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成立于2006年,位于黄城中心繁华地段。学校占地总面积19942 m2,总建筑面积 10799 m2,现有16个教学班,860名学生,52名教职工。学校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楼、办公楼交相辉映,塑胶跑道、人文景观、花草绿地点缀其中。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体美器材室、音乐教室、舞蹈室、少先队活动室、心里咨询室、乒乓球室、音像备课中心一应俱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继承中发展,改革中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龙口市“花园式学校”、龙口市“规范化”学校、龙口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龙口市师德建设年先进单位、龙口市学校环境整治法制教育年活动先进单位、龙口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烟台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烟台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羊庄镇洪村小学始建于1964年,1975年迁到现址杜堂村。学校位于薛河南岸,陶山脚下,服务于洪村、土城、陶山三个办事处,17个自然村。2011--2012学年度,在市、镇、村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教学楼、大门、院墙、传达室、餐厅、操场、厕所,硬化了路面,绿化了校园,装修了原教学楼,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00人,教职工25人,中共党员3人,其中教师本科学历13人,专科学历12人,,滕州市优秀教师3人,滕州市教学能手1人,课改标兵3人,骨干教师11人,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和获奖论文30余篇。学校有一个团结、民主、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善于思考、勤与钻研、精于教学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居全镇上游。学校先后被滕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滕州市教育局评为规范化学校、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德育工作示范化学校;被镇政府、镇教委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目标完成先进单位、安全稳定先进单位。“历尽沧桑雄风在,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征途中,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为实现“让学生收获快乐,让教师体验幸福,让家长收获希望”的目标,为把学校建设为滕州一流农村小学而不懈奋斗。
小学始建于1912年,因校舍座落在当时的西冶街关帝庙内,因名武庙小学,又名关帝庙小学。后几易其名,1982年定为今名。可以肯定的说中石先生的母校关帝庙小学就是今天的西冶街小学。张局长指示,要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将西冶街小学及西冶街的历史沿革情况做充分的考证,形成系统的材料向中石先生汇报。欣闻此喜讯,全校为之鼓舞。高校长立即着手安排了此项工作的考证工作。亲自带领考证小组前往区档案局、区宣传部、区摄影家协会寻找相关资料、照片,拜访中石先生的同窗好友石志浩老人调查了解更为详尽的资料信息。随即又安排专人利用两天的时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制作了学校简介专题影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4月28日,高校长在市教育局张洪亮局长、王长春副区长、王建照局长的带领下,携带资料飞赴北京向中石先生汇报。下午3时,高校长一行来到了位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楼的中石先生家中。先生的家无处不洋溢着文人墨客的雅致,先生精神矍铄、言谈恳切,对母校的那份感情溢于言表。在高校长给他介绍了母校的相关情况后,先生情绪益发勃然。母校求学时的故事娓娓道来:写错“冶”与“治” 老师是如何给他矫正、西冶街关帝庙里的关公为何歪戴帽子,并高度肯定了母校的发展,主动提出要为母校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座之人无不惊叹于先生超人的记忆力,无不感慨于先生对母校的那份感恩之情。
济南市西河村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04年鲁能集团投资20万元对学校的旧校舍进行了改建扩建,形成了一定规模,全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生均占有面积为40平方米;建筑面积881平方米,生均占有4.4平方米.同时对原有校舍全面进行了维修、更换门窗、检修屋顶、做了粉刷,砌了花坛,安装了自来水管,教室里添置了新课桌,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今年我校为电脑安装了宽带,电视机接上了有线信号,加速了我校现代教育的进程,使我们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了与城市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 我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8人,其中男生124人,女生104人。学校附设学前班2个,幼儿教师2人,在校幼儿52人,学前一年入学率100%。学生主要来自席家村、李家村、万柳庄及纪庄的部分学生。 我校共有教师16人,其中内部退养教师3人,在职教师13人,其中中教高级1人,小教高级5人,中教二级2人,小教一级3人, 小教二级1人.均具有合格学历,其中本科(含再读)4人,大专3人,占教师人数的55%。我校地处农村,条件艰苦,但全体教师能团结进取、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金乡县实验小学的前身为设立于唐代的山阳书院,历经数次更名,1960年改为“山东省金乡县实验小学”。山阳书院历经千年沧桑,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才,仅明清两朝,进士44人,举人达156人,在当时可谓誉满天下。 更名后的金乡县实验小学,50年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社会美誉度一直很高,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土,学校以其厚重的历史、内涵的文化、优良的传统,已形成了实验小学独特的个性品牌,目前形成了拥有两校一园——“一体两翼”,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近两年,在高晓瑜校长的引领下,金乡县实验小学确立了“用文化引领学校,努力提升办学软实力”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爱育爱”的新校训,制订了“创建和谐·享受幸福”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文化校园、和谐校园,丰盈幸福教育、幸福事业,确立了“诚信博爱、和谐向上”的校风,“修身敬业、慈严相济”的教风和“关爱互助、乐学善思”的学风,号召全校师生用心做教育,用爱育人才,从爱身边的人开始,去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为孩子们生命成长涂上爱的底色,让孩子们更懂得尊严,更懂得爱自己,爱这个世界。实验小学积极构建“幸福课堂(诱而激趣,找寻幸福体会;思而研学,寻求幸福感觉;探而释惑,求解幸福指数;学以致用,解码幸福人生)”的教学模式,努力促使学生形成“我会动手,我创造;我会学习,我智慧;我会运动,我健康;我会才艺,我快乐”的幸福学习习惯。
1971年2月,经铁道部、济南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铁道部济南机车工厂职工子弟中学”。 2005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地方,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更名为“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现占地1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北靠经六路,南临经十路,交通方便。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在职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17人,合计占教工总数的57%,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济南槐荫区兴济中学办学条件 学校注重现代教学设施建设,拥有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语音室、美术室、劳技室、生物标本室、解剖室等专用教室。配有学生用微机室2个,信息控制中心1处,建立了校园网。体育设施齐全,拥有1300平方米运动操场,200米 跑道,3个标准篮球场地,1个排球场地。 学校坚持“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质量为重,规范管理,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治教治学,强化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四风”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济南槐荫区兴济中学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好新课改精神,为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服务,并不断朝着“管理高水平,教学高质量”的办学目标迈进,争创“现代化的示范学校”。 学校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追求,朝着“创建现代化的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在管理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济南槐荫区兴济中学教学成绩 近几年来,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2004年至200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槐荫区初中教学先进单位”。
济南市万德镇华龙希望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青州市旗城学校位于驼山中路,成立于2012年9月,占地两百亩,在校师生4000余人。分为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 现任领导人: 旗城学校现任总校长:刘华民 小学部校长:马光波 校风: 立君子人格,树淑女风范。 校训: 德行天下,智慧人生。 获得奖项: 动漫教育实验学校 潍坊市50强 中国教育学会 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教育示范学校
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一小学创建于一九四九年七月。2005年,被定为济南市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校原校址位于纬十二路58号,占地面积2142.7㎡,建筑面积3253㎡。由于学校所在北大槐树片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按照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我校已于2011年12月5日整体搬迁到位于纬十路54号的济南市纬十路小学南校区进行过渡。 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29人,在岗教师27人,全部具有小学或中学教师资格;在职党员12人,团员4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教师学历大学18人,大专9人,中专2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53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428名,比例达到94%,来自我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济南市周边地区,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近三年来,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学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逐步提升,12个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师办公电脑达到人手一机,目前设有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科学探究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等专用教室17个,并且内部配套设施、仪器设备按照标准配备齐全,所有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全部配备冷暖空调,图书达到生均34册,师生办公桌、课桌椅全部更新,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连续两年荣获区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区委区政府“特别贡献奖”;连续两次被评为教育教学进步奖;荣获济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济南市绿色学校称号;校教导处荣获济南市“巾帼文明岗”;校综实教研组荣获济南市小学优秀教研组、区教育局“三八红旗集体”;学校被评为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荣获区教育局先进党支部;校领导班子在槐荫区“争创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学校被评为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区阳光体育先进单位;区资产动态管理先进单位;区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区工会、妇委会工作先进单位;区老有所为先进单位;校第三空间工作室荣获区优秀工作室称号;校海模队、藤球队、围棋队、五子棋队、体育队、合唱团、军乐队等多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凸显特色中前行。随着北大槐树棚户区改造的启动,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一小学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乐园,让这些“流动的花朵”在济南、在槐荫、在北一幸福的绽放。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