在2005、2006、2007年度连续三年双双荣获江宁区教学质量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江宁区第四届师德先进群体”、“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评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2007年,学校阳光伙伴荣获江宁区季军,代表南京市参加全省总决赛,少先队被评为“江苏省红旗大队”。2008年,学校小学部成功创建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学校还先后获得了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园、南京市中小学合格学校和“五室”建设先进集体、江宁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档案室和心理咨询室分别被评为江苏省档案工作二级单位和南京市合格心理咨询室。2009年,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实验学校、江宁区文明单位、江宁区十佳服务窗口、江宁区先进学校等先进称号。2010年,学校成功创建南京市平安校园。
礼嘉中心小学始创于1879年,原名三近书院,历尽风雨,数易校址。2002年春新校落成于礼嘉镇北首的礼坂路上,同年12月,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70亩,建筑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校内园林化的建筑格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及配套齐全的多功能室用房,为陶冶学生身心,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 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570 人,专任教师78人,学历达标率100%,有中学高级教师14名,小学高级教师 43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9名,常州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5名,武进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名。 多年来,学校秉承“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办学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德育、少先队、艺术、体育、信息化为特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富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学校。 本着“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目标,依法治校,长效管理,实现了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学校先后获得了 “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常州市少先队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 常州市篮球特色学校” 、“江苏省中小学‘冬季三项’锻炼活动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先进学校”、“江苏省红十字会示范性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市级以上荣誉数十项。 目前,全体师生正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以更饱满的热情,勇于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打造礼嘉中心小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张家港市中兴小学北靠长江,东临张家港保税区,创办于1915年。学校占地1934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35平方米,绿化8500平方米。学校倡导“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全面发展,张扬个性”这一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兴校、科研兴教”之路,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张家港市文明单位”、“张家港市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张家港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三等奖”等荣誉。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749人,其中新市民子女484人,占学生总数的27.67%;有教职员工103人,其中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2名,张家港市德育带头人1名,张家港市教学能手及教坛新秀14名,市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6.50%,教师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8.30%。学校以“勤、容、远”为校训,彰显“勤学、进取、求实、文明”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诚信、乐学、勤奋、进取”的学风,努力让校园成为全体师生幸福成长的家园。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以苏州市德育课题《小学主题德育实践活动特色品牌建设研究》为抓手,六个年级六个主题,分别围绕“生命、生存、生活、生态”的四生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了“童规、巧手、城管、交警、消防、环保”鲜明的中队特色,促进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跨上了新台阶。学校注重教育科研,围绕苏州市“十二五” 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生态理念下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和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等课题,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追求“主动、互动、灵动”的生态教学,开展“学校、班级、家庭”三级联动读书活动,促进了师生共同超越自我,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班班配有多媒体,有电子白板教室2只,科学实验室2只,计算机网络教室2只,学生电子阅览室1只,电脑师机比1:1,生机比9.61:1;图书室藏书35597册,配有学生阅览室和开放式阅览室各1个;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专用教室和器材室建设齐全。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兴小学全体师生正鼓足干劲,满怀信心,励志进取,追求卓越。一个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学校正向我们走来。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浒墅关第40任榷官方鹏在浒关南津弄现浒关小学校址处创办义塾"明善堂",开启了浒墅官办学堂之先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长洲知府苏品仁在浒关周庙开办"官立浒关初等小学堂"。公元1912年,该"学堂"搬迁至南津弄今校舍处。百余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数万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遍及全球。 学校紧临京杭大运河,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办学成效令人瞩目。学校占地面积12738.3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8774平方米,运动场地 5590 平方米,绿化面积1528 平方米。 小学现有38个教学班1580名学生,在职员工116人,在编教师112人。大专以上学历102人,占91%,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69人,达63%。小学高级教师(2名中高)102人,占91%。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学科带头9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1人;教师平均年龄39岁,多年来,学校秉承"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办学成果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教科研成为学校工作抓手。教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先后在苏州市"九五"、 "十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三等奖和二等奖,并获苏州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目前,学校面临新校建设即将启动这一崭新的历史机遇,扎实开展省级立项课题"城镇小学经验型教师教育创生力发展的研究",是学校"十二五"发展最有力的抓手。学校将高度重视,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良好局面。 --学校教学质量继续领先。学校在苏州高新区毕业班学科质量调研测试中,连续多年均名列苏州高新区公办学校前茅,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扬。一届又一届高素质的小学毕业生就是给社会交上的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体育艺术成为学校传统特色。书画与体育特色显著,学校创办了"百花园少年宫",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艺术节两年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九届。浒小少儿书画展曾多次在江苏省美术馆和市文联展厅展出。2007年2月,学校被苏州市教育局命名为"苏州市艺术教育优秀学校"。2010年底,学校被命名为"苏州市文化(书画)特色学校"。学校体育工作也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称号。小学生乒乓球队曾多次取得苏州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女团体第一名;校小学生男子足球队,在苏州市第十届运动会上小学生男子足球队荣获冠军,曾参加全国贝贝杯小足球赛,受到了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的嘉奖。田径项目也是传统强项,曾在苏州市小学生田径比赛中屡获佳绩,并向市、县(区)以上体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苗子。 学校以"三风"建设为抓手,与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理念相结合,传承学校传统,丰富学校"三风"内涵,使广大师生不断自觉践行"三风",形成了"文明、整洁、勤奋、活泼"的校风,"严谨、热忱"的教风和"求实、广思"的学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了 "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绿色小学校"、"中共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先进教工之家"、"苏州市平安学校"、 "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 "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优秀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江苏省名小学校"之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