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之旁,锦江之滨,青山环绕,花木扶疏,香樟滴翠,秀竹婆娑。这里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笔墨飘香,在这片敷裕斑斓的地盘上孕育了桃李芳香,人才辈出的石市中学。石市中学建立于1955年,始称石市农业中学,1969年改名为石市公社“五·七”中学,1970年2月至1981年7月附设有高中部,1978年8月正式冠名为好丰县石市中学。1991年7月,因石市新城区扶植的需求,校址由集镇搬家至现址。1993年8月与原茜山中学归并(茜山中学成于1978年8月,校址在十都村黄土脑)。石市中学(含原茜山中学)有着光辉的畴昔,曾是宜丰教诲园地绽放的一朵灿烂的奇葩,为故乡的扶植作出了严峻进献。目前,石市中学是全县范围最大的乡村初级投止制中学。黉舍占空中积达60000平方米,黉舍共设二十个讲授班,在校门生人数963人,此中有900多人在校投止。教职员工93人,此中初级职称西席8人,一级职称西席22人,初级职称西席52人,本迷信历西席70人,专迷信历西席达100%。近几年来,黉舍西席昂扬图强,整合上风,黉舍面孔脸孔一新,校园环境整齐美好,四时攘绿拥翠,柳绿桃红;讲授楼窗明几净,亮光照人;尝试楼办理标准,设施齐备;黉舍图书达二万册,门生公寓服从齐备,新建球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园文明丰富多彩,讲授设施日臻完美,讲授质量稳步进步,中考成绩屡创新高,为高一级黉舍运送了一多量饮誉全县的学习尖子;西席爱岗敬业,开辟创新,出现了一批师德标兵、讲授骨干;讲授教研服从喜人,比来几年来有十人次获国度级学科比赛指导奖。“踏浪前行立潮头,帆船满挂一起歌”,年青的石市中学正以极新的姿势,吹响奋进崛起的号角,驱逐新世纪的应战,石中人正豪情满怀,革故更始,克意朝长进步,求真务虚,同心并力,在迷信标准,民主调和,勤政创优的康庄小道上奋蹄腾飞。
袁州区春台初级中学始建于1980年。自创建以来,学校一直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开全开足各门教学课程,且各学科之成绩总在同级各校中名列前茅。至今为止,我校已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达4000人之多。学校位于城区正在开发的高土北路西侧、风景秀丽的大小袁山两麓之间。校园绿树成荫、设施齐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4人。教职员工能充分掌握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课余与当地消防、团委等部门联手,拓展学生第二课堂,着力挖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校长、书记张友申的带领下,荣获了宜春市先进单位、宜春市文明单位、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特优表演奖等奖项和荣誉。面对国际国内教育新形势、新动向,学校将坚持贯彻“教育为本,教学为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育思想,在“爱国、守纪、勤奋、求实”的校训指引下,力争创办思想现代化、条件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的全区一流中学。
董家中学一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教学改革,坚持创新路线,继往开来,求真备实,与时俱进。形成了全新的人才观、价值观、质量观,确立了鼓励学生做新人、培育学生做能人、激励学生超前人的育人模式,提出了“创新是立校之根,活力是兴校之源,人和是固校之本”全新的办学理念。学校高擎师德教育之旗,大兴素质教育之风,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力促学生个个成才,时刻不忘求发展。董家中学,养在深闺,名扬四方,虽是农村完中,却是大校风韵。这里环境优美,人文和谐,校园宽阔,风景独好。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19100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15人,在校学生2704人,37个教学班,其中高中学生1400人,高中教学班18个。校园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发展迅速。校园基本实现了“四化”,即美化、绿化、净化、亮化,走进董中,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完中展现在人们眼前,放眼校园,大楼高耸,绿树成荫,芳草叠翠,景色怡人。学校拥有现代气派的综合大楼、新颖别致的现代餐厅、宽敞宏大的教学大楼、恬静优美的教师宿舍大楼,座座楼宇,交相辉映,十分气派。高标准的学生公寓正在筹划中,不久便可做到学生住宿公寓化,生活设施现代化,后勤服务优质化,以满足生源不断增长的需要。学校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进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新世纪素质教育,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学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专用教室及课件制作室,现代教学设施十分完备。校园充满无限生机,办学效益年胜一年,董家中学多次获得省高中课改试验教学先进集体、宜春市重点中学、宜春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丰城市教育素质教育示范点、丰城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年又经省教委评估,列为省重点建设学校,再次荣获殊荣。董家中学高考升学率一直居全市前茅,今年高考达600以上高分有3人,赫然居宜春市普通高中榜首,学生参加全国各学科竞赛,获国家、省、地、市级奖达30人之多。学校肩负历史使命,提出了“同心同德、苦干三年,争创一流,达省重点”的奋斗口号,全校师生万众一心,不懈努力,乘改革春风,朝着那辉煌的既定目标奋勇冲刺,力争2005年夺得省重点中学桂冠。
同安中学创办于1972年,占空中积41亩,修建面积5972平米,现有8个讲授班(此中小学六年级2个班),在校门生313 人。教职工26人,此中支教1人,代课西席4人,是一所范围较小的乡村初中。建校几十年来,黉舍一直把“面向全部门生,全面生长特性,培养门生才气才气纵横”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休息,学会保存,学会糊口,学会事情”八学会为办学目标;以“立德、修能、健体、贡献”为校训,主动推行本质教诲,把学科讲堂讲授作为全面推行本质教诲的首要阵地,同时重视向课外拓展和延长。2001年4月被肯定为好春市树模性初级中学。比来几年来,学额稳固一向是100%,没有一名门生因为贫苦而缀学,没有一名门生因为厌学而缀学。我校师生有100多人次在国度、省、市、县级各种比赛中获奖。
江西省宜春中学自1902年肇起于袁州,时名袁州中学堂,校址设于唐代大文豪韩愈创办的昌黎书院。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从昌黎书院到袁州中学堂,从考棚旧址到新坊庙宇,从化成岩山麓到袁山枣树村,虽栉风沐雨,几度迁建,然弦歌不辍,发展迅速。赣鄱大地,独树一帜。 宜春中学滋兰树蕙,英才辈出。一百一十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从这里走出了碧血丹心的易安华、舍生取义的黄钟杰、追求真理的邓贞谦;从这里走出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科院谢光选院士,走出了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刘天泉院士;从这里走出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数学教育家傅种孙,走出了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郭冬乐……千百位英烈人杰,都曾在这里留下青春的足迹,真可谓声教迄四海,桃李满天下。 宜春中学励精图治,满园溢彩。一百一十年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宜中人用智慧和汗水演绎着创业的艰辛,凝练出“厚德博学、弦毅致远”的校训,制定了“宜春翘楚、江西一流、享誉华夏、牵手世界”的办学目标,形成了“文明、诚信、勤朴、奋进”的校风,探索出“寄宿制、全封闭、准军事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宜春中学硕果累累,饮誉四海。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江西省普通高中评估优秀单位”“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 江西省文明学校” “江西省绿色学校”“江西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宜春市首届名校”等多项荣誉,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迎着朝阳,笑脸绽放。2003年8月,宜春市委、市政府为适应宜春中心城区教育发展的需要,斥资1.2亿元兴建一所现代化、园林式的新宜春中学。整个校园位于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清静、自然、典雅。目前,学校占地808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职员工420人,在校学生6600余人。 昌黎风韵,百又十年;厚德博学,弘毅致远。宜春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正以百倍的热情和干劲,继承笃实之传统,坚持人本之理念,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把宜春中学建成为教学条件全国一流、教学管理全国一流、教学质量全国一流的现代名校而努力。宜春中学,她必将在百年辉煌的基础上,再次谱写新的华章,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西省高安中学是享誉赣鄱大地的江南名校,创建于1907年。1959年列为江西省教育厅直属学校,1960年批准为省重点中学、全省“百面红旗”学校,1995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百年的风雨历程磨砺了高安中学“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培育了原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革命家熊雄,数学家、教育家、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傅仲孙,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贾石等一大批佼佼学子、民族精英。一百多年来,七万多名毕业生在此起航,驶向辉煌的人生航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科竞赛、高考升学率一直遥居全省前列,中央电视台、《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先后作了专题报道,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江南名校。 高安中学是全国多所一流重点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江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和谐校园”、宜春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首批“宜春市名校”。 学校现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新校区座落于高安市瑞阳新区,2005年9月正式启用,占地面积601亩,总建筑面积115000平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艺术实验楼、教师过渡房、师生饮食中心、服务中心、6幢学生公寓、2个400米田径运动场、8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一个1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教育教学设施完备优良的新型寄宿式学校。老校区主要设初中部。新老两校区目前共有学生10800多人,教职工480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20余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3人,全省高中新课改专家组成员6人,宜春市名师20人。
上高二中始创于1973年,是一所集科学管理和现代化教学为一体的高级中学。197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省教委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先后荣获省、市、县授予的“文明单位”,教学部授予的“新教材试点先进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会授予的“青年教师工作先进单位”、省“绿化先进单位”,宜春市重点中学“五有十无”校园建设第一名、宜春市“学校管理与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上高二中校园占地面积220亩,总建筑面积54310平方米。现有60个高中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教职员工200余人,专任教师196人,本科学历达标率为84%,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78人,中青年教师占92%。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电教馆、体艺馆错落有致。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和高新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设备先进,达到省级中学一类标准。拥有3个语音教室,3个微机室,先进的多媒体投影仪高三年级每班一台。有8条400米标准跑道,4个篮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16个标准乒乓球台,1个活动器械场,1个沙滩排球场,1个足球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 学校高考成绩令人瞩目。1997、1998、2000年三次夺得宜春地区高考理科个人总分第一名,2000年高考上全国重点线的有190人,上本科线的有391人,列宜春地区重点中学之首。2001年高考又创辉煌,宋婷夺取了全省文科状元!全校959名考生上600分以上83人,上重点247人,本科以上486人,位居全市前茅。如今,上高二中全体师生员工为争全市一流、省内知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型高级中学的目标奋进。
江西省靖安中学坐落字况钟园林西北面,三爪仑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心腹地,是一所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变化的学校。 学校已建立教育卫星电视接受系统工程和闭路电视播放系统,每个教室配备了彩色电视机及其他电教设备,装备了一个多媒体的综合电化教室,购置了一体化多功能的印刷机。 1978年,学校被列为省级重点中学。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一贯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团结、文明、勤奋、求实”的校风,“严、勤、细、实”的教风,“惜时、守纪、勤思、好问”的学风,并总结推行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两个原则(科学性管理和名主性管理原则);落实三件大事(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事;引进机制,全面调动教工积极性的难事;科研兴教,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新事)的治校方略。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规划新建42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2400平方米的多功能食堂及4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建立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和管理网络,大力推行以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内容的素质教育,把学校建成一流的省级重点中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