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建于1954年,现有17个教学班,540余名学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意识到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合作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把“和谐、健康、充满活力”作为学校“主体文化”最根本的“三个”要素。为实现三者有机结合,为了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努力打造一支精良的干部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同时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变承诺,更是我们对理想教育的永恒追求。
地坛小学建于1963年,地处古老而又幽静的地坛公园北侧,是北京市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老校。 学校占地面积726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850名,在岗教职工62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和“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区、校级骨干教师10余名。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 ,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校园儿童剧为依托,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的研究课题和办学特色。 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学校设置的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学科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活动课程设置晨会,班队活动,文体,卫生保健,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传统活动等。学制为六年,学生毕业后全部免试就近升入中学。学校硬件设施较好,除普通教室外学校还设置了多媒体、科技、音乐、美术、计算机、劳动、书法等专用教室。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成立了管乐团、合唱队、舞蹈队以及美术、书法、手工、科技、计算机等十余个课外活动小组。特别是在由我校老师自编自导,本校学生亲身参演的儿童剧方面开辟出了一条更易于学生接受,被学生喜爱的教育新途径。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外宾多次来校参观考察,学生的美术,书法作品曾送日本参展。 多年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学校走过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和平里第九小学历来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优秀的服务管理效益、优异的学生学习成绩而赢得家长与社会的赞誉, 办一所“人民永远 信得过的学校”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和平里第九小学自1968年建校以来,从七个教学班,十五名教师,发展到现今三十一个教学班,八十一名专职教师,是一所规模大、设备优、信誉高的学校。 和平里第九小学拥有一支教学出色、教育有特色、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学生桃李天下在各自的岗位体现九小的教育光辉…… 四十年来,学校不断涌现出大批教育新秀、师德标兵。优秀园丁、紫禁杯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更是扎根基层。数百篇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荣获全国市区级奖励,学校多次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作为一所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理所当然。学校与日本教育界同行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商讨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是一所“人民永远信得过的学校” ,它将肩负着塑造下一代灵魂的重任,在育人的大道上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科学创新、与时俱进。
我校建于1956年,地处东城和朝阳交界处,占地面积5042平方米,校舍由教学楼、楼后和操场两侧两排平房、操场三部分组成。现有标准教室15间、专用教室8间,另设图书室、卫生室、大小会议室和一间一百平米的电化教室。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因序号排列而得名。在和平里地区,因学校骨干教师阵容大,师资老中青梯队组合优化第一,因参与国家、市、区级教科研课题项目数量,教师获各级各种奖项数量第一,因品牌教师训练,学生在国际国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获金奖、一等奖数量第一而出名,又因最早开设计算机特长班,最早从一年级起始设置英语课程,数学、语文思维训练,管乐、民乐屡屡获奖,在央视少儿节目频道表演,备受家长、社会关注而扬名。“第一”的学校办一流的教育,是学校的宗旨,培养一流的学生是学校的目标。
东师附小现有教职员工50人,20个教学班,学生600人.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年来以坚持指标、’重视治本、全面发展、办有特色为指针,高奏教育教学教书育入主旋律,努力把学校办成育人的圣地,学生的乐园。学校工作思路: 以学习为动力、以变化为起点、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灵魂、以进步为标志,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学科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自然、音乐、社会、劳技、写字、听说、计算机、科学等课程。我校努力打造“小班精品校”的品牌,使东师附小的学生成为有良好习惯的健康少年,爱学习、会学习、爱锻炼 、会锻炼、爱生活、会生活,使学校成为家长放心、满意的学校。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青年湖畔,始建于1965年,发展至今,现总占地面积 49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25 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花草树木相映成辉。 学校建有数字化演播室、无线广播覆盖校园、有大型多媒体报告厅、课题实验室、课件制作室、家校通平台等;有跆拳道馆、乒乓球馆、心理咨询室、乐团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学教室、美术教室等12个专业教室及800平方米的礼堂。学校被列为北京市首批数字学校,在北京市教委2012《名师同步课程资源建设工程》中被选为基地校。 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了“小班化精品教育”的特色道路。2005年我校被授予东城区首批实施素质教育小班精品特色学校。学校“以水化人”的环境特色使每层楼道生辉,使每个教室生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不求每个孩子同步发展,但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开设了礼仪、跆拳道、阅读、思维、形体等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成立了管乐队、舞蹈团、合唱团等;开设了思维、英语童谣、校园剧、信息技术、美术、篮球等课外兴趣小组。学生收获颇丰,在校生的60%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近四年,六年级毕业学生通过推优派位、文艺、科技、体育特长生提招、大派位后有50%-60%的学生到市、区示范中学就读初中。 近年来,伴随着课改的脚步,学校频频获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学校、全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研究实践优秀基地校、北京市学习技能示范学校、区教科研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实验校、全国“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十一五”国家社会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东城区地方课程——蓝天工程博览课优秀实验校等。 学校的信息动态,也被各大媒体关注,争相报道,先后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信报、竞报、午报、法制晚报、现代教育报、光明日报、京华时报、北京少年报、新华网、千龙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信息。
北京市东城区什锦花园小学成立于1950年10月,当时校名为北京市第三区隆福寺小学,校址在隆福寺街64号。1952年9月,私立三一小学与本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东四区隆福寺小学。1964年学校迁往东城区什锦花园胡同。1973年更名为北京市东城区什锦花园小学学。1979年学校迁至东城区美术馆后街48号。 什锦花园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小学,现有30多名教师,11个教学班。近几年,学校在教学、教育、体育、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校长郭杰同志多次在区教育大会上介绍经验。该校是市级排球传统校,多次被评为体育传统项目优秀校、课间操评比先进校,体锻达标甲级校、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奖,2000年被评为区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区科技活动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小班化教学研究先进集体,同年被吸收为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校。2002-2004年度我校被评为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我校在2004年爱国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美术馆后街小学始建于1936年,为私立的简易小学,占地不是一亩,1945年与“四存小学”合并为大佛寺小学分校。1956年独立成校为“大佛寺第二小学”,1976年改名为“美术馆后街小学”。现有三幢教学楼,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2名,期中寄宿120学生人,教职员工52名,校长邢明伟。 我校是一所老校,七十年的办学使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行成了美后的办学风格,那就是严谨的治学,崇高的师德。务实的工作,超前的意识,学校的良好传统锻炼了与时俱进的领导班子,造就了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届届合格毕业生,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近年来,学校在校长邢明伟的带领下,坚持“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落实“让美后每一名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学校”的理念,把学校所长和老百姓需求有机结合,将艺术教育作为构建学校特色,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突破口,走出一条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教育之路。几年来,学校把民乐和舞蹈作为切入点彰显艺术特色,又以艺术教育提升美育,构筑以美育人的战略,进而完成以美育为载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日前学校形成了100人的舞蹈团和近200人的民乐团,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达到37%,艺术教育使学生快乐,使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并带动了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家长的称赞,社会的好评,学校的声誉与日俱增。美后小学校长携全体教师用生命的火焰点亮了普通百姓心中的希望,谱写着东城区优质平民教育新的时代乐章。稳步的发展,崭新的面貌,更高的层次是美后的未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