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初中创建于1991年,座落在双桥镇的西侧,现有在编在岗教师8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1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2%,教学班级27个,在校学生1542人。多年来,学校积极探讨办学思路,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能力教育,2001年5月,经省教委评审验收,学校的特色工作——分流教学正式被列为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学校占地面积78亩,建筑面积7542㎡,通过11年的努力,先后建起了教学楼、教工住宿楼、学生公寓、综合办公大楼及校门、围墙、师生食堂等附属设施,创办了图书室、学生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艺术室,实现了教师分教研组集体办公,浓厚了教研风气。 学校装置了电教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阶梯教室,添置了52台电脑、锅炉以及一体化油印机,兴建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快乐园、水泥球场,平整了4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基本形成了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娱乐区自成一体的教育办学格局。此外,学校加强了校园道路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修建了一条条水泥路,有机地把办公区、生活区、教学区、娱乐区联结起来。同时,为创造优雅的学习环境,建成了两个花园四个花圃,整改了天然竹林,种植了花草树木,整个校园达到了环境园林化,布局合理化,规划科学化,结构系统化,设施标准化,是办学的理想园地。 双桥初中不仅抓了校园建设美化工作,而且认真抓了安全工作,德育工作以及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整套安全、德育、教学工作制度,形成了月月抓、周周抓、时时抓、人人抓的良好氛围。在教学领域,学校以科教兴国为宗旨,视教学质量为生命,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教改尝试,创造了具有双初特色的分流教学工作。 所谓分流教学,就是在积极贯彻落实“两全”方针的前提下,依据学生个体、个性差异实施不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特长。经过几年实践,分流教学已成为深受师生喜爱、家长欢迎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为使“分流教学”这一改革课题能顺利有序实施,该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1)成立了“分流教学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和班主任协助制订实施方案;(2)了解、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进行分流并编入美术、声乐、器乐、家电、体育、武术、剪纸、舞蹈等特长班;(3)文化专业班按标准开齐开足课程,特长班打破课程计划,适当降低文化课难度,做到既抓文化课教学,又突出特长教学;(4)学校从有限资金中挤出几万元添置了铜管乐器、电子琴、石膏模特像、各种模型、画夹和各种音乐、美术、体育、武术器材、家用电器,为分流教学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5)分流教学小组成员必须深入特长班听课,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做好期中、期末测评,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由于该校分流教学管理到位和分流方案切合学生实际,分流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家长的好评,得到了各 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肯定和赞誉,其主要成效有: 1、大大提高了学生素质,符合素质教育中“特长”要求。有些学生因文化知识薄弱,学习成绩不佳,编入特长班后因兴趣“对路”,学习很认真;发言积极,气氛活跃,带动了文化课的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为毕业班学生走向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拓宽了就业门路。有些学生毕业后开设家电维修店、搞起美术装璜业、自办武术、器乐班,还有些学生到沿海地区“打工”,也根据自己学到专业知识,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3、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特色人才。仅1999年中师专业加试,双桥初中分别取得音乐、美术、体育三个全县第一名。2000年和2001年参加中考美术加试人数和成绩名列全县第一。 4、分流教学有效地防止了学生辍学现象,是提高学生在校巩固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分流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厌学情绪得到遏制,流生明显减少。近几年,初三学生巩固率因分流教学逐步提高,现已达到100%,非毕业班亦达到97.2%。 5、 分流教学浓厚了学风。分流教学更适合学生“口味”,尝到特长课学习的甜头,学用对路,不是“灌输填鸭式”教学,而是形式多样,深入浅出,别开生面。 6、 分流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分流教学不仅使特长班学生学有所长,相得益彰,而且对文化专业班学生成绩起到了促进作用。从1996年以后,全县综合评估和中考成绩都名列全县前列,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奉新县第二中学创办于1978年8月,校址在奉新县城西北部的狮子山。这是一所完全中学,高中部面向全县招生。1993年,宜春行署批准为地区重点中学。1999年8月,中共奉新县委、奉新县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县城中学布局,将奉新县第二中学迁入原奉新一中校址,由原奉新一中和奉新二中的初中部以及冯川初中合并组成。学校座落于西门街,南临风景优美的沿河北路。它占地面积7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4572m2,绿化面积15876 m2。走进校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大楼。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走在校园,仿佛置身花园之中,古希腊风格的回廊、参天古树下的石桌、石椅等,都是师生工作学习之余休憩的好场所;大大小小的数十个花坛内种着樟树和棕榈树,装扮出校园的南国风情。在如茵的草坪上,苍翠欲滴的雪松显示着勃勃生机。 奉新二中以优美的环境和严格的管理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2000年、2002年学校连续被江西省爱国卫生委员会授予“卫生庭院”、被宜春市绿化委员会、宜春市建设局授予“园林绿化达标单位”,并荣获宜春市“学校建设和管理优秀学校”金牌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奉新二中现有教学大楼三幢,教室54间,同时还拥有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宿舍楼各一幢。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努力完善现代化教学装备。目前,学校已高标准装备了三个微机教室、四个语音教室、五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教师电子阅览室。共有电脑180台、语音设备200套、校园网1个。录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学校还建立了教学资源库。资源库有大量学校管理和教学软件,门类齐全,种类繁多,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二00三年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学校还建有图书馆和阅览室,共有图书五万多册。有专门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练功房。另外,学校还有标准篮球场三个,乒乓球台多张、多功能综合厅和正在建设中的400米标准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完善的设施,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良好条件。 奉新二中现有教学班级48个,学生2600多名。有教职工16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75人,大专以上学历159人,现有中学高级教师35人,中学一级教师90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5人。教师学历达标100%。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占90%以上。全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有三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工作者称号,五位教师受到省级表彰,多人受到地市级表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周丽珍老师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由于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全县教育评估中,奉新二中一直名列前茅,历年中考的优生率、录取率更是遥遥领先。奉新二中大兴教研之风,自1999年建校以来,学校已有1个课题被国家立项,3个课题被江西省立项。教师多篇论文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8篇、省级32篇,地市级74篇。还有多名青年教师荣获地市级以上优质课奖励。奉新二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全面、实践能力强,深受高一级学校欢迎,每年有大批二中毕业的学生在高中录取名牌大学。在各级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中,奉新二中更是成绩显著。据统计:建校四年来,二中学生共获国家级奖励168人次,省级奖励312人次,市级奖励895人次。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奉新二中也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文娱、美术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学校被确定为“江西省传统体育运动学校”并荣获“江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每年向上级体校输送多名运动员。文艺汇演节目多次在全市荣获大奖。学生美术作品水平高,有多人荣获全国大奖。微机教学是学校的强项,有雄厚的师资和先进的设施,教学质量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二中已有多名学生取得计算机全国等级证书。在全市计算机大赛中,二中连续多年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从1999年起,奉新二中连续三次被评为地、市级文明单位,2004年3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九届(2002—2003年度)文明单位。 目前,奉新二中教师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性初级中学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灰埠中学创办于1956年,1978年定为江西省首批省重点中学。建校51年来,先后受到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连续18年被评为宜春地(市)级文明单位。2002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同年成为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学校。灰埠中学一贯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兴校、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法方针,建校51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20000余名合格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为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输送新生7000余人,毕业生中成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300余人,其中校友涂宜庆曾取得江西省理科高考第2名的佳绩。近年来我校学生共有200余人次获国家级及省市级竞赛奖,其中邓勇刚同学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并参加北京冬令营集训;聂进军同学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金增玲同学在2001年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高安市、宜春市、江西省赛区一等奖,填补了宜春市在江西省的空白。灰埠中学“五个一”德育模式闻名全省,中考成绩稳居高安第一、高考成绩位居宜春市重点中学前茅。继2003年成为高安高考拥有600分以上仅有的两所学校之一后,2004年、2005年、2006年高考捷报频传,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均突破300人。2007年高考再创辉煌,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茅,高考成绩位列江西省农村重点中学第一,辉煌的业绩受到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灰埠中学是一所老牌名校,更是一所生意盎然的花园式学校。2003年初洪中元接任校长以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校园环境:拆除旧瓦房、路面全部硬化、校园相继绿化、校道次第亮化。秀丽典雅的校门、宽阔平坦的校道、傲然挺立的雕塑、功能齐全的球场、古朴庄重的广场、曲径通幽的回廊、高大宏伟的办公楼,这些独具灰中特色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底蕴的景观,成为全宜春市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宁静致远,读书天堂。读书还是灰埠中学好”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灰埠中学特别注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灰埠中学内部管理章程》、《灰埠中学学生手册》等构建了灰埠中学科学的管理体系;小商品店、书店、眼镜店、理发店、锅炉房、浴室等构建了灰埠中学完善的服务体系;校清洁队全天候保洁、随处可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名人塑像、文明用语等构建了灰埠中学独特的环境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办法,这些都是学生迈向成功之路的坚强保障!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