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第二中学(简历瑞昌二中)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创建于1940年3月,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高中学生3200多人,教职工18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156人,高级教师42人,中级教师94人;成为九江市和瑞昌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23人。教师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占教师总数的90%。学校地处瑞昌市闹市区赤乌中路,校园占地面积120多亩,现有校舍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自筹资金1200万元用于学校软硬件建设。现有两栋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楼和一栋实验楼。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齐全。校园局域网、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语音教学、电子备课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校设有图书馆和阅览室,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已经建成,有满足体、美、音教学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设施和器材。现有两栋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住宿和用膳条件优越。科技馆和体育馆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校园内道路平整宽敞,树木葱翠,“花园式”校园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注重硬件达标的同时,学校坚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育人是根本,校风是灵魂,质量是生命,教师是关键”的办学基本指导思想。建立和完善了以严格规范的教职工教书育人量化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融竞聘上岗、效益分配和奖励条例为一体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保证了学校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标准化。 学校秉承“为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宗旨,实践“刻苦、求实、团结、奋进”校训,以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为起点,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中创造性地开展“免疫工程”活动,学生中十二年无重大违纪行为发生,受到了江西省公安厅高度赞扬,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肯定。 由于学校坚持德育首位意识,一直把校风建设摆在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改革促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中考和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本市前茅,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学校先后被团中央授予“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学校”、省教委体委授予“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厅授予“实验教学先进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2年9月,学校被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学校要抓住这一机遇、与时俱进,乘势而上,举全校师生之力,加速发展,尽早把瑞昌二中建设成为一所一流的质量、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的优质高中。
江西省都昌县蔡岭慈济中学创建于1996年,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晋升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坐落在九景高速公路中段蔡岭镇,是一所由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损资助建的省级重点中学,筹建过程中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阎明复,原任江西省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舒圣佑及市县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学校占地204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有教学大楼4栋,教师办公楼、学生公寓各2栋,实验楼1栋,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1个。新建的科技大楼气势雄伟、文化广场清新亮丽,都已投入使用。学校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各班配有彩电,有校园网、演播厅、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电教设备,均达省颁标准。校园内林木葱郁,绿草如茵,文化长廊、石桌石凳点缀其间,文化气氛相当浓厚,是莘莘学子求知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学生3700余人,教职工183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112人,18人系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14人先后加入了全国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研究会,6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学校拥有一个年富力强、精诚团结、励精图治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德高、业精、爱岗且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规范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用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营造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了“严谨、生动、求新”的教风,“刻苦、多思、求精”的学风,“团结、勤奋、求是”的校风。十几年来,学校向高等学府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新生,其中有跨入浙江大学的段洲鸿、袁玉龙,复旦大学的朱剑兰,上海交大的杨雪平、石柱,北京师大的石林鹏,华中科大的袁剑,武汉大学的江会福、黄华金,北京科大的张学铭,国防科大的张志庆,南开大学的周琦等同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县精神文明单位”、“九江市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优胜单位”、“九江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语文教改先进单位”、“九江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县先进党支部”等殊荣。岁月如歌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今天的慈中师生正以百倍的勤奋和努力,牢牢抓住发展的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天的慈中必将是教育系统的后起之秀,定会成为赣鄱大地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千年古镇徐埠,静静地横卧在鄱阳湖之滨,都蔡公路穿镇而过,连接着景九高速公路。向远看去,奇秀甲天下的庐山若隐若现,与古镇遥遥相望。这里山清水秀,民风纯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一九五四年,都昌县人民政府在原袁晒小学(解放前都昌县三大著名小学之一)的基础上,决定创建徐埠中学。几经勘察,校址选在徐埠镇西侧的泗山岭上。最初的校舍是拆迁了一幢大祠堂改建而成,低矮、潮湿、阴暗,有几间还是茅草搭成的,春不遮雨、冬不挡雪。第一代徐埠中学人满腔热忱,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艰苦创业,奠定了徐埠中学的雏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徐埠中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跻身于都昌县名牌中学的行列。恢复高考制度后那几年,高考补习班成了徐埠中学的品牌。八方学子云集徐埠,从这里起航,成功地驶向人生的彼岸。曾有一年,徐埠中学有两位学子同上清华(现在东风汽车制造厂任工程师),一时成为佳话。学校校舍不足,在徐埠镇上租了两间民房作教室,乃至在邻近的北炎乡开办了分校。徐埠中学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创下了第一次巅峰。如今的徐埠中学,砖瓦平房、破旧危房等老式建筑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崭新、豪华、坚固的现代化公寓、教室、办公大楼。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学校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与创建时期比,徐埠中学校园面积扩大了10倍,学生数由原来的200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人,教职工数翻了两番,居都昌县农村中学之首。徐埠中学的壮大发展不仅体现在数字、规模上,更深刻表现在师资水平的提升,毕业生抢手等方面。目前,学校有近20名中青年老师在读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每年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受到一致好评。曹保平、黄岩老师分别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跨入高层学者的行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校为一批又一批农村子弟步入社会、脱贫致富、适应文明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握时代脉搏是徐埠中学始终如一的办学思想。学校先后经历了学制改革(初、高中由三年改为两年,后又由两年改三年),高中分离(一九八三年将高中部迁往都昌共大),网点兼并等教改洪流,每一次徐埠中学都是以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已任。二00二年“一费制”开始实行后,经费奇缺,不能正常运转,学校依然狠抓质量不放松,全面铺开新课标改革,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徐埠中学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徐埠镇人大、都昌县教育局、县政府多次授予学校荣誉称号。二00三年,江西省教育厅几位专家微服私访徐埠中学后,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周边乡镇的家长纷纷把子女送往徐埠中学,也足以说明人民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困难面前不气馁,成绩面前不骄傲,“敬业创新,博爱成人”是徐埠中学永不停息的追求。
都昌县白洋中学,位于都昌县城人民路中段,校园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为8000m2.该校原为都昌县职业高中,1997年合并都镇中学初中班,为完全中学,为了适应县城义务教育的发展,200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改办初中,更名为白洋中学,学校设有42个教学班,六、七、八、九四个年级,现有学生3400余人,是一所建设中的花园学校。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白洋中学步入了全速发展的快车道,全体白洋人按照"理念率先,管理规范"的总要求,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荣获"江西省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都昌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都昌县基层先进党组织"、"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都昌县创卫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拥有标准教室45间,多媒体教室2间,语音室,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室,图书室,校园广播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天网监控系统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拥有雄厚的教学人力资源,现有教职工122余人,退休教师8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平均年龄38岁,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学历60%,有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36人,整个教师队伍年富力强,敬业爱岗,积极向上,师德师风良好,在学校班子和教师的努力工作下,学校年年中考成绩不断提升,重高、普高上线人数一路攀升,教学水平充分的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美化靓丽,学校正逐步建设花园式学校,已建文化长廊48m,绿化面积达校园面积的20%,香樟翠柏,环境宜人,为探索新时期学生教育的新方法,该校设置了"学生谈心和心理咨询办公室"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成立了《白洋浪花》文学社"小白杨"合唱团、篮球队、各科兴趣小组等多个团体,学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正迎着"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园林书香环境,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迈进!她将成为美丽的鄱阳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瑞昌市武山学校创建于1967年,前身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武山铜矿子弟学校。遵照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文件[2002]55号文件精神。2003年6月,整体划归瑞昌市政府管理,同年9月由于瑞昌市整合教育资源,撤销高中部,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1100余名,教师54人,21个教学班。高级职称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35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7人,占教师比例31.5%,大专学历24人,占教师比例44.4%。教师学历和职称均居瑞昌市学校之首。学校坐落在绿树环抱的武山铜矿生活区内,占地15520平方米。四栋集教学、实验、活动等多功能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微机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形体训练室、美术教室、图书室、理化生物实验室及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平坦的绿茵足球场、篮球场、设施齐全的风雨操场和花草环绕的中心花园,更显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 学校教学成绩显著,一到九年级各学科统考科目优秀率、及格率稳居全市同年级榜首,九五年高考二人获九江市“殷氏奖”,九六年三人获瑞昌市“朱氏奖”,零三年中考全市前十名中,我校独占3名,中考优生率名列全市第二。零三年起,已连续多年荣获瑞昌市教育目标管理优胜单位。中考优质生源贡献大单位,中考教学质量综合奖。 近年来,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入,现代技术教育凸显特色,2003年荣获“九江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2004年荣获“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同时荣获“瑞昌市德育示范学校”光荣称号。现在我们正向着更高的目标——九江市德育示范学校迈进。
是经都府发【2003】33号、九江市教育局【2004】1号文件批准,由都昌县教育局直接领导的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县城芙蓉山大道北侧,县森林苗圃场之南。距县城东风大道、万里大道、迎宾大道交汇处大转盘100米。交通十分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幽雅学习环境,远离闹市无干扰,树木葱茏风景美,空气清新无污染,地势较高视野阔。学校先后投资2600余万元,建有全新的科技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师生食堂,建筑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3人,学生3068人,教学班42个。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和图书室等,且均属全新添置。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倡导“民主平等、善诱启智、严谨求实”的教风;培育“勤奋刻苦、善思会学、进取创新”的学风;逐步形成“热爱祖国、和谐竞争、诚信合作、崇尚一流、追求完美”的优良校风。 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且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达标,优化配置,相对稳定。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三爱四为,五种精神”。“三爱”: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四为”:教学上为名师,业务上为导师,行为上为楷模,管理上为严师。“五种精神”: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吃苦精神,协作精神,务实精神。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特色教育,并立足学生学科基础,开智导学,特生特教。让优生吃得饱,差生消化得了,使之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由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正确指引,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家长的充分信赖,办学5年来,学校年年被评为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连续4年被九江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民办学校”。08年荣获全市“高考质量评估均分提高优胜单位”这一殊荣, 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了文章,所指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62人次。学生参加省级会考,平均合格率达95%以上,均列九江市民办中学的前列,得到了市、县教研室的首肯。07、08两届高考有700多人上了大学,2008年高考录取率为60.17%。高考补习班首办成绩喜人,其中潘长海同学以565的高分录取全国重点大学。连续二届高考、中考成绩...
湖口县舜德中学位 于斑斓的鄱阳湖畔,民风浑厚的舜德镇,黉舍创办于一九五八年,原校址在舜德乡油垅村王先湾,后于一九七一年搬家到现址。黉舍经历了初级中学、完整中学、农 职业高中到初级中学的生长过程,有五十多年悠长的汗青,有光辉的畴昔,深厚的文明秘闻。黉舍订峙“连合、务虚、创新、做人、成材、报国”的办学主旨。为国 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本地的经济生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尽的进献。学 校现有七年级和八年级,共六个讲授班,门生近三百人;西席三十余人,此中初级西席八人;勤奋好学的门生,爱岗敬业的西席,构成调和、充满朝气生机的校园。 黉舍有杰出的育人环境,成荫的绿树,青青的草坪,富强的茶园,伴跟着当代化的脚步,黉舍建有先进的计算机课堂,多媒体课堂,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尝试 室,音体美东西室,图书室等。“说实话、办实事、做真人、求真谛”是我们治校的方略,我们舜中人发扬黉舍的名誉传统,固执拼搏,尽力办好群众对劲的教诲!
彭泽县天红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区——龙宫洞旁。学校创办于1968年,原名为彭泽县天红公社“五七”中学,一九八二年撤销高中部后即更名为彭泽县天红中学。天红中学自创办以来,走过了近40年的风雨历程。在几代天红中学人的辛勤努力下,已经成为一个享誉全县内外的农村初中示范性学校,学校德育工作成效卓著,先后荣获彭泽县文明单位、彭泽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文明单位、九江市德育育示范学校。学校教育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先进行列,二OO三年中考位居第四,二OO四年中考首获全县中考状元,二OO五、二OO六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一,二OO七年中考位居全县第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引领着学校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天红中学现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500余人,在岗教师32人,大专以上学历26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4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17人,九江市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教学骨干7人,师资力量雄厚,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保障着学校的高水平发展。 建校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红中学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初具规模,建有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和藏书1万余册的图书阅览室,建有管理有序、安全卫生的学生公寓1栋,能容纳数百人同时用餐的师生食堂1栋,200m环形跑道的简易田径运动场一块。目前的天红中学周边青山绿水环抱,校内绿树花草相映,虽然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艰苦,但确为天红学子们求学的一块净土。“德智并举、全人发展”是天红中学办学的指导思想,“读书明理、立志成才”是天红中学的校训,“校风正、学风浓、班风严、教风淳”是全体天红中学人努力追求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是天红中学的优良传统。在2004—2007年举行的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共有近10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国家级奖的学生达20余人次,四年来共有15名学生录入九江市一中农村班就读,183名学生录入彭泽一、二中的择优班、重点班就读,一人录入江西省政府举办的高中"宏志班"就读,并且在2007年11月举行的彭泽县第十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实现学校崛起的良好愿望正在变成现实。 步入新世纪,天红中学立足新课改,寻求新突破,提出了“以课改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2004--2007年间,学校共有16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近50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论文评审一、二、三等奖,7项教研课题在九江市课题办立项研究。浓郁的教研氛围彰显出学校的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树立五种意识(品牌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荣辱意识),走出一条具有天红中学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全体天红中学人不懈的追求。我们将用自己的真情与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教与学的精神家园。
德安二中坐落在德安县宝塔经济开发区,位于京九铁路德安火车站西面,昌九高速公路进出口转盘东北侧。这里是京九铁路、105国道和昌九高速公路交汇的枢纽,也是德安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是一所在农村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规模的普通完中(66年为宝塔初级中学,79年更名为德安二中) 现在的德安二中拥有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25000 m2,人均面积为8m2。校园建设规划合理,错落有致,环境美化、新颖别致、独具匠心。校园里,绿草遍地,林荫蔽日,道路整洁,鲜花四季常开。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3000余人,教师250多个(包括退休在内),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83人,教师达标率高中85%,初中98%,教学设施应有尽有,设备先进,堪称一流。实验电教曾多次被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89年获“江西省实验教学优秀单位”称号;1996年又被授予“九江市电教示范学校”;2001年获“江西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学校”,同年又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同时还获得“九江市德育教育示范学校”。教学成果更是硕果累累,自85年以来高、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尤其是96年以来,中、高考连连夺冠,而且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中、高考录取指标。自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德安二中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三千多名优秀学生。清华、北大、科大等著名高等学府均有德安二中学子的身影。
武宁县船滩中学,坐落在九宫山下的修河岸畔,间隔武宁县城80千米,与澧溪、三都、上汤、东林和南岳等州里交界,安好斑斓,地理地位得天独厚。黉舍百亩宽广的校园面积,此中有两幢四层讲授大楼、两栋三层门生公寓和一座会堂和食堂。别的,船滩还具有了优胜的办学前提:周长500米足球场、新装50多台计算机构成的微机室、先进的多媒体课堂,配套齐备的物理尝试室和化学尝试室,以及存书千册的借阅体系,都表现出船滩中学讲授没施的一流程度。宽广豪华的黉舍大门、弘扬文明的雕塑、姹紫嫣红的花圃,充分揭示着船滩中学的英姿和蔼派。这些都是乡村中学少见的,表白船滩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当代化的重点中学。 武宁县船滩中学新校区始建于1997年,现有讲授班12个,退职教职工40多人,在校门生近千人。黉舍以“三创、四个—、五好、六不准”为准绳的教诲体例,以“净、静、敬、竞、进’’为内容的教诲手腕,以洁净、规律、体育“三面红旗”为纽带的教诲办法,构成船滩中学独具一格的育人特性。武宁县船滩中学以浅显中学“两重担务”为绳尺,面向全部,因材施教,既为处所经济培养了数以万汁的扶植人才, 又为高校运送了成百上千的合格重生。 船滩中学对峙“敢为人先,寻求出色”的办学理念,环绕“镇级树模浅显初中,武宁着名乡村中学”的办学目标,发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奋力抢先,志在必得”的开辟精力,尽力改良办学前提,尽力打造着名品牌,黉舍已成为全县州里上寥寥可数的几所树模黉舍之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