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人镇中心小学建于193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70余年来,学校培养出战斗英雄孔庆三、南海航队榆林基地司令员李大同、原国家女篮五号吴承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一等奖获得者金宁、上海复旦大学博士生孙宪坤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666人,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生率均达100%。学校有教职工44人,专任教师43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22人,专科学历的17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15人;有省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教学能手3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获得区级各种荣誉称号的23人。 学校占地15768平方米,生均 23.68平方米,建筑面积4559.2平方米,使用面积2991.72平方米,生均4.49平方米。自85年至今学校先后集资500余万元,建成了33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及其他附属设施,设有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微机室、舞蹈室等15个专用教室,各室器材配备齐全,教学仪器达国家一类标准。并建立起了风雨操场、200米的环形跑道标准操场。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及广播电视系统,班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师用微机达到每人一台,实现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秉承“用创造的教育培养创造的学生”、“用成功的教育培养成功的学生”的教育理念,贯彻育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走高标准、高质量、精细化、规范化办学之路。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建有高标准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电子备课室、微机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人手一机和无纸化办公。被授予区、市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精心打造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师资队伍。培养了8名区学科带头人、12名区教学能手,数量均居全区榜首。学校被评为市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建有高档次的电教室、舞蹈室、德育室、实验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办有《曙光》校报和围棋、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13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校园文化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管理追求精细化、规范化,做到日事日毕,日检周评。东一路小学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矛,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教育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发挥少先队“抓手”作用,被授予省雏鹰行动示范学校、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的荣誉称号。“办有特色、教有专长、学有特长”,东一路小学以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烟台市莱山区莱山镇中心小学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之后,坚持践行生命教育“六个一”。暑期临近,根据学校生命教育工作计划安排,近日,学校聘请了烟台市交通警察第四大队宣传科的同志们到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详细讲解了暑期交通安全注意事项,给每位学生发放了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光盘,要求学生将安全知识带回家宣传给家长,并在校园里为学生张贴了宣传挂图,直观生动的为学生上了一堂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课。 校长携全体员工欢迎您的到来,一同某发展。
小庄小学是一九九一年落成的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7平方米;2003年小庄村投资230万元新建教学楼1670多平方米,又征地7056平方米新建操场,内有8条200米环行跑道;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2008年6月,教育局和村委会又投入300余万元新建17个专用室,建筑面积1723平方米。成为了配套齐全,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现有学生741人,18个教学班。42名在岗教师,最大的58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34.3岁。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9人(占45.2 %),专科学历18人(占42.8%),其余是中师学历,科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环境优美怡人,教学设施精良,教师队伍年轻化,办学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学校教师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廉洁勤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把“为幸福生活而教育,为主动发展而教育”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与农令谚语”为校本课题,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管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法德并用。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努力创造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境界。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每学期学校投资添置图书和仪器,已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通过了教育初步现代化验收。 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学校初步迈向规范化。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日常行为规范率均为100%。 新的形式,面临新的挑战,小庄小学将抓住机遇,继续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力争把小庄小学建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的乐园。
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二小学于1949年建校,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香江二支路55号。学校占地1632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4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1000平方米。目前有49个教学班,2092名学生,教职工111名,其中专任教师102名,高于规定学历人数99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42名。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拥有体育馆、图书馆、等专用教室和全数字化的校园办公录播和教学网络。学校现有图书78311册,教学用计算机台数126台,教学仪器设备齐全,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是一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充满现代化教学气息的学府胜地。学校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理念,总结形成了由88门必修课程和选择修课程组成的“精彩生命”课程体系。通过将“特色根植于课堂,用课程来涵养特色”的创建思路,逐步形成了民族文化办学特色和青岛市级水平的五大优质课程资源。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青岛市民族教育基地、青岛市家长学校示范学校、青岛市绿色学校、青岛市帆船俱乐部先进集体、开发区特色学校等数十项荣誉。
山东省济南市陡沟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神道口小学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卧龙山脚下,建立于解放时期,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固确立“为师生创造人生幸福”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的精品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切实打造“阳光神小”教育品牌。学校努力让“阳光精神”洒满校园,“阳光教育”、“阳光教师”、“阳光学子”、“阳光家庭”等已成为学校响亮的“阳光品牌”。学校积极倡导生活教育理念、人文关怀理念、情感教育理念、校本发展理念、服务经营理念。通过开展神小教育管理精细年、教师队伍建设年和教育质量推进年三项重点活动,努力实现神小教育的“非常六加一”,即倾情打造扎实发展的、校本教研的、文化书香的、信息数码的、现代特色的、平安和谐的加上质量持续提升的“阳光神小”品牌,正在走出一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之路。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国家级优秀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实验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称号;“打造阳光神小”教育品牌曾在《教育家》杂志进行经验介绍,并在“全国规范化管理经验大会”上进行重点交流;学校网站被评为市一级校园网,远程教育得到省、市级领导好评;“营造书香校园”探索之路在全国新教育义务支教行动中得到高度评价,并在《中国教育报》和《现代教育报》推广建设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学校美誉度、依赖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用心真诚倾听花开的声音,永远微笑面对未来,让校园书声朗朗、生活书香四溢、人生书香诗香”是“阳光神小”的美丽愿景。他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能创造奇迹”!
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位于风筝都风景秀丽的白浪河畔。学校成立于1948年,1987年学校由一所村办小学转为国办学校,是一所新兴的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22亩,拥有两座四层联体教学楼,二十余个教学班,七十八名教职工,一千余名学生。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有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配有微机室、语音室、劳技室、社会教室、书法教室、科技展室、多媒体电教室等专项教室,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立,为学校开展远程教学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学校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本着“创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宗旨,经过潜心研究,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学校通过抓管理、抓师资队伍建设、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抓学生学习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抓教育教学、抓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0年12月学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并获得省二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省劳动技术先进学校、市级普通话示范学校、市级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市级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埠小学建于1992年12月,学校坐落于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办事处海埠村西山,东邻华能威海电厂和海埠村,南向鸣翠公园,北靠威海新港,学校周边环境雅静、视野开阔,比较适宜师生工作和学习。1992年12月学校始建之初只有一幢教学楼和操场;1997年学校又增建一幢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楼,并硬化了篮球场; 2003年8月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沟北小学合并至海埠小学。学校从2003年9月开始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直属管辖。 海埠小学建校初期生源主要来自海埠村、华能威海发电厂和山东电力工程第一公司威海工地。随着山东电力工程第一公司威海工地的撤离,沟北小学合并到学校以后,现学校生源主要是海埠村、沟北村、城子村和华能威海发电厂。学校自建立以来,办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1995年9月学校被威海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威海市规范化学校”,是首批获得市级规范化称号的学校之一;1998年2月学校被中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8年被威海市教育委员会授予“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1999年2月被中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9月被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1月被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办事处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6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小学素质教育中多媒体综合应用研究威海实验区实验学校”称号;2003年12月被威海市教育局授予“威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师范学校”称号;2006年1月被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综合治安委员会授予“2005年度平安经区建设达标学校”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连续6年获得“威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现占地总面积1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4平方米,固定资产340万元,学校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各 1栋,食堂一处、250米跑道操场一块、标准水泥篮球场2块,水电暖设施齐全。学校拥有学生计算机教室、网络室、语音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学校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人,在校教职工21人;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2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1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现有区级学科带头人 2人,区校级教学能手2人,曾获得过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13人次。 学校提出了“抓管理、强内涵、树新风、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一年抓管理,两年上水平,三年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学校承担了省级《小班化教学》实验课题,现已进入实践阶段。目前承担课题实验的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发地参与到课题中来,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浓厚氛围。学校确立了“愉快教育”的特色办学方案,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愉快教育,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体系,探索出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形成“愉快的课堂、愉快的校园、愉快的童年”的特色校园氛围。 学校连续两年在全区小学年终教育综合评估中获得第四名;学校的文艺队和乒乓球队在历年经区的中小学文艺汇演、乒乓球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队伍合力、管理规范、质量上升、初显特色的良好局面,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