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始建于1986年8月,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校以来,曾连续三次被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市模范学校",曾获得"全国功勋集体"、"江苏省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2004被评定为"南京市实验小学",2005年9月率先在区内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现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2012年被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南京青奥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学校秉承生命化教育理念,将"赋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相结合,并在区社会事业局的支持下,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校本课程,专业的教学管理,贴心的教育行为,优异的教育质量,加强名特优教师培养,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努力践行"幸福每一个"的小班精神。
南京市铁心桥小学坐落于韩府山北麓,秦淮河畔,始建于1935年。学校占地面积18863平方米,建筑面积5704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881名学生,62名教师。学校师资队伍精良。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85%,青年教师占80%,有市劳动模范、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市、区级骨干26人。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在各级教学竞赛中成绩斐然,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在报刊杂志发表。学校教学质量优异。建立了一整套提升教学质量的机制,致力打造区域内品牌校园,积极承办市、区级教研活动,邀请省特级教师、市教科所等专家指导课堂教学,形成了研教、研学、研考的浓郁氛围,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学科齐头并进,通过月教学视导、月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打造优质校园,在各项质量调研中均取得好成绩,教学质量进入全区第一方阵,连续多年被评为"区优质校园"与"区教学绩效优秀奖"。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以机器人教学为载体的科技特色已经形成,"小博士机器人"工作室建设成绩突出,学生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唯一金奖与一、二等奖,竞赛成绩全市领先,获奖学生也成为各中学青睐的特色生源,目前区内中学机器人项目的主力,均来自我校的历届毕业生。以特色大课间活动为载体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多次对外展示,并代表全市接受省体育工作会议代表的视察,省、市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田径队多次获得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优美校园"、"南京市绿化景观学校"等。2011年度,学校获得区"平安校园"、"优质校园"表彰,并高分获得全区教育系统最高荣誉--"和谐校园"称号;被雨花台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伴随中国(南京)软件谷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秉承"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不断提升优质教育水平。以打造中国(南京)软件谷品牌学校为目标,构建融传统与现代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特色英语、自主课堂、社团活动、科技教育等为抓手,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始建于1931年,当时为南京市第四民众学校,后改名为南京市第四区保国民学校。近百年来,曾几易校址。1949年定名为南京市钓鱼台小学,1952年定址钓鱼台147号。2013年9月,钓鱼台小学原址扩建完毕。目前,学校是一所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四轨制,配套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型学校。风格典雅的教学楼,秀美玲珑的校园景观,高速互联的校园网络,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立体折射出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微机室、音乐室、数字化星球实验室、梦想教室、安全体验室、图书馆、少儿电视台、多功能报告厅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素质精良、争创一流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21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77%的教师取得了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1%。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0岁,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是一支年青、富有战斗力、向心力强的队伍。钓鱼台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在校风蕴育中,以“制度促规范、文化积底蕴、特色创品牌、品牌求发展”为办学思路,被誉为“严谨务实,风正人和”之校,“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已被人们所认同。作为小班化学校,“关注每一个”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坚持以课程建设促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形成珍视祖国传统文化,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质的教育特色。以“《读亮心灵》阅读心育课程、《武惠童心》中华武术校本课程、《秦淮河韵,城南民风》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为学校三大特色课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以“慧学”命名的社团、主题节日、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多彩,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悠悠秦淮河边,巍巍古城墙旁,古色古香的钓鱼台小学犹如“十里秦淮”的一颗璀璨明珠,充分体现了秦淮文化和秦淮教育的独有意蕴。为此全校师生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创造钓小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钓小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南京一中承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其办学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成高质量、有特色、整体推进率高的全国一流民办学校。 南京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老牌的省重点中学、首批省四星级学校、国家级示范学校,以办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严格、教风朴实、学风扎实而闻名于省内外。 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是南京一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分校领导班子、中层均由南京一中派出,具有20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他们把提高质量,保证特色,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使进入分校的新生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一中教育。 学校现有教师170余人,其主干是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中级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学校现有56个班级,2300多名学生。在首届和第二届中高考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初中部在2006年、2007年中考中,人均考分均超过省重点线40分,名列全市前茅;高中部在2006年、2007年高考中,本科达线率高达68%和76.9%,成绩斐然,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 学校占地111亩,在名牌学校的分校中离市中心最近。已有的建筑面积,以及教学设备、设施,可满足60个教学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种需要。
雨花台小学座落在雨花台畔,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学校以“办一流学校,树一流校风,建一流师资,育一流新人”为目标,倡导“文明、活泼、勤奋、创新”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坚持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始建于1951年2月,原名为南京市城南搬运工会子弟小学,由于地处雨花台下,后被市政府命名为雨花台小学。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六十年代初期,学校开始了第一次飞跃,连续三年毕业会考双科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受到市人民政府的隆重表彰,并为学校兴建一幢三层教学楼,此事在南京市教育界传为佳话。 八十年代中期,作为南京市德育工作重点学校,率先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了“捐献一分钱,兴建雨花台红领巾广场”掀起了全市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潮。短短几年间,学校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全国各省市三百多位教育行家来校进行研讨。著名教育家周谷诚欣然为学校题写校名,实现了学校第二次飞跃。 学校现在占地面积996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1206人。教职工7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5.7%,小学高级教师37人。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步伐,学校新添大量现代化教学设备。目前,学校有一套电视演播系统,2个网络教室,一个信息制作中心,劳技室、舞蹈房、自然实验室等专用教室齐全,学生教室中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落到实处。 学校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现有市学科科带头人一名,区学科带头人三名,多名教师成为市、区级教学骨干,形成了一支具有发展前景的骨干梯队。近年来,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35岁以下教师达60%。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肯钻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入人心。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 “青蓝工程”落到实处。教师专业基础扎实,参加各类教学及基本功竞赛,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在2006年度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质课大赛中,三名青年教师分获一、二等奖。 在教学管理中,学校从抓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各项常规工作。为促进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实行目标责任制,并落实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坚持每周一推门听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完善教育教学成果考核。扎实有效的教学管理,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两年被评为雨花台区教学质量提升有功单位。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新飞跃,特别是能够主动应对时代挑战,以创一流意识,创一流的干劲,迎难而上,2003年成为市级实验小学。 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以“继先烈遗志,做时代新人”为革命传统教育主线,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整合德育力量,将德育贯穿于艺术教育活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学校各项活动出新意、有生气,被省、市、区电视台相继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各种主题活动的深入进行,兴趣小组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学生得以健康活泼地成长。校园里百花齐放,学生全面发展。在第11届全国青少年书画比赛中,学校51名学生的作品获奖,列全区之首。校舞蹈队连续两年获市级一等奖,合唱队获市二等奖,排球队、篮球队获区第一名,足球队获区第二名。
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年轻的省级实验小学。她位于风景秀丽的红山森林公园北侧,下关、玄武、栖霞三区交界之处。在短短的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学校发展很快,五轨的班级建制,办学质量好,社会美誉度高,现已迈入南京市小学名校行列。目前,占地12000平方米的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分校已经建成使用。 长期以来,学校经过实践探索,确立了"博求教育"这一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博爱之心,博学之才的未来人"为目标,走"科技兴校,质量强校"这一特色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南京市实验小学,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优美校园,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京市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学校;多次荣获"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南京市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时光如白驹过隙,而今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在挚爱着她的各级领导、家长、教师、学生的美好祝愿和共同建设下,愈显生机和活力,焕发出耀眼的青春光彩,相信她必将从灿烂走向辉煌。
马鞍中心小学(原马集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24年,迄今已近百年。校园占地面积26816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绿化面积7010平方米。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63人,本科以上学历60人;专任教师中有市优青1名,区学科带头人4名、区优青8名,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15名。走过一段历程,奋斗一段时光。现在的马小已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学校” 、“省级实验小学”、“省防震减灾先进学校”、“省平安校园”、“省绿色校园”、“南京市优秀教科室”、“市十一五、十二五教育科研基地”、市“课程改革语文实验基地学校”、市“课程改革英语实验基地学校”、“南京市振兴阅读行动学校”、“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学校”、 “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市十一五、十二五个人课题实验学校”、 “市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 “市语文、英语学科优秀教研组”。1999-2006年,我校连年获得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二、三等奖,2007—2008年荣获一等奖,2010-2011年获二等奖。……如今的马小人把“根深叶茂”作为校训,以“放飞童性,根植梦想”为办学理念,以“实施童性化教育,构建根文化特色”为中心工作,开展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努力追寻适合儿童的教育,让学生在美丽、宽松、和谐的校园里“好玩、好学、好心情”,从而快乐、和谐的发展。
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创办于1933年,于1998年迁建现址。2002年率全市之先完成布局调整,实现"一镇一校"。目前学校占地29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21平方米,有33个教学班,1507名学生,其中流动儿童708人,占全校学生近50%。在职教职工102人,大专以上学历74人。拥有区学科带头人4名,区骨干教师22名。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重点强化内部管理,抓实养成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凝炼办学特色,提出了"管理精细,质量上乘,特色鲜明,校园和谐"的工作目标。通过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务实真抓,使学校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内部管理逐步向精细化转变,教学质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各项竞赛活动成果丰硕。学校获得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绿色学校、南京市科技教育特色普及性学校、南京市无烟学校、南京市优秀教科室等荣誉称号。学生团队多次在省、市、区三模、运动会、鼓号队、英语短剧、合唱节、阳光伙伴等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重点抓好两项工程:一是抓住"校安工程"契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校容校貌,全面优化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装备,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给予充分的物质保障。二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潜心挖掘内涵,凝炼办学特色。围绕"和享阳光,融创未来"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和融管理""和融团队""和融课堂""和融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让每一位师生在发挥个性特长的基础上,相互融合,多元融通,和谐发展,做到生生和融、师生和融、校生和融、家校和融,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促进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不懈努力!
南京市南湖二小一所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区配套小学;一所经历了"发展、创建、提高"的省级实验小学;一所将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己任的江苏省"绿色校园"、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模范学校"、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 南湖二小现有近五十名教师,19个教学班,五百余名学生,校园环境优雅、古朴宁静,硬件设施齐全。2010年,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下,实施了抗震加固工程,各项设施设备全部得到了更新,校舍的安全性更是进一步得到提升。 近年来,我校在小学生"个性与群性"的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力求培养出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善于合作的优秀学生。学校充分利用小班的优势,致力于"每一个"的教育:"关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利用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精品社团--合唱团活跃在各级舞台上,不仅参加全国竞赛,还远渡日本,成为市级小学生艺术团;小足球队参加市区竞赛屡屡获奖;乒乓球、科技、美术、文学社......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每一个孩子都在这民主、和谐的校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个性适性 合作和谐"是二小人的教育理念,"精品小班为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的办学目标。作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我们为了学生的发展,实施"个性与群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老师们为孩子创设了多样的教学情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变得开朗、变得睿智、变得更加出色! 早在2001年,我校就成立了合唱团,经常参加演出,2003年我们成为南京市小学生第二合唱团,2005年被南京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和平鸽合唱团。我们在校园里唱、在社区唱、在音乐厅唱,还远涉重洋东渡扶桑,歌声伴着我校一届届学生健康成长。最引以自豪的是,2008年我们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支代表队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儿童合唱节,获得"黄鹂杯"的优异成绩,并在闭幕式上献唱了歌曲--《茉莉花》。2009年12月我校合唱团参加金陵合唱节,荣获金奖的佳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