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外国语学校创建于一九九四年(原二十二中),是江西省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学校,列入江西省省级重点中学管理系列和招生范畴。属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成员,并被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定为全国外语实验学校。2005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高校保送生的外国语学校”。 南昌外国语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0年的南昌市二十二中,江西省重点中学,中国著名中学。1994年,经南昌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南昌外国语学校。2002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素有南昌“外滩”之称的抚河之滨桃苑。 南昌外国语学校系江西省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学校、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成员学校。 南昌外国语学校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42631 m,总投资达 1亿余元,是一所环境优美、设计国际一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拥有天像馆、生态馆、多媒体教学系统、广播演播系统、风雨球场、全塑胶标准跑道运动场的全新现代化外国语特色学校。全校现有 5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 24个,初中 30个。在校学生 3260人,其中高中 1360人,初中 1900人。教职工 213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有66人(其中博士12人),占32.3 %,本科以上学历有 187人,占 88.6%。学校常年聘请英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一批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在加强英语的基础上,开设了日语、西班牙语小语种“二外课程”,搭建了多语种学习新平台。
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学座落于西湖区东坛巷口,毗邻绳金塔,是一所办学成果卓著、具有辉煌历史的市属初级中学。2007、2008年中考重点上线人数612人,重点升学率平均达50.2%,稳居市属学校前列;近三年学科竞赛成绩斐然,累计获全国、省、市各级奖励达330人次 ??学校占地面积7084.90平方米,校内绿树掩映,四季常青。教学设施齐全,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理化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等装备先进。学校设有政教处、教务处、科教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等职能部门,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高级教师45人,中级教师30人。学校有一个“务实、创新、廉政、高效”的领导班子,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校长吴方年同志,男,195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0年参加工作,曾获南昌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双奖。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安全等各项行政工作。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学校现有中小学生人数2000余人,教职工85人,其中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比例占25%,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占52%,有五位教育硕士,多名奥数一级教练员。 附属学校创办于1955年,近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被南昌市西湖区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南昌市教育局评为南昌市“创文明校园、塑文明形象”达标单位;附属学校的中考升重点率都达30%以上,特别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高50%、46.3%和52.8%,连续多年被市教委评为“中招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参加全国、江西省、南昌市各类学科竞赛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教师也有多人荣获省市优质课比赛一、二、三等奖。 附属学校近几年加大了资金投入,新增建了现代化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实验室、乒乓球室和200米环型塑胶跑道。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大为改观。 附属学校立足于为学校本科教学服务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影响,提高声誉。为学校教职工子女创设了一个优越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坐落在南昌市北京西路立交桥东侧,创办于1954年9月,原名江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6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96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优秀重点中学。建校近五十年来,附中以其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校风优良,人才辈出而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师大附中或附中,学校现有青山湖校区和滨江校区,青山湖校区位于南昌市北京西路194号,滨江校区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锦江路169号。学校现设有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勤工俭学办公室、工会、团委等7个职能部门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史地、生物、音体美、电教等9个教研组。在校学生5000余人,共有100个教学班。 江西师大附中是江西省第一批授予“全省重点中学”和第一批授予“全省优秀重点中学”的全国名校。在五十六年的办 学积淀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教研的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的前列。附中以学子被高校和社会 一致公认为“品行正、素质优、潜力大、发展好”, 被誉为江西中学第一名校。
莲塘一中创办于1956年春,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南昌市首批十大名校。学校以其学风浓厚、教风严谨、办学有方、人才辈出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莘莘学子实现梦想的摇篮,是教学精英施展才华的沃土。 学校于2005年9月搬迁至县城新区澄湖西路中段,新校区占地270余亩,静态投资1.2亿,建有标准教室115个,可供5000余学生就读。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是一所现代化园林式学校,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务。2007年7月,学校初、高中剥离,办学目标转为精心打造优质高中教育,树立江西省高中教育的典范。2008年6月,学校被省政府定为新疆克州班教学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418人(含退休教师112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全国优秀班主任3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省级劳模1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40名,省骨干教师65名,中学高级教师121名,一级教师100名,教育硕士12名(至2008年6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有20人),本科学历286名,专科学历8名,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教学质量永远被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面向全体学生,成才先成人”为指导思想,突出德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教育教学成果更加突显,高考高分考生,一、二本上线人数逐年上升并稳居全省前列。先后有四十余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植根于昌南沃土上的莲塘一中,不负百万父老乡亲的厚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呕心沥血育新苗,桃李芬芳今胜昔。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秉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大胆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为社会、为家长服务,领导为教职工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大服务观,弘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拼争一流”的莲塘一中精神,办出了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积极规划教育的长远发展,当前正着力打造以荷文化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正直、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体现了我校对学生做人、为学、处世的要求,烘托了学校半个世纪的深厚文化底蕴,也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 莲塘一中人永远不会停下奋斗与创新的脚步,不会放弃卓越与一流的追求,勇于在改革发展中提高自我,在求真务实中完善自我,这颗昌南教育之星定会更加璀璨夺目!
南昌八中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是一座有着70年悠久历史的名校,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坐落在市区中心孺子路中段,以西湖孺子亭公园为中心分南北二部,是一所环境优雅、功能完善、欧式特色风格的现代化校园,东临南昌市政治文化中心八一广场,西接车水马龙的交通要冲象山南路,北含风光秀美的西湖和商业街中山路,南望古老的历史遗存绳金塔。从抗战时期的“翘材中学”,到解放初期的“求是中学”、“前进中学”,再到今天的“南昌八中”,八中人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业绩,绽放出越来越强劲的生命力。这座诞生于烽火岁月的完全中学,自成立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强劲的生命活力,体现在南昌八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化在她出类拔萃的天下桃李、熠熠生辉的荣誉牌匾和日新月异的创新超越之中。历经迁移辗转、跨越沧桑沿革,南昌八中一路栉风沐雨,挟雷裹电,放歌而来。 徐孺子的遗迹、黄秋园的流韵、陆象山的余风、欧阳公的懿范,环绕其间。深厚的文化滋养与传统、独到的地缘优势与环境、独具的办学理念与特色、长盛的品牌效应与声誉,使“赢在起跑线上”成为南昌八中最大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八中经历了一个从复兴到强势的发展过程,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了南昌市基础教育的“五最”,实现了五大跨越。 ——“五最”:全市历年中考录取省重点率最高的学校之一;历年重点建设中学系列中招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历年高考重点建设中学系列录取率最高的学校;是在校生最多、入学最热门的学校之一;是近年来在市属学校中获大奖最多的学校之一。 ——“五大跨越”:原启音学校划归南昌八中管理,阔步迈进“一校两部”,打开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的大跨越;由一般普通中学晋升为省建设重点中学,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大跨越;实现了在校人数3000余人,班级数量56个办学规模,昂首跨入了大校强校行列的大跨越;由重初中轻高中的不平衡办学格局到形成以高中为龙头初高中强强并举的大跨越;实现了由单一的普高班到新增体育特色班,做大做强做特教育品牌的大跨越。 由此八中品牌更硬,特色更特,内涵更深,底蕴更厚,声誉更高,从而八中在复兴中实现了全新的飞跃,由大进强。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坐落在南昌市北京西路立交桥东侧,创办于1954年9月,原名江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6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96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优秀重点中学。建校近五十年来,附中以其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校风优良,人才辈出而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师大附中或附中,学校现有青山湖校区和滨江校区,青山湖校区位于南昌市北京西路194号,滨江校区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锦江路169号。学校现设有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勤工俭学办公室、工会、团委等7个职能部门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史地、生物、音体美、电教等9个教研组。在校学生5000余人,共有100个教学班。 江西师大附中是江西省第一批授予“全省重点中学”和第一批授予“全省优秀重点中学”的全国名校。在五十六年的办 学积淀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教研的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的前列。附中以学子被高校和社会 一致公认为“品行正、素质优、潜力大、发展好”, 被誉为江西中学第一名校。
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创办于1940年。1982年被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2003年被南昌市政府命名为“南昌市名校”,是南昌市首批十所中小学名校之一。2004年学校整体移交南昌市政府,归属南昌市教育局管理。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学校高品位、设施高标准、教学高质量、师生高素质、升学高比例受到上级表彰和社会各界好评。学校荣获江西省省长的嘉奖,近年来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授予“新课程试验先进单位”“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科研兴校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是“南昌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南昌市教育科研示范校”。在市 “三名工程”评选中,被评为“名校”,语文和物理学科被评为“名科”,语文教师丁孝松被评为“名师”。学校还是省市“绿化先进单位”“园林化单位”。 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有一批省市教学教研骨干。学校教职工244人,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138人,市学科带头人18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其中30余人是省市教育教研学术团体的主要成员。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铁道部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铁道部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教师、南昌市劳动模范、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等。近年来,有数十位教师在全国、省市教学大赛中获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百篇,出版教育教学编著百余册。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有一支教育科研水平高的队伍,主持并承担多项全国、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取得显著成果。 学校位于市中心老福山洛阳路西段北侧,学校占地面积77亩,6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人。有一流的橡胶运动场、进口人工草坪足球场以及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室内体育馆;有设备全部更新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准备室;有38个多媒体教室、4个60座计算机教室、课件室、4个语音教室、音乐美术教室、舞蹈形体教室、健身房等。建成了千兆校园网、有线电视广播网,班班通广播,高中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投影仪、视频展台、电动幕布和有源音箱等多媒体设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恢复高考以来,摘得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外语类状元等多项桂冠,多人获南昌市高考状元和中考第一名。学校历年高考中考各项指标名列前茅,获得南昌市普通高中教学目标管理一等奖和培养拔尖人才奖。学校以“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改革创新”为宗旨,倡导“勤奋、踏实、多思、求精”,培养学生“团结、文明、勤学、奋进”的精神,注重对特色学生的培养,学科竞赛硕果累累,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2人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30余人获奥赛省级一等奖。近几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勇夺两金,在全国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中,获全市六连冠,五次全省第一,并先后荣获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我校机器人竞赛在省市和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全体师生员工正以崭新的姿态,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进。我们欢迎全市莘莘学子报考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南昌五中是一所具有60年辉煌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江西省第一高级中学,1958年更名为南昌市第五中学。1957年首届毕业生以21人考取清华大学、11人考取北京大学、百余名录取哈军工、复旦、同济、中山大学等全国名校的卓越成绩,创下江西省高考的历史伟绩。 2001年,经南昌市人民政府批准[洪府厅字(2001)55号],南昌职业学院法人代表章跃进筹资1.5亿元,在红谷滩中心区重建南昌五中,同年被确定为“南昌市重点中学”。2005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 [赣教普字(2005)39号]。2009年5月,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赣教基字(2009)23号]。2012年又被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四批“南昌市十大名校”,南昌市教育局授予“南昌市四星级学校”。复办12年来,学校连年被评为“南昌市教育先进单位”,同时获得“南昌市教育窗口示范学校”、“南昌市德育示范学校” 、“南昌市社科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36亩,总建筑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科技综合楼、体艺馆、专家楼、多功能餐厅、师生公寓等现代化楼群和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练功房、演播厅、卫星电视接收站等,教学设施先进,生活设施一流。 学校以法人代表章跃进先生“五个教育功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继承和传递上,还要实实在在加强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指导,坚持“高起点、高品位、个性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以“心中永远有一颗升起的太阳”为校训,坚持“德育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校风和学风,实行人文管理,大力构建和谐发展的优美校园。 学校师资优良,教学成绩显著。在150名专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学科带头人16名,省、市、县优秀教师38名,硕士研究生18名。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十二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合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并向海外众多名校:美国威斯康新、阳伯翰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国内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生源。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特色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学工、学农、学军和科技、体育、艺术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家长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学校曾先后组织赴临川王安石故居、汤显祖纪念馆、九江琵琶亭、湖口石钟山等地进行考察研讨。近几年来,学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60余人次获国家和省级奖,学校宇鹏文学社百余名社员在全国性作文竞赛中获奖,200多篇习作在全国知名报刊发表。学校负责研究的重点子课题《语文教学中加大阅读量的实践与研究》,经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0701798A)总课题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十二五期间,南昌五中将紧紧围绕“优、特、新”的办学定位,追求特色,不断创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南昌五中必将为江西教育的辉煌写下新的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