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七君子”之一李公朴的故乡——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古方村,坐落着一所环境优雅、树木繁茂、鸟语花香、融典雅的园林式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为一体的教学园区。该校创建于 1947年,原名“古方庵”小学, 2007年5月起成为一所独立建制学校。2010年1月,正式更名为武进区李公朴小学。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600名学生,70多名在职教师。 在以马跃兴为领导的全体教职工的辛勤耕耘下,学校紧紧围绕“沐浴教育的民主,享受民主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文明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真诚善教”教风和“乐学善思”的学风,将质朴本真的校园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该校以“开发校本课程”为突破口,寻求特色发展。经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确立足球、拉丁舞、书法、羽毛球作为校本课程,捕捉具有特色的“亮点”。现在,该校已命名为“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武进区体育舞蹈训练基地”“武进区羽毛球训练基地”。 十年来,该校将家长的期望为压力,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动力,不懈努力,铸就辉煌,先后获得全国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8项,市级荣誉10项,区级荣誉8项,镇级荣誉多项,先后被中国教育学会、常州市教育局、中共武进高新区工委、武进教育局分别授予“艺术教学先进单位”、“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武进区优秀小学”、“教学科研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荣誉。在湖塘镇小学段各项评比中多次获奖,连续6年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教学综合评估第一名”。学校特色体育舞蹈先后在常州市、江苏省、全国多次获奖,在“诺亚舟杯”全国比赛中获少年组金奖,常州市第三届艺术少儿国标舞金奖。女子足球获武进第一、常州第二,计算机绘画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全国二等奖,多人获省奥数一、二、三等奖,一批批优秀毕业生送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丰厚的收获无形之中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在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同时,打响了古方小学的品牌。 民主教育仍在精彩的瞬间演绎,办学特色依旧在群星的闪烁中前行……
陆慕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校。历经了80多年的风雨沧桑,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谱写了从春华走向秋实的华彩篇章。而一代又一代的陆小人也用80多年的光阴陪伴着学校一步一步走向了阳光和希望,魏兴发、王尚龄、杨建学,他们带领着陆小人在这方净土上辛勤耕耘,放飞理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撤市建区以来,老校更是焕发了勃勃生机。在朱建明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教师队伍逐渐稳定,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教师队伍逐渐稳定,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于2001年底被评为苏州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2003年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验收,2006年成为首批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这几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则凝聚了全体陆小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为学校增添了光彩,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学校有了今天的发展! 现在陆慕实小有一支以孙明华校长为首的干事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行政班子队伍。行政班子人员的自身素质、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得到了学校广大教职工的一致认可。目前学校有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7人,教学能手10人,教坛新秀14人。 陆慕实验小学还有一所附属幼儿园,在那里也活跃着一个团结协作、勤奋进取、充满活力的女教师队伍,她们素质高、业务精、爱岗位、争一流,在工作中展现出她们独有的风采。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的前身是常州市平冈小学,这是一所有着近九十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小学。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教学班由原先的6个,逐渐扩展到现在的21个。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的要求,常州市平冈小学在2012年建成一所八轨制的现代化学校,并和常州市勤业第二小学合并,由常州市实验小学统一管理,命名为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共有21个班级,924位学生,57位教师。本科学历30个,占教师总数的54%,其中小学高级以上教师43人,占教师总数的78%,学校有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青年骨干教师1名,市教坛新秀2名,教学能手1名,区学科带头人7名,区骨干教8名,优秀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3%。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是由钟楼区五星街道投资新建的,总投资4000万。校园占地面积约45亩。这是一所达到省二类标准的八轨制的现代化新学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48个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最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学校有一个900平方米的篮球馆,下有同样面积大小的风雨操场,一个400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有学生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有32个专用教室,其中包括4个美术教室,4个音乐教室,2个科学探究室,3个劳技室,还有棋类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房等。目前,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两个校区实现一体化管理,做到“六统一” ,即统一校名、统一领导班子、统一师资、统一招生、统一课程、统一质量监控。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是:关爱生命,学会分享,赏识进步,追求卓越。我们的行动口号是: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们成长,我们超越!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实小教育集团的力量将会更强大,也将会造福更多的常州百姓。
白鹿小学于2006年5月28日奠基,被列入了市委、市政府2006年为民办的实事之中,2007年8月招生办学。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学校设计规模10轨60个班级,现有37个教学班,1662名学生,占地面积达66700㎡,建筑面积28592㎡,总投入8800万元。校园内绿树成荫,花木葳蕤,百花争妍,环境幽雅,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40%。“知远、知风、知微”三座教学楼气派大方,主导校园建筑,图书馆、白鹿书苑、童心剧场、阶梯教室、行健楼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科学实验楼(格物楼)独居一隅,实验器具一应俱全;学校图书馆已备藏书40226册,学生电子阅览室宽敞明亮,幽静温馨,书香酽酽。先进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更是为学生活动和健体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校构建了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校园网光纤到达各室,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生机比为6.18:1。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各项指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1类标准》要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99名,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84人,占85.9%,大专学历14人,占14.1%,教师学历大专达标率为100%;张家港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46人,占46.5%,师资水平优于市平均水平。一年级班级数每学年递增,教师每年也随之增多。学校针对教师工作习惯、工作标准不同的现状,制定了《白鹿小学教师手册》,在强化基础管理的同时,依托教科研活动深耕课堂。学校以“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 “市教育质量综合调研”“苏州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 “苏州教科院综合调研”等几大活动为契机,开展“同伴互助常规式磨课、民心教师联盟提升式磨课、挂钩名校团队互动式磨课”等阶梯式磨课承包活动和教学常规人人达标过关活动。在宽拓深掘中,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办学进入第六年,学校立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了“为了一生的幸福”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尚德启智”的校训,“和乐进取”的校风,“厚德 睿智 敏行”的教风,“勤学 善问 尚美”的学风。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和课堂改革,开齐上足各门学科,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为培养“纯洁高尚 灵动自信”的白鹿学子,学校重视体艺“2+1”活动,保证每位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九色鹿少年宫活动,行健楼、白鹿书苑为少年宫活动专用场地,设施配套齐全,各室布置氛围浓郁。周三是学校的九色鹿少年宫活动,开设了科技、葫芦丝、球类、赛车、乒乓、书法、卡通漫画、手工等38个社团项目共66个班级,其中芭蕾形体、葫芦丝、自行车赛车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周四是少年宫白鹿分部活动,市少年宫、棋院、舞蹈学校多名有丰富经验的辅导老师来校辅导。学校九色鹿少年宫辅导团队被评为市级“巾帼建功文明岗”,学校少年宫被评为“张家港市十佳乡村少年宫”,学校少年宫多次接受了各级各类外省市参观团的学习,成功承办了2011年江苏省“乡村少年宫活动”启动仪式。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学校确立了以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思路。一是构建富有个性的德育课程;二是创生趋于丰厚的学科课程,主要落实于语文和体艺学科;三是打造日益丰富的活动课程,精细阳光大课间和学校少年宫活动设置和管理,将之作为活动课程凸显校本特色。办学6年来,学校遵循“为了一生的幸福”这一办学理念,发扬“精诚团结,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苏州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张家港市教育行风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以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的好成绩。目前,学校正以办一所“有文化、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素质教育品牌学校”众志成城、矢志不渝。
盐城市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南苑校区(原称盐城市南苑小学),创建于1992年8月,占地16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现有小学部19个教学班、幼儿部3个教学班,专任教师59名,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3人,本科学历40人。近年来学校陆续荣获省和谐教育优秀实验学校、省巾帼文明岗、省绿色学校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网球)学校、市模范学校、市特色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自加入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以来,学校在区教育局和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实施了“教育现代化”、“校园绿化美化”、“塑胶跑道改建”、“楼宇出新”、“校园文化建设”等一大批校园改薄工程,校容校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跃升。
徐州市求是小学,始建于1956年,半世纪风雨沧桑,五十年深厚积淀,一路风雨,几经嬗变,几代人呕心沥血,薪火相传,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办学风格,连续获得“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徐州市优秀小学”、“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科技特色学校”、“徐州市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徐州市现代化教育窗口学校”、“徐州市三星级省实验小学”等系列殊荣。学校现有小学一到六年级共42个教学班,1900余名学生,教职工105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47人,大专学历36人,81%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国家级优秀教师、师德模范标兵2名,省特级教师、省优秀班主任以及徐州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名师、优秀班主任40余名。学校布局合理,宽敞大气,占地面积22383㎡,建筑面积10058㎡,绿化面积4120㎡,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塑胶操场总面积2300㎡,内有篮球、羽毛球、排球场等。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种类齐全、功能先进。学校接入光纤专线,开通校园网,可随时随地联通国际互联网,交互式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遍布全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电化教学系统总控制室、演播厅、编辑控制室居于核心,同时配有多媒体教室21个,微机室4个、电教室2个、多功能报告厅2个,另有科学实验室(含准备室)4个、美术室(含准备室)4个、音乐室(含准备室)5个,并设舞蹈房、卫生室、心理咨询室、仪器室、劳技室等41个专用室。为了强化科技特色,购置天文望远镜,兴建天文台。目前,学校有电脑近400台,教师人手一部笔记本。学校图书馆藏学生图书41825册、电子图书1.2万余册,订阅各种报刊杂志近105种,实行计算机管理,设有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已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些专用教室和教学设施充分、合理的利用,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需要,而且发挥了强大的育人功能,为全面服务全体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徐州市求是小学在夯实语文、数学、英语基础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艺体、环保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教科研工作起步早,成果多,效果好,收益大,连续实施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法国科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的倡导开展“做中学”、中国教育学会“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整合”、煤炭部基础教育司“小学生语感培养及训练”、教育部及中央教科所“德育读本”、江苏省教育厅“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生学习差异性研究”以及“绘本教材”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我校师生的综合素质,部分项目已结题推广,深受各级领导和同行的好评。求是小学多年来高度重视环保教育,十余年前即依托“全球五百佳”徐州小记者团这一“绿色摇篮”成立记者站。多年来,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大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环保小天使”们都积极参加,无一缺席,无论市内郊区、奎河两岸,还是黄淮大地、江南水乡,远至国外港台、西北大漠,险于华山绝顶、雪域高原,都留下来小记者深深的足迹,环保教育声名远播,成果显著,被评为“徐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徐州市求是小学2008年正式易名,全校上下秉持励精图治、不断创新的精神,继续积极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教学质量持续走高,而且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第19届徐州市运动会等各项活动中连续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成绩,继续谱写了一曲胜利之歌。求是小学领导班子开拓创新、教职员工无私奉献、全体同学刻苦努力,正励精图治,实施创造教育特色办学方案,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最终目标,以发明创造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健康教育为依托,以创造教育为主线,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领,以管理层的创造性理念突破为导向,以创造性的评价体系为落脚点,全盘计划,全力启动,全员参与,全面实施,全天进行,全体展示,全息记录,全程评价,注重开发师生的创造能力,实施学校素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承续“教育现代化”东风,为实现名校战略锐意进取,奋发向上。
沛县实验小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正阳北路2号。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办公楼,电教楼,综合楼,学校所有教室均装有柜式空调,闭路电视.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学校教学效果,学校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千兆校园网;同时学校还建有食堂,冷暖空调学生公寓,为学生的生活白日提供了优越条件。 创建于1956年,是江苏省首批认定的实验小学。学校占地19518平方米,50个教学 班,166名教职工,3000余名学生。抓实教师全员培训学校采用专家讲座、读书报告会、教师互助、同课异教、观看光盘、个人自修等方式,举办教学基本功 比赛、经验交流会、读书节、演讲比赛、论文写作大赛等多种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现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7人,市县名教师、学科带 头人、青年优秀骨干教师19人。抓好教师集体备课。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切实减轻教师“抄写教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江苏省沛县实验小 学<正>沛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56年,是江苏省首批认定的实验小学。学校占地19518平方米,50个教学班,166名教职工,3000余 名学生。
雨花台小学座落在雨花台畔,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学校以“办一流学校,树一流校风,建一流师资,育一流新人”为目标,倡导“文明、活泼、勤奋、创新”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坚持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始建于1951年2月,原名为南京市城南搬运工会子弟小学,由于地处雨花台下,后被市政府命名为雨花台小学。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六十年代初期,学校开始了第一次飞跃,连续三年毕业会考双科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受到市人民政府的隆重表彰,并为学校兴建一幢三层教学楼,此事在南京市教育界传为佳话。 八十年代中期,作为南京市德育工作重点学校,率先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了“捐献一分钱,兴建雨花台红领巾广场”掀起了全市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潮。短短几年间,学校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全国各省市三百多位教育行家来校进行研讨。著名教育家周谷诚欣然为学校题写校名,实现了学校第二次飞跃。 学校现在占地面积996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1206人。教职工7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5.7%,小学高级教师37人。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步伐,学校新添大量现代化教学设备。目前,学校有一套电视演播系统,2个网络教室,一个信息制作中心,劳技室、舞蹈房、自然实验室等专用教室齐全,学生教室中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落到实处。 学校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现有市学科科带头人一名,区学科带头人三名,多名教师成为市、区级教学骨干,形成了一支具有发展前景的骨干梯队。近年来,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35岁以下教师达60%。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肯钻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入人心。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 “青蓝工程”落到实处。教师专业基础扎实,参加各类教学及基本功竞赛,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在2006年度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质课大赛中,三名青年教师分获一、二等奖。 在教学管理中,学校从抓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各项常规工作。为促进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实行目标责任制,并落实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坚持每周一推门听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完善教育教学成果考核。扎实有效的教学管理,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两年被评为雨花台区教学质量提升有功单位。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新飞跃,特别是能够主动应对时代挑战,以创一流意识,创一流的干劲,迎难而上,2003年成为市级实验小学。 对学生的教育,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以“继先烈遗志,做时代新人”为革命传统教育主线,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整合德育力量,将德育贯穿于艺术教育活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学校各项活动出新意、有生气,被省、市、区电视台相继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各种主题活动的深入进行,兴趣小组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学生得以健康活泼地成长。校园里百花齐放,学生全面发展。在第11届全国青少年书画比赛中,学校51名学生的作品获奖,列全区之首。校舞蹈队连续两年获市级一等奖,合唱队获市二等奖,排球队、篮球队获区第一名,足球队获区第二名。
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描写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乐园——百草园。它草木葱茏,虫鸟欢唱,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充满了温馨和梦想……今天,在锦绣龙城如画新北的大地上,崛起了一座享有“百草园”美名的学校——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百草园小学成立于2008年8月,隶属于常州市新北区社会事业局。学校占地面积约2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700平方米,有普通教室36个,专用教室、社团活动室20多个,还有图书馆、演播厅、报告厅等多个多功能教室。学校现有在编教师44名,学生870名,教学班22个。教师队伍中,有区、市级专业发展称号的教师13名,占总人数的30%。学校行政班子勤政廉洁,团结和谐,为学校的发展甘于奉献;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爱岗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已在学习思考、探索实践的道路上走过了激情奋进、风雨兼程的三年时光。先后获得了“常州市先进实验室”、“常州市示范图书馆”、“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常州市A级食堂”、常州市“平安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全国百家书香校园”、“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文化 彰显幸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百草园小学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核正逐步形成。确立了“让每一个生命都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高情远致、抱素怀朴的校风;春风化雨、诲人不倦的教风;笃志好学、博文约礼的学风;志存高远、见贤思齐的校训,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学校精神:学校本着“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职业幸福”的管理理念,用情感和智慧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百草园仿佛是一个大家庭,全体教师在这温馨的乐园里快乐地学习和工作,并不断地进行着思维的碰撞和行为的磨合。学校构建了人文、诗意、幸福的校园文化,萃取经典成语,打造特色风景的成语广场,成语文化石,成语座凳,成语文化墙,成语楼道。设计重点部位,凸显幸福主题的核心文化大厅,教师休闲处和学生活动区。常州市政府居丽琴副市长在来校视察工作时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要让教师们感受到育人的幸福。百草园小学的办学理念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使命。”并欣然为学校题词:“让每个生命拥有幸福。”课程教学 探求幸福几年来,学校在落实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讲求管理策略,追求管理绩效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各学科基于原有的发展基础,进行多元研究,初步建构了有本校特色的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了各学科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风格的课程特色。学校围绕“成语浸润、书画熏陶、体育强身”的办学特色,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将成语文化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开发了“成语”校本限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手工、学科拓展五大类18门校本选修课程和11个社团活动。学校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作业量和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010年,学校获得区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教师发展 追寻幸福“用微笑引导学生,用热情感染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是百草园教师师德表现的最好诠释。学校还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家长进行了“爱心八项承诺”。学校制定了“着眼教师成长,促进全员发展”的校本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专家引领,主题沙龙,收获共享,专题讲坛,教学练兵。学校积极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教师协进发展。45岁以下教师都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定期组织汇报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逐步实现规划。学校倡导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目前,40岁以下教师每人都有研究课题。学校积极搭建舞台,提供成长环境。三年来,区、市五级梯队成员新增4名,提升2名。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或在区级以上获奖的论文达两百多篇。12名教师在区、市级公开课和基本功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学生成长 享受幸福班级文化健康高雅。各班根据学生年段特点、成长情况等确定本班的中队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多彩活动,润泽童心。幸福,从良好品行开始——把文明、进取、诚实、善良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幸福,从岗位实践开始——让每个学生有锻炼岗位,并在不断的实践和交流中碰撞智慧,体验幸福。幸福,从体艺活动开始——艺术节的自我展示、体育节的阳光奋进、读书节的书海遨游,科技节的大胆创意,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里中享受着成长的乐趣。幸福,从“五色”教育开始——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关爱教育,科技教育,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幸福,从硕果累累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市、省、全国各类比赛,三年来,有六百多人次的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友好合作,携手同行”是百草园小学家校联系的真实写照。开好家长会,家校互访,举办家教讲座,发挥“理事会”功能,开展“教学开放·家长评课”活动,开展家长“评教、评校”活动,开展“家教征文”评比活动并专门出版家教征文集。利用好“校信通”平台等等。学校真诚友善的沟通态度和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家长朋友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和称赞。特色教育 奠基幸福全校师生以深深的热爱和孜孜的追求演绎着对成语文化的学习传承、开发创新。2010年10月,学校举办常州市第三届成语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领导专家给予的“很精彩、很圆满、很成功”的高度评价。学校在全国首创了一套《闻鸡起舞》成语儿歌操和出版了一本《配画成语儿歌》。儿歌操以非凡的气势和丰富的内蕴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配画儿歌则是学校把成语文化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新举措。学校还两次走进常州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学校成语学习特色教育的介绍和成语故事的演讲。学校的成语文化特色教育在市、省、全国的电台、电视、报刊杂志上多次播放和刊登。殷殷憧憬,理想与激情齐飞;悠悠情怀,智慧和热忱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全校师生在鲁迅先生笔下的乐园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眼前有芳草一片,心中有希望无数,我们将发扬孜孜不倦和百折不挠的学校精神,用真诚和热情、智慧和勤奋,不断唱响和谐校园、快乐教育的主旋律,让每一个生命在百草园这片可爱的沃土上幸福绽放!
【基本概况】港区小学是张家港市最西北的一所富有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学校,坐落在张家港市著名风景区香山北麓。学校占地4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82平方米,各类专用教室、设施设备配套齐全。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146人,新市民子女占68.3%;专任教师72名,高一级学历比例达91.7%,中级以上职称比例为72%,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22%。【内涵特色】学校以“开放、包容、融合”的姿态,欢迎来自祖国各地“流动的花朵”。 这些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孩子,形成学校多元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背景。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孩子未来奠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向善、尚美、务实”的校训,追求真教育,培育真儿童,努力实现“让天底下所有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公平,让校园里全部儿童得到共同的幸福成长”的教育目标。学校以“真真五大行动”为抓手,培养孩子从小学做真人:以“乐学向善明真理、勤奋好学求真知、诚实守信做真人、团结合作履真行、勇于创新练真能、自信自强寻真梦”等“真真小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创新活动形式,切实开展“文明小当家、清卫小当家、学习小当家、执勤小当家”等“真真行动”,引导学生形成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乐器、绘画、厨艺、围棋、乒乓等40多个活动项目,以“真真少年宫”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加强班级图书漂流站建设,编印校本阅读教材《真真阅读》,开设校本阅读课、指导孩子常年写日记、做摘记,以“真真小书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真真大课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不断创新新市民子女同城化教育机制,注重“多关心、多引导、多辅导、多指导”,让“流动的花朵”真正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先进学校、苏州市“三会”先进学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