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镇中小学创建于1910年,原名为“新安学堂”。在民主革命时期,新安学堂就以“倡导民主、决裂封建”而著称淮海平原。革命老前辈原江苏省省长惠裕宇的少年时代就在新安学堂读书。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新安学堂的师生们积极配合党的组织,奔走于敌占区和解放区之间,宣传“救亡图存”的思想。曾任中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原济南艺术学院副院长,国画教授王小古1924年前后曾就读于新安学堂。“大跃进”期间,王小古的绘画作品曾被人民大会堂山东厅选用100余幅,受到海内外艺术界的一致赞誉。解放后,镇中小学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特别是改革开改以来,镇中小学得到了飞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2002年,夺得第十四届亚运会自行车冠军的李梅芳就是我校87届的优秀毕业生之一。
户部街小学由美国教会创办于1894年12月,名叫益智书院,座落于户部街。百年来,她和着时代的节拍迈步前进.1951年由政府接管,更名为户部街小学。我校1998年被命名为南京市规范学校,1999年被命名为南京市示范学校,,被2001年被评为白下区文明单位,2002年评为南京市实验小学,少先队被授予白下区红旗大队光荣称号,档案馆被评定为市标一级馆。户部街小学这所百年老校,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现在的户部街小学占地54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有300平方米的风雨活动室。操场上铺有60米塑胶跑道,配备了健身活动器具,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活动空间。学校有标准教室、专用教室25间,连同其他辅助室共计有大小教学用房60间。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较高,设有音乐室、舞蹈房、自然室、图书馆、多功能教室、微机室、美术室、劳技室以及少先队队部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等。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33名教职工、460名学生。60%的教师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70%的教师具有小学高级教师技术职称。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原名类思小学,创办于1939年;1948年10月改名为新生小学,寓意在于办学要有新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顽强不息的新主人;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新生小学也获得了真正的新生,成为全市质量优异的学校之一。为使新生小学在全市起到示范作用,1954年9月,省教育厅决定将其改为公立小学,并列为省重点小学,因学校在长江路上,故更名为今日的长江路小学。在历任领导的努力下,学校蓬勃发展。进入80年代,经市教育局推荐,省教育厅批准,长江路小学成为江苏省大改试点学校,和南京九中一起成功地完成了“五四学制一条龙”的改革实验工作;最近十年,更是长小不断超越自我,迈向辉煌的十年,学校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名优教师荟萃、办学特色鲜明、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校。 1996年12月长小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实验小学。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座落在河西新城南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东南,毗邻朗诗国际街区、宋都美域、拉德芳斯、嘉业阳光城、仁恒G53等楼盘,是一所融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公办学校。学校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六轨规模,能容纳36个班级,拥有功能齐全的各类专用教室。学校坚持"高起点规划 高品位办学 高品质教育"的三高标准;积极落实"践行品质教育,享受品质生活"的教育追求;以"精心的服务品质,精致的管理品质,精粹的教育品质,精美的教学品质";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发展"的培养目标;不断为师生营造"优质精致的现代校园,温馨和谐的心灵花园,幸福成长的智慧乐园,追求创造的品质家园"。在这里"让我们做得更好!"的精进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立校、人文美校、特色名校、科研兴校、制度理校"的办学思想,将会为孩子呈现一个"儿童的乐园,童话的世界"的美好校园。
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常州市清潭小学和常州市清潭第二小学。两所学校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为清潭新村相配套的两所小学。虽只有约20年的办学历史,但两校一贯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教育教学作风和学生扎实的学业基础在清潭地区享有盛誉。2002年、2004年两所学校先后挤身于省级实验小学的行列。随着清潭社区的不断壮大,入学儿童的不断增多,两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已不能满足本地区儿童入学的需求,依据钟楼教育文体局的长远规划,两校于2005年暑期进行了整合。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计1775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206平方米。学校共有51个教学班,近2500名学生,在职教师12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有32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计26人。学校按低、中、高年段分三个校区进行教育教学。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让每个生命都闪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形成了服务意识和文化:即学校领导为教师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让每个教师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为学生服务,向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使不同天赋、潜能、气质的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在校本课程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2006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又开发了民间工艺这一具有浓浓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数学社团方面,我们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6年学校数棋社团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大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在德育建设方面也有自己的亮点。学校常年与清潭社区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把社区、家庭作为教育的资源,引领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引领家长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学校成立的“家长学校”、“学校、家庭、社区和谐研究会”,采用让家长走进课堂、家校书信传递、家访和电话联系等形式,创新“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工作,加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研究力度,使学生的受教育条件及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盐城市日月路小学位于新都路南侧,是市二小教育集团承办的一所公办学校。整个校园占地30亩,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千万。建筑布局合理,格调雅致,整个校区形成一种简洁的几何关系,极具立体感和现代感。现有24个教学班级,1230多名学生,72名教职员工。教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78%,实现了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化,有中级以上职称24人,1名市教学能手,近10名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成就美好人生,快乐生活每天”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实现“一流环境、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奋斗目标。打造英语教育教学特色,营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创设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开展英语教育科研,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打造体艺教育特色,着重抓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个中心,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体育、艺术意识和素养;积极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日月路小学作为全市最年轻的公办小学之一,寄托着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学校将努力彰显英语、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特色,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办老百姓最满意的教育。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坐落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因为她创建于1912年,至今已走过百年的风雨沧桑;这又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因为她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承载着百年水乡的梦想,顺应园区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均衡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遵循“成就智慧的教师、快乐的学生、幸福的家长”的办学理念,践行“用爱心点亮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办学宗旨,在“根植于吴淞,叶茂于四海”的办学愿景的引领下,学校致力于常规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和特色打造,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努力积淀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办学内涵。中国象棋特色教育、草艺特色教学构筑学校两大特色支柱,快乐魔方、空手道、抖空竹、书法、绘画、经典诵读、小记者站、淞芽儿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在家长眼里,这是一所值得信赖的学校;在学生眼里,这里是健康成长的快乐学园。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苏州市一级图书馆等荣誉称号。
创办于1906年的横林实验小学,渡过了自己的百岁华诞。通过一批又一批横小人的不懈努力,正以丰富的人文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日显的教育信息化特色、红十字工作特色继续走在教育的征途上!百年求索、百年积淀,办学品位不断提升。1998年学校以较高标准通过省级实验小学的评估验收,并于2000年秋单独建制。目前全校有31个教学班,1400名学生,68名教职员工。大型阶梯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工作室、自然实验室、生物标本室等20多个配套万用教室,使学校更具现代化气息;学校“灵灵电视台”可通过学校闭路电视系统现场直播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数字化校园已初步建成。尤其是以教育科研为龙头的校本培训,使研究型教师群体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为学校发展增添了实力和活力。目前学校有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6名,具有中学高级老师职称的7名,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7名,常州市教学能手4名,教坛新秀2名,武进区青年骨干教师4名。一支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群体正不断扩大。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走向“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其进取的环境;走向“校本”,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提升学校的品牌概念,形成学校特色。致力于培养“会健体、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合作”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具有良好生态意识的小学生。学校本着努力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着力塑高素质学生群体,扎实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有效构建现代化绿色管理模式为目标,积极创办知名的省级模范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